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山东威海的海滨捡到了一块约2斤重的灰白色不明物体,其远远闻上去带有一股淡淡的腥臭味,表面有不少油脂,用打火机还能点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在山东威海海滨捡到的龙涎香 | 来源见水印

这块灰白色物体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其实是“四大动物性天然香料”之一——价值不菲的龙涎香!在网络上鉴宝时被认为价格上百万,引得无数网友羡慕。

有关这种香料的故事,还要从著名的大型鲸类——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 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头油脑的抹香鲸

抹香鲸可能是全球海洋中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开阔海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同时,抹香鲸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齿鲸,其极限体长达20.7m,体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t,这一数据使得抹香鲸获得了“现生最大掠食性脊椎动物”的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生的所有齿鲸中,抹香鲸算得上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种。©Reinhard Dirscherl

抹香鲸的种加词“macrocephalus”意为“大头”,用于指代它们比例占全长近1/3的巨大方形头部,但若是你亲眼见过抹香鲸的头骨,便会惊讶的发现,它宽大的额部居然没有任何骨骼支撑!

事实上,抹香鲸的额部被大量的鲸脑油所填充,这些物质不仅有助于抹香鲸进行回声定位,部分研究表明,抹香鲸可能会依靠调节鲸脑油的密度来控制自主浮沉,其原理类似于鲨鱼的肝脏。

同时,厚实的鲸脑油也可以保护抹香鲸的脑部免受深水高压的伤害。凭借着鲸脑油的存在,抹香鲸可以抵达水深2550m的深层海域,并在那里停留1小时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抹香鲸的头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的暗灰色部分即是被鲸脑油所填充的位置。 ©pngkey.com

抹香鲸进行深潜并非仅仅是为了消遣,在暗无天日的深层海域,等待它们的是鲜美可口的猎物。抹香鲸的食谱主要由鲨鱼、硬骨鱼类及头足类组成,其中头足类占据其食物来源的约60%~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展示的抹香鲸捕食大王鱿场景复原(尽管目前人类尚未直接观测到捕食的全过程,但从抹香鲸的胃容物及其皮肤上的吸盘印痕已经可以证实这种捕食关系的存在。) ©Matt Shanley

等等,今天讲的不是龙涎香吗,怎么扯这么远了?

别急嘛,从本质上讲,龙涎香就是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涎香=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

抹香鲸喜爱捕食的头足类大多通体柔软,但它们同样有着“铁齿铜牙”——角质喙。凭借着口部的角质喙,头足类动物可以有效撕咬猎物的皮肉。即使是被抹香鲸吞入腹中后,这些角质喙也依旧坚挺,它们会堆积在抹香鲸的肠道中,久而久之,便会引发抹香鲸的肠道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爪鱿的口部特写,呈黑色的尖锐部分便是它们的角质喙。©Jean-Claude Stahl

在这种情况下,抹香鲸的肠道会分泌一种粘稠的蜡状物质,将角质喙包裹成团块状,以减少其对肠壁的刺激。这些团块形状多呈不规则状,且大小不一,目前发现的最大龙涎香的重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27Kg!

随后,抹香鲸便会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如果运气够好,它们会在历经重重漂泊后被冲上海滩,静待着被某个幸运儿捡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冲上海滩的一块龙涎香,正静静地等待被人捡起的那一刻…… ©Ambergris Bahama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涎香的形成之谜

当然,如今我们对龙涎香的形成过程仍知之甚少。我们并不知道从龙涎香形成到被抹香鲸排出体外需要经过多长时间,甚至不清楚其排出体外的方式究竟是从嘴中吐出还是从肛门随粪便排出……

但目前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龙涎香形成的概率很低,仅有约3%~4%的抹香鲸的肠道中才存在这种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便中的抹香鲸,有观点认为,龙涎香很有可能就是随着这些粪便被抹香鲸排出体外的。©Tony Wu

龙涎香并非只产生于抹香鲸的肠道中。抹香鲸的小个子亲戚——小抹香鲸Kogia breviceps 的肠道内同样发现过龙涎香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小熊猫不是没长大的大熊猫,小抹香鲸和抹香鲸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物种。©Sergio Martínez

部分文献记载指出,北瓶鼻鲸Hyperoodon ampullatus 及一些须鲸体内也会产生类似的物质,很显然,其具体成因仍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鉴别龙涎香?

