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的花园里,每天大清早都能瞅见李大爷在散步,他穿着宽松的运动装,精神头倍儿棒,走路步伐轻快有力,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李大爷在小区那可是出了名的,毕竟上了年纪,谁没个基础病,但李大爷的身体就十分康健,很少生病,任谁看了都说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特别好奇李大爷健康的秘诀,李大爷老是说:“没啥特别的,就是每天坚持走路。”

小区里的张大妈一直被高血压和高血脂折腾得够呛,药吃了不老少,可身体还是弱弱的。

有一天在花园碰到李大爷,就跟他倒苦水,李大爷笑着说:“妹子,别老在家里待着,像我一样天天出去走走,说不定能好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妈半信半疑的,不过看张大爷每天都坚持散步,还是打算试试。

这么一坚持就是半年,没想到张大妈的身体真的有所改善,每天出去散散步,腿脚利索了,颈椎也有所改善,甚至之前难以控制的血压都能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了。

这走路真有这么神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长期走路能不能让六种病好点,还有70岁之后咋运动能少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缓解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就像藏在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咱们的健康,而长期走路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

走路能让心肺功能变强,让心脏的肌肉更有力气。

每走一步,血液在血管里流得就更快,能把血管壁上的那些脂质、胆固醇之类的脏东西带走,这样就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让血管一直有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的一个健康会议上曾公布过一项研究结果,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天走4500步的和走不到2000步的比起来,得心血管病(像冠心病、脑卒中或者心力衰竭)的风险能降低77%,而且每天多走500步,心血管病的风险就会下降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2013年《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也有个研究说走路能把60岁以上人群得心血管病的风险降低31%,全因死亡率降低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走路效果挺不错,血压高和血管紧张收缩有关系,长期走路能让血管放松。

有个血压有点高的老人,听医生的话每天走路。

他沿着小区花园的小路慢慢溜达,刚开始没变化,时间长了,头晕的毛病减轻了,去医院一查,血压正常了,这就是走路的神奇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改善糖尿病问题

糖尿病是个挺难缠的健康问题,不过走路对控制血糖有所帮助,尤其是本身血糖就有异常的人群。

我们的身体就像个复杂的工厂,胰岛素的作用是把血液里的葡萄糖运到细胞里,给细胞提供能量,糖尿病患者或者有得糖尿病风险的人,这个运输过程容易出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路的时候,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变强了,能降低血糖水平,让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胰岛素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了。

糖尿病患者走路锻炼的时候,得特别注意监测血糖,可以在走路前、走路过程中(要是时间长的话)和走路后都测一下血糖,看看血糖咋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血糖低了,赶紧吃点含糖的东西,防止出现低血糖症状,同时要随身带着糖尿病急救卡和一些小零食,以防万一。

而且要注意多喝水,尤其是天气较热或者长距离散步的时候,别让身体脱水,因为脱水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缓解颈椎病

现在大家老是看手机、电脑,颈椎病特别常见,而走路能让颈椎病好点。

走路的时候,头自然就抬起来了,颈部和肩部的肌肉能放松还能锻炼锻炼。

长时间低头会让颈椎压力很大,走路能减轻这个负担,让受损的地方慢慢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颈部肌肉在走路的时候有节奏地收缩舒张,能缓解颈部酸痛,让肩膀更灵活。

很多年轻上班族,因为工作长时间对着电脑,颈椎疼得厉害,觉都睡不好,这个时候就要引起重视了,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没有在意颈椎问题。

医生建议大家每天下班后走半小时,刚开始可能觉得累,时间长了,颈椎疼就减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想要通过走路来缓解颈椎病,那么走路的姿势就很重要。

要让头保持正直,别低头或者仰头走路,眼睛往前看,同时手臂自然摆动,别耸肩或者把手臂绷得太紧。

要是颈椎疼得厉害,可以走慢点,或者走一会儿歇一会儿,不要猛地走太远,不然颈椎负担会更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应对骨质疏松

人上了年纪,骨头就容易变得脆弱,骨质疏松的风险就增加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走路能保护骨头。

走路是个负重运动,脚踩地的时候,身体重量通过骨头传过去,能刺激骨头细胞的活性,让骨头长得更好,修复受损的地方。

每天走路能增加骨密度,让骨头更结实,降低老年人骨折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研究说经常走路能让骨头长得更好,增加骨量,对老年人、绝经后的妇女这些骨量减少的人来说,经常走路能改善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走路锻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可以在有护栏或者扶手的公园里慢慢走,走路不稳的时候能扶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有条件,可以用点辅助走路的东西,比如助行器,还有就是注意别在湿滑的路面走,不然摔倒了容易骨折。

