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第32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提名的演员们亮相红毯。
1797台海内外剧目、4405名参评演员、90余个剧种品类……这是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设35个春秋后,一张沉甸甸的成绩单。自1989年创设以来,白玉兰戏剧奖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发展成为了当代中国戏剧界的重要奖项之一,推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戏剧人才,也见证了中国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昨天上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暨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创设3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文艺会堂文艺大厅举行,并发布《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价指数报告》。
公信力为白玉兰奖影响力保驾护航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请客不到,送礼不要"。人民艺术家,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第二任评委会主任袁雪芬的谆谆嘱咐犹在上海市文联主席、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奚美娟耳畔,"求真求实、严谨权威,圣洁的白玉兰开了一季又一季。所有的奖项,目的都是旨在鼓励更好的创作,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奚美娟表示。
从1989年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连续担任了30届评委。他回忆,从第一届开始,戏剧大师黄佐临作为评委会主任,就拟定了白玉兰奖的五条标准——演员的基本功、演员的创造能力、演员塑造人物的能力、演员的舞台整体感,以及演员崇德尚艺的品质。一路走来,评委们见证了白玉兰奖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而公信力是关键因素。
就像演员翟万臣在第19届白玉兰戏剧奖的领奖台上说的那样——"我一个白玉兰奖评委都不认识,我也不知道评委是哪些人,能拿到配角奖榜首,我非常感动。"无论是大剧团的知名演员,还是县级小剧团里功底深厚的"无名"演员,他们都有机会站上白玉兰奖的领奖台。无关名气大小,不论剧种大小,白玉兰奖以平等的眼光关注着每一位优秀的、具有潜力的演员。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成立35年来首次组团出访,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国际舞台上呈现一台精心准备的演出。
"白玉兰奖是一块值得所有人呵护培育,并为之骄傲的上海的文化品牌,也是全国的文化品牌。"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郑逸文认为,当下白玉兰奖正处于新时代的上升期和再出发的关键期,"先评后奖,奖后再评,才能最大程度鼓舞戏剧人再接再厉,最大限度激发白玉兰迈上更大台阶,通过持续开展调查、研究、讨论、培育专业研究人才及其队伍,为这块文化品牌的科技可持续性、学术可持续性、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制保障和人才供给。"
奖项与演员互相成就
手握白玉兰奖杯,对于演员们来说是一份肯定,同时也是一股继续耕耘的动力。昆剧表演艺术家、三获白玉兰戏剧奖的计镇华到今年已从艺71年。1991年,他凭借昆剧《十五贯》获得了第二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的榜首。"那个时间段,上海昆剧团面临比较困难的低潮期,这个奖不仅对我,也是对我所在的上海昆剧团而言,犹如一针强心剂,大家都无比激动。从1991年到2008年的三部戏,三次获得白玉兰榜首,这18年是我和白玉兰戏剧奖相互成长、相互鼓励、相互成就的美好见证。"
跨艺术门类的白玉兰戏剧奖评选博采众长,搭起一座演员们交流互鉴的专业平台。2000年,舞剧《苏武》让舞蹈家黄豆豆捧起奖杯,对于一名年轻的舞蹈演员来说,是荣誉是鼓励也是严格要求,"要更加注重自身表演的分寸感"。"也让舞蹈演员有机会与各个艺术门类的演员们一起交流,得以跳出舞蹈领域的定向思维和表演模式,站在更全面的角度完成舞剧人物的塑造。"黄豆豆说。
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在文艺志愿服务专场演出中表演舞剧《朱鹮》选段。
"35年白玉兰奖见证着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也见证无数演员的成长和蜕变,白玉兰奖不仅仅是一个荣誉,它更像是一个演员梦想的起点,激励舞台艺术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秦腔表演艺术家柳萍表示。2016年,柳萍带着80多人的团队第一次踏上上海的舞台,她心怀忐忑,不确定上海的观众是否会喜爱来自祖国西部的秦腔。正是在那一年,柳萍成为宁夏第一个获得白玉兰奖主角奖项的演员,"‘白玉兰’为全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让我们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热爱和归属感。"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会上透露,2025年,中国戏剧梅花奖将首次在上海举办,与白玉兰奖竞相绽放。"梅花奖获得者被视为各个剧种的中青年骨干力量,其艺术成就和表演风格,具有示范引领性。白玉兰奖的获得者,同样也是各个戏剧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和业界的翘楚,具有鲜明的表演个性、艺术特色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可以说,两奖各有千秋,共同促进了中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王筱丽
文:本报记者 王筱丽 图:叶辰亮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