尽管形成的过程有些一言难尽,但这并不影响龙涎香作为名贵香料的显赫地位。新鲜的龙涎香呈灰白色,往往带有一股令人作呕的鱼腥味。但若是将它们晾干后,这股腥臭味便会被一股沁人心脾的异香所取代。

干燥的龙涎香呈黄褐色至暗褐色,看上去犹如琥珀,这便是其在英文中的名字——“Ambergris(琥珀香)”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块彻底干燥的龙涎香,其色泽呈黄褐色,远远看上去确实和琥珀有几分相似。©洛澜

由于龙涎香实在是过于名贵,自古以来,靠仿造龙涎香谋取暴利的骗子可谓是层出不穷。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但我们仍能通过一些技巧鉴别龙涎香的真假:

真龙涎香质地致密而均匀,密度不算大,其中往往混有少数骨片。

干燥的真龙涎香酷似奶香味和木香味混合的清新气味,不仅可以溶于酒精,还可以被点燃,而在扔入水中后,真龙涎香则会悬浮于水中,而非沉入水底。

别看这些技巧简单,在相关鉴别手段匮乏的古代,这些技巧对于消费者而言可是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家们逐渐揭开了龙涎香的真实面目,其化学成分主要由龙涎香醇(三萜醇)和一系列胆甾烷醇类物质构成。龙涎香醇本身无味,但其在氧化分解后,会产生氨溴醚和氨溴醇,这便是龙涎香香味的来源。根据这些原理,如今,化学家已经可以人工合成龙涎香醇,这一技术目前正被逐渐应用于化妆品制造等行业中。

龙涎香醇的化学式,其在氧化后产生的氨溴醚和氨溴醇便是龙涎香香味的来源。©Wikipedi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涎香,可吃可闻?

早在公元前1500年,居住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人便已经发现了这种来自海洋的奇异香料。它们不仅将龙涎香用于香薰和宗教仪式,更将其用于巫医仪式中。自此以后,龙涎香便在中东及地中海沿岸闻名起来,并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贸易传向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天然龙涎香制成的酊剂(早在古埃及时代,龙涎香即已经被用作香薰了。) ©apothecarysgarden.com

中国最早关于龙涎香的记载始于唐代,《酉阳杂俎》中曾有:“拨拔力国(古国名,位于今非洲索马里一带),在西南海中……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的记载,而这里的阿末香,即是龙涎香的阿拉伯语名“anbar”的音译(这一词同样是龙涎香在英语等众多语言中名称的来源)。

到了宋代,龙涎香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并被附加上了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岭外代答》中甚至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龙涎香的“形成”过程:“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龙涎香”便因此得名。

无独有偶,印度人也认为龙涎香是由神明的口涎凝结而成,并将其视为圣物应用于宗教场合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涎香在西方国家同样由来已久,它常常在磨成粉末后被加入食品和饮料中,可以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

英王查理二世就曾对加入龙涎香烹饪过的鸡蛋赞不绝口,百吃不厌。18世纪,欧洲的贵族非常喜欢将龙涎香加入土耳其咖啡及热可可中饮用。而在19世纪中期的朗姆酒配方中,也明确标注添加龙涎香可以进一步增强酒的醇厚甜润。

此外,还有人认为龙涎香具有保护心血管、安眠等神奇功效,甚至有人还会将龙涎香作为催情剂服用。早在19世纪,一块100磅(约90.72斤)的龙涎香就可以卖出2万美元的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命的香气

或许抹香鲸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肠道中的分泌物竟然会被人类用作香料。不幸的是,它们也并未意识到,这竟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忧无虑的抹香鲸一家