五、减少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但是消化不良、便秘这些问题经常冒出来,大家肠道不舒服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吃药,但其实走路就能改善这种情况。

走路能让肠道蠕动得更快,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的本事,饭后走半小时,能让胃部血液供应更充足,促进胃液分泌,让食物消化得更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便秘的人来说,走路很有用,如果大家也曾遇到过便秘的问题,不妨试着每天坚持走路,再搭配膳食纤维的摄入,便秘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走路锻炼对胃肠道有好处,不过也有些要注意的,别吃完饭马上就剧烈运动,最好饭后休息一会儿,比如20-30分钟后再慢慢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走路的时候觉得肚子疼或者不舒服,就停下来歇歇,如果一直不好,得赶紧去看医生。

另外走路别太快,不然身体晃得厉害会影响胃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解决失眠困扰

现代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会面临失眠的问题,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脑子里走马观花,精神异常兴奋,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

其实经常失眠的话可以试着晚上去公园里散散步,晚上安静地走路,身体会有点累,能缓解压力和焦虑,让大脑放松放松。

大脑白天攒了好多信息和情绪,晚上就容易兴奋,走路就像给大脑重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路的时候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夜景,身心放松了,睡眠质量就好了。

而且长距离散步还能促进分泌内啡肽,这东西能让人高兴,要是和亲朋好友一起散步聊天,还能把不好的情绪赶跑,心情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为了缓解失眠走路,时间别太晚,不然太兴奋了反而睡不着,一般晚上8-9点左右比较合适。

而且走路的地方要安静、舒服,别在乱糟糟或者光线太亮的地方走,可以在小区花园或者公园的安静小路上走。

走路回来别马上看电子设备,让大脑继续放松,这样有助于入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70岁后这样动,降低生病风险

对70岁的老人来说,每天走多少步合适没有个绝对的数,因为这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关系很大,一般来说,3000-5000步比较合适。

从身体机能方面看,随着年龄增长,70岁老人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心肺功能都下降了。

要是身体还行,没有严重的关节病和心肺问题,每天走5000步左右能保持一定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既能让心血管系统、骨骼等得到适当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骨骼健康,又不会太累。

比如说,有些经常做点轻体力活动、身体硬朗的70岁老人,走这个步数身体就挺好。

但是如果老人身体比较弱,有关节炎、心脏病这些慢性病,3000步左右可能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是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活动,别运动过度让病情加重,就像有关节炎的老人,走太多步会让关节磨损更厉害,更疼。

在注意事项上,首先是装备得选好。

鞋子要舒服,有好的减震和防滑功能,鞋底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硬了脚疼,软了没支撑。

合适的鞋子能减少走路对脚和关节的冲击。

衣服要宽松透气,方便老人活动,别让衣服勒着或者热得出汗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走路的环境,最好选平坦、没障碍物、光线好的路,像小区里的步道或者公园的平路,这样能防止老人摔倒。

要是天气不好,比如太热、太冷、大风、下雪下雨天气,得调整走路计划。

天热容易中暑,天冷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恶劣天气还容易滑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是走路的姿势,老人走路要抬头挺胸,肚子稍微收着点,脚步平稳,手臂自然摆动,摆动幅度别太大也别太小。

姿势对了能保持身体平衡,减少对关节和肌肉的压力,要是走路姿势不对,比如弯腰驼背,会让脊柱和腰更累。

另外时间安排也重要,别吃完饭马上走路,最好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走,刚吃完饭就运动可能消化不良、肚子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走路时间可以分开,比如早上、下午各走一会儿,别一次走太久累着。

老人走路的时候要注意身体反应,要是觉得胸闷、气喘、头晕、关节疼得更厉害了,就别走了,赶紧找家人或者医生帮忙。

结语

走路是一种简单又神奇的运动,不用花钱买器材,也不挑地方,只要有双舒服的鞋就能走起来,走向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70岁后的老人来说,正确运动更重要,这是打开健康大门的钥匙,能让老人少生病,安享晚年。

如果你有上面的六种疾病,不妨动起来,坚持走路,改善身体状况,让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