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走过苏北、湘西、蜀中、陕南等不少地方的农村,都能看到相同的恐怖现象:村庄没人了。
以前乡下年轻人出去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老家,农忙或过年时回来。现在不一样了,出去的人不回来了,在城里买房安家,老人也跟过去,不愿意进城或无处可去的老人则蜷缩在农院一角,大病扛着,小病挨着。山清水秀,但村庄再也不闻读书声,无一例外。有的乡镇学校,几个年级的学生还填不满一间教室。
现在又看到,消失三年的李子柒复出了。
农村长大的李子柒,必然知道农村生活的苦和累,这里是她孕育梦想又破碎梦想的地方。而她的视频却把农村美化得如诗如画,还有那么多人看得如醉如痴,奇怪了。
“以李子柒的方式打开乡村”,这话的词汇貌似有创意,实质空洞晦涩。官媒追捧、地方炒作、文旅包装的都是李子柒流量化的数字信息,掩盖不了农村真实的荒凉,满目空巢和孤单老人交织的衰落景象与李子柒在镜头前忙碌身影形成强烈反比。
谁不向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故乡园景,说走就走去融入大自然的乡村田园。可一个小姑娘用涂抹精致化妆品的纤纤细手就能打开希望的田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她身边没有火热的耕织场景,只有摄影师们忙碌,这是一个团队在编造似是而非的农村画卷。
李子柒的归来似乎是有预谋,要转移什么?要助推什么?作为视频主角,她显然是被导演的木偶,可惊叹,可欣赏,因为这是艺术创作。但起码的智商和格局也在警示,他们拍摄的农村不是真实确凿的农村。
的确需要李子柒这样的来召唤世人对田园的眷恋,启蒙大家回顾“三农”。如今农村生产模式已被颠覆,粮区的田地多由农户承包变成集体流转给农场农企,山地、丘陵地带更不乐观。土里刨出的价值尚不够付出的成本,一瓶稻子麦子的价钱,还不够买一瓶纯净水。谁还愿意种田?城里一个月工资,能赶上种十亩地两年的收入,李子柒及其簇拥者知道这些吗?
此刻种田的不见年轻人,连老人都寥寥无几。大都市里的不少年轻人身份证上还有农村印记,但他们却在为房贷车贷等城市化的生活匆忙奔走。
责问李子柒:乡下有没有属于你居住且留着养老的房子?你这是在演戏,还是在欺骗?视频盛宴的背后,是你和你的团队、代言商家鼓鼓的钱袋。被你取景后的村庄依旧是空空的,如同那个整日盼望儿孙归来的老奶奶空空目光。
“李子柒现象不仅展示了其个人影响力的恢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成功传播。”说这话的专家不知道吃了什么无土栽培的农产品?且不问你是否去过农村,你头脑里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网红流量戏码,被冠以传统文化来标榜?农耕文明竟枯竭到用一个姑娘的影像来丰富了,这传统文化也太便宜了吧,李子柒同门的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等都觉得悲哀。
依托于互联网传播的网红流量具有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属性,这是一种现象,绝不是文化。把商业企图下的李子柒生活记录内容指为传统文化,那么失业的小夫妻日复一日躲避城管在街头辛苦摆摊又叫什么?还有千千万万个和李子柒一般大的年轻人艰难谋生的纪实,把他们的日常拍成视频传播到国外,能不能也说是交流中华文化?
李子柒视频段子中不断有非遗的、祖传的工艺呈现,而这些风物多在现实绝迹了,如今的新生代村民,男的不识禾苗和杂草,女的不会拿缝衣针不会包粽子,遭嫌弃、被忘却的村庄,早由沸腾变得沉寂,风雪没有夜归人,柴门难闻犬吠声……
欣喜于李子柒现象的所谓人文专家该醒醒了,别再侮辱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农村不会因为一个李子柒而变得绚丽缤纷,她充其量是个成功的吸金人,和当年的芙蓉姐姐一样,是个网络典型的践行者。她要是真的生活在当下的农村,没人说她神经病才怪。
生活让许多人感到压力山大,需要暂短的宁静和美好的回忆,精心剪辑拼接的李子柒视频显然达到这个目的了。但说她手提竹篮走在小桥流水间的镜头能给疲惫心灵带来慰藉,她制作的美食能治愈你的生活内卷,只能说明你贱得分文不值,烂得病入膏肓。
李子柒现象是个精致盆景,是场虚幻梦境,与美学、经济学无关。误导人们对现实农村的认知,这非常可怕。她是渲染虚假诗意乡村的麻醉剂,盗掘人们依恋乡土的情怀,也在嘲讽过于空寂的农村。她带动的是团队收入计量和代言带货销售数值。社会经济和传统文化如果这样被撇开本源,迟早会崩溃的。
围观李子柒,竟然没人为文化生态和农村现状感到担忧并有所思考,却看到学术精神和平民思维的肤浅,很像一场惨绝的文化阉割。中国人崇尚达则做官,穷则隐居。身处世外桃源的陶渊明最后不是照样穷困潦倒吗?连他儿子都饿死在南山下。真实的乡村没那么浪漫,不欢迎陶渊明,也养不活李子柒。
李本人终会随时间流逝而黯淡,但泱泱农业大国,庄稼汉成为市民,村庄空了,田地要么抛荒,要么被开发,官报的产粮量却神一般年年丰收。看视频中李子柒埋头捣鼓,泥土滋养的心只会感到刺骨的冷,那么多有关“吃饭”的问题,谁来回答?
写到这,我想起曾经攀谈过的几个农村老人,电话里说,老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已从当初每人每年的10元提高到400元了,老李的养老金每月能领198元了,而老刘老赵老陈等人没养老金,靠城里的儿女来养老……(转自微信公众号:汨罗江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