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北约正在为更大规模的冲突焦虑。周一,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荷兰海军上将表示,企业应该做好战时准备。他强调,一切可用的手段都将在战时被应用,企业须调整其生产和分销渠道,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能力运送所有关键的货物并保障服务供给,这是北约战争实力的一部分。
他指出,北约正在经历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破坏行为,尤其是欧洲的能源供应方面。他表示,赢得战争明面上是军队的本事,但实际上却要依靠经济。欧洲和美国的商业领袖需要意识到,他们的商业决策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影响。
客观来讲,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担忧其实很合理,但问题在于,坚持与中国脱钩将直接重创欧洲各国,到时候别说是打仗什么的,就连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做不到。可以说欧洲如今已经基本无法离开中国了。早在2023年2月28日,香港《南华早报》就曾报道了一则消息:“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的一份报告,欧盟与中国‘脱钩’将使德国的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减少1%。”
北约内部对中国的态度也出现了分化。一方面,绝大部分北约国家同时也是欧盟的成员国,而欧盟在经贸方面与中国往来密切,双方保持着庞大的双边贸易额。在这样的背景下,北约与欧盟在利益上可能会产生冲突。而更为关键的是,北约对于这种情况缺乏有效的反制措施。因为持续近三年的俄乌冲突已经清楚地告诉北约,其军事实力并非无限,难以像过去那样维持绝对的优势。缺乏了这样的优势,又无法保持团结的北约,在中国的面前最终只会变得力不从心。
欧洲这些年跟中国做生意做得好好的,产业链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突然要搞什么"脱钩",说实在的,根本就不现实。就像现在的美国,折腾了这么久,除了把自己整得鸡飞狗跳之外,该买中国的东西还得买,该依赖的地方一个都没少。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北约想在特朗普上台前表表忠心,结果说出这么一番不着调的话来。殊不知,这种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做法,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说到底,北约这种做法完全是在玩火。咱们再说说北约这番表态背后的那些事儿。欧洲这些年靠着跟中国的经贸往来,各行各业都发展得不错。就拿汽车产业德国的宝马、奔驰在中国卖得红红火火,法国的化妆品、意大利的奢侈品在中国也是供不应求。
从决策目的来看,北约意在遏制中国崛起,维持欧美主导的全球秩序;可从执行操作来看,这满满是要掏自家腰包去堵别人的路。要知道,欧洲经济眼下正经历着能源危机、高通胀等多重挑战,这时候再拿钱去执行这种不切实际的“对抗计划”,真的是连个望远镜都看不到尽头。这里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所说的这番话,很像是在给美国“递话”。用俗话讲,这更像是一种“谁带头我跟谁”的示好行为,借此绑定欧洲为美国的对华战略站队摇旗。
只要是对中国不利的行为,西方国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美国不但自己加大了对中国的各方面制裁,甚至还拉上了北约入伙。作为美国的“小弟”,北约对于美国的一些安排自然是唯命是从的。在美国的指使之下,甚至都有一部分北约国家开始进行起了“砸锅卖铁”式的反华。尽管他们或许也清楚反华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自己的“老大哥”美国都这么做了,自己为了表示忠诚自然也要跟着做。
中国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无疑是个巨头。倘若没有中国的参与与合作,谁能指望并存下去?有人说,历史重演,北约与美国只是在做同样的选择。就如同一个绝症患者,明知不药而愈,却还要选择自我施压。失去理智的做法终将显而易见。关于未来,还有多少的不确定性。如中国全面崛起后,可能重新定义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西方这样的强硬姿态,很实在的面临两面受敌的处境:既要应对中国的崛起,又要承受美国加税的重压,未免让人唏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