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两句诗是贾雨村所吟。贾雨村者,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

贾雨村所念之诗本是抒发他有平生抱负却苦未逢时的感慨,但是巧妙的是这两句诗中竟嵌有黛玉、宝钗和贾雨村三人的名字在内。那这两句诗是偶然所得还是作者的用心设计呢?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清楚,作者从来不写没用的话,特别是这种带有暗示性的话。它绝对是有其隐喻的东西的,否则没有必要将“玉”、“钗”之名和“时飞”(贾雨村)关联起来。

应一位读者朋友的建议,本文来分析一下黛玉、宝钗的结局和贾雨村有无关系?若有,贾雨村在其中又担任着怎样的角色?

01

01

黛玉的结局,可以从香菱和袭人两人身上去推测。结合她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去分析,最后得出的就是黛玉的命运。

首先,香菱的命运隐喻黛玉。书中第一回,贾雨村就受了甄士隐的恩恩惠,从而他才有了盘缠上京赶考,才有了中举做官的机会。甄士隐对他,不说知遇之恩,至少也是雪中送炭之情,是恩人。

可他日后手握权势之时,却对香菱见死不救,眼看香菱落入火炕,由此已可知贾雨村是个恩将仇报之人。

贾雨村也曾当过黛玉的老师,他被参之后能复起也少不了林如海给他引荐贾政,贾政又在内中协助,他便轻轻谋了金陵应天府的职位。

按照他对香菱的做法,再看看“玉在椟中求善价”的话,将来很有可能他对黛玉也有恩将仇报之举。

他会为了谁出卖黛玉?自然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他为了权贵出卖良心之事已有先例,再有也不出奇。

这个权贵之人很有可能是北静王。

这个可以由袭人的结局来推测。袭人因为一条大红汗巾而嫁给了蒋玉菡,那条汗巾是茜香国女王送给北静王,北静王转赠蒋玉菡,蒋玉菡又给了宝玉,宝玉转手系在了袭人身上。袭人什么态度呢,她没有拒绝,她接受并收藏了那条汗巾。

而北静王曾将圣上亲赐他的一串鹡鸰香念珠,转赠给宝玉,宝玉后来也将它送给黛玉,但是黛玉拒绝了,“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袭人和黛玉的这一段对比,非常明显,且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唯一不同的是袭人接受了汗巾,而黛玉却没接受香珠。所以最后袭人嫁给了蒋玉菡,黛玉则拒绝了北静王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02

说回香菱和黛玉,她们有很多的相同点。

除了她们各自的父亲都对贾雨村有恩,她们的家庭身份也是极其相似的。

她们都是姑苏的名门望族之女,甄士隐的甄家和林如海的林家都是人丁单薄,都是年近半百才得了一女(死了的不算),都真爱得不得了。

香菱和黛玉都在三岁时,有和尚说要度她们出家。还有,她们都品性高洁,都爱读书写诗。

更有一点,就是婚姻上,都是先定了亲而后又被人拆散。

香菱本被拐子卖给了冯渊,冯渊有心将她娶作正头妻子好好过日子的,哪知薛蟠看上了香菱并抢了去,冯渊还被打死。

黛玉呢,很有可能她已经与宝玉定亲了,但还没成亲。结果因贾雨村之故被北静王看上了。

有可能前面宝玉拿她们作的诗出去经人传阅,北静王就已知道了黛玉此人。后来贾雨村更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跟北静王大肆宣扬黛玉的才华和为人,导致北静王慕名看中了黛玉,因此向贾府提出求娶。

至于宝黛定亲之事贾雨村是不会提的,或者这事贾府内部知晓但外面并不得知。后面贾雨村知道了,但是对比北静王和日渐衰落的贾府,他肯定站在北静王这边。

就像当初他不对香菱伸出援手,而是选择了投靠“护官符”中的四大家族。如今他肯定也是名利为上,恩情至下,能攀上北静王自然比依靠贾府好多了。

但是黛玉怎么会接受此事呢?别说她已有宝玉,就算她没与宝玉定亲,她也不会接受北静王或任何他人的求亲。

但不答应北静王执意拒绝此亲事,宝玉有可能会面临冯渊一样的后果,不一定被打死,但在权贵的压迫之下也是生死难料。

而黛玉身体本就不好,再面临这种解不开的困境,身体自然是越发的差了。心病加上身病,最终一病不起,泪尽而亡。这也符合她下凡还泪,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结局。

其实宝玉和冯渊同样有相似之处。冯渊前面是男同,见了香菱才立誓娶作妻,也不准备再纳她人,此生只她一个。

而脂粉中长大的宝玉,和男性也有特殊关系,但是他对黛玉也是一见钟情,非卿不娶。这份对心仪之人的忠贞是相同的。所以这种情况下香菱影射的是黛玉,冯渊则影射宝玉。

而宝玉与蒋玉菡的关系,也暗示了袭人和黛玉面临的际遇以及她们不同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03

至于宝钗和贾雨村有何牵连,“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句便是最直接的关联。

除了这个埋伏,他们两人一样的性格和追求也是一种暗示。

宝钗曾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和贾雨村的抱负和追求是完全吻合的。他们都是野心勃勃之人,都有一颗渴望富贵荣华的心。

娇杏曾多看了雨村几眼,贾雨村发迹之后回来便娶了她为二房。偶因一回顾,便成人上人。

而雨村既识薛蟠,和王子腾也有点联系,估计原也知道宝钗这个人。

后来黛玉病逝,宝玉续了宝钗为妻。这从藕官、菂官和蕊官三人之情可知。

“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宝玉当时听了这话,觉得很合他的呆性,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是称奇道绝。所以黛死后他会娶钗。

但情之所至,唯伊一人。婚后他一直放不下黛玉,最终离了家当了和尚。

以宝钗的野心估计很难会像李纨一样槁木死灰,心如止水。

然后在某一天,如娇杏一样,偶然的机会下,她见到了贾雨村。她同样也来个眉目传情,雨村随水推舟。妾有意,郎有情,一拍即合,倒也无悬念。

毕竟他们都是热衷经济仕途之人,三观一致。

探春兴利除弊那一回,作者就用过一个“时”字来形容宝钗。时人,识时务者为俊杰也。时,也含“时飞”之意。这样,宝钗和贾雨村凑成一对不也名正言顺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