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东,鸡是一桌盛宴的头牌。一句“鸡有鸡味”,是广东人对鸡之美味的最高褒奖。广东人爱吃鸡的传统,不仅让他们的烹鸡技术独树一帜,更助力广东的肉鸡养殖产业闻名天下。

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鸡肉风味,是肉鸡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来自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畜牧师、南粤工匠刘松柏,正是实现这一切的幕后功臣。在最近播出的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中,这位顶尖的科研工作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更环保、更美味的广东黄羽肉鸡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年研制数据库

营养配比一目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味佳肴

在无鸡不成宴的广东,黄羽肉鸡的地位不可撼动。相比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养殖天龄长,其风味更佳,但养殖成本也随生长周期而大幅增长。2023年,我国黄羽肉鸡的出栏量约35.9亿只,消耗的饲料超2200万吨,饲料成本高达70%以上。唯有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才能“守护”黄羽肉鸡在国人餐桌上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松柏接下了这一艰巨任务。他的目标是减少豆粕等昂贵进口原料在饲料中的运用,以更低的成本惠及广大养殖户,同时保证黄羽肉鸡的风味不受影响。基于仿生消化法建立的饲用原料黄羽肉鸡净能动态数据库,是刘柏松实现这一切的法宝。这一行业领先的动态数据库由刘松柏带领团队用10年时间研发而成,共涵盖了50种主要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数据。

有了这个数据库,刘松柏就能对各类原料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为研发更加安全绿色的饲料配方打下科学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仿生消化实验

探索黄羽肉鸡生长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松柏出生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长大后,他依然记得小时候馋那一口鸡肉的感觉。如今,吃上肉早已不是问题,如何吃得健康、吃得美味成了刘松柏工作的重心。

早在博士毕业时,刘松柏便立下了将科研成果化为现实效益的理想。为此,当年成绩优异的他放弃了进入科研机构的机会,来到企业一线。多年来,他投身于黄羽肉鸡降低低矿物元素饲料配方技术的研究,引领了一次又一次饲料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刘柏松再一次通过仿生消化实验,探索黄羽肉鸡的生长密码。在仿生仪器里,他将肉鸡生长所需的11种氨基酸组合成各种蛋白模型,并通过27种实验模拟它们在黄羽肉鸡体内的吸收和转化。经过两个月的验证,其中5组方案脱颖而出。

带着这些新配方饲料,刘松柏走进鸡舍,开始动物试验。这一次,试验花费了三个月,共动用了80000只试验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大厨四道鸡

征服最挑剔的舌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仿生消化实验解决了饲料的优化问题,但用新饲料喂养的黄羽肉鸡风味如何?刘松柏采用两种方法来验证。一是电子舌解读,用数据来精确分析味道的组成。二是大厨亲自烹饪,让人类的真实味觉来判断鸡肉的风味。

两位烹饪大师,用新饲料喂养的黄羽肉鸡制成了四道大菜:白切鸡、辣子鸡、泥焗鸡和鸡肉炖汤。四种风味,鸡的肉质均征服了挑剔的舌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刘松柏带领团队将黄羽肉鸡每吨饲料的成本降低了约50元/吨,同时粪尿氮排放减少了8%,既减少了肉鸡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提升了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肉质风味。

如今,每天约有20万只肉鸡走上香港市民的餐桌,其中15万只来自广东。清晨鸡鸣声未散,运输车已跨越山海,活鸡从屠宰到上架,全程不超过24小时。刘松柏和他的团队用科学和匠心守护着这条供应线,守护着两地居民对“鸡有鸡味”的需求,更守护着这份共同的家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 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