早在18世纪,捕鲸者便已发现抹香鲸的肠道中时常会出现龙涎香,尽管他们此时并不了解龙涎香到底是如何在抹香鲸的肠道中形成的,但他们知道,这些意外的发现意味着他们可以大赚一笔。这直接导致了大量抹香鲸惨遭屠杀。尽管如此,捕鲸者仅在极少数的抹香鲸体内发现了龙涎香,而凭借此发家致富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但对于商业捕鲸而言,抹香鲸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腹中的龙涎香:它们的肉可以用于食用,脂肪可以用于提炼鲸油,皮可用于制革,牙齿可以用于雕刻工艺品,而其头部的鲸脑油,更是当时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于制造化妆品和高级润滑油。即使是骨骼和内脏,也可以被用于加工成饲料和化肥。这直接导致了人类自18世纪至20世纪对抹香鲸长达近3个世纪的大规模猎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抹香鲸鲸脑油制成的蜡烛曾是19世纪美国上流社会重要的照明工具,直至石油产业的出现,鲸脑油蜡烛才逐渐被石蜡蜡烛所取代。©Antiques Board

早期的抹香鲸猎捕业充满危险,当时的船员靠小型单桅帆船接近这些体型巨大的海兽,再由叉鲸手将鱼叉掷向它们,在此过程中,挣扎中的抹香鲸也会奋力反击,捕鲸船被抹香鲸撞沉、造成船员溺水而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1820年11月20日,一头巨大的雄性抹香鲸撞向了楠塔基特捕鲸船“埃塞克斯号”,船上的21名船员中仅有8人生还,这样的惨剧,在早期的抹香鲸猎捕业中绝非个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创作的小说《白鲸记》,灵感即来源于当时兴盛的抹香鲸猎捕业。©Slippery Rock University

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大型捕鲸船的出现将商业捕鲸推向了高潮。捕鲸者无须再依靠简陋的帆船和捕鲸叉与这些危险的猛兽近距离搏斗,一切似乎变得容易了起来。

19世纪,全球范围内的抹香鲸捕获量仅有184000~236000头,但到了20世纪,全球抹香鲸的捕获量竟飙升至惊人的770000头,其中捕获量最大的1946-1947年,全球范围内就有34634头抹香鲸被人类猎捕

在18世纪商业捕鲸开始前,世界海洋中尚游弋着约110万头抹香鲸。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拜声势浩大的商业捕鲸活动所赐,全球抹香鲸的种群已下降了73%。直至1982年,针对抹香鲸的商业猎捕才在全球范围内被叫停,这意味着,历经几百年的大屠杀,幸存于世的抹香鲸终于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2年,捕鲸者猎杀抹香鲸的场景,进入20世纪,大型捕鲸船的出现逐渐将抹香鲸逼上了绝路。©New Bedford Whaling Museum

为了更好地保护抹香鲸,一些国家甚至出台了限制龙涎香贸易的法律:美国早在1973年,便在《濒危物种法》中规定,私人持有及贸易龙涎香属于违法行为。澳大利亚于1999年出台的《联邦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中也明确禁止以商业目的进出口龙涎香;而印度政府发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也将出售龙涎香定为非法行为。

随着商业捕鲸活动的结束,世界各地的抹香鲸种群正在从低谷中缓慢恢复着。而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发现抹香鲸远非是像我们曾经印象中的愚蠢的巨兽,它们和我们一样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并拥有着丰富的情感。

比如说,当看到同类受伤时,抹香鲸甚至会对同伴施以援手并加以安慰——它们,远远要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它们本不应被我们视作海洋中天然的香料生产机并加以屠戮,而我们应当为曾经的所作所为向它们求得原谅,并共享同属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这一片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抹香鲸的共潜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愿他们能够在海洋中一直无忧无虑的畅游下去。©Franco Banfi

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编辑:潇潇雨歇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1.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