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作为中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一时风光无限,日本投降了,中国的外部威胁基本解除,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开始将目光投向陕北,他的心里正酝酿着下一场战争。只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场他所期待的战争将会彻底埋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给了国民党二十多年的执政时间,但他们却没有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国民党的迅速败亡在于人心向背,失去民心的政党,怎么还会有生存的根基呢?三年解放战争下来,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的腐朽反动统治顷刻间垮台,最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得不逃往台湾。
1955年,新中国举行首次授衔仪式,在中南海庄严肃穆的礼堂里,毛主席亲手将元帅军衔的命令状交到了几位亲密战友的手里,开国十大元帅就此诞生。消息登报以后,全国各地的民众为之欢呼沸腾。不久之后,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同样得到了消息,他拿着一张新中国的元帅名单,仔细看过一遍后,感叹道:“此人才是真元帅啊!”
蒋介石称赞的人究竟是谁?十大元帅每个人都立下过彪炳千秋的功勋,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建功卓著,应该说每一个人都配得上元帅的荣誉。
我国军衔制度的发展历程
军衔是国家授予军人的一种衔称,它通过一定的等级符号表明了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现代军衔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它的诞生同常备军的发展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
民国初年使用过“官佐士兵阶级”等称呼,后来则使用军阶等称呼,“军衔”一词作为正式术语被确定下来还要等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军衔成了蒋介石拉拢地方实力派的工具,各路军阀统统授予上将军衔,一时间上将多如牛毛。到了后期,军官人数暴增,就连一些不通晓军事的特务也都扛上了少将或是中将的军衔,这一时期的军衔含金量严重缩水。
军衔的泛滥会催生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军官人数冗杂,军衔已经不再是区分军人职务和级别大小的有力标志;另一方面会造成军队指挥体系混乱,部队的战斗力不增反降,这一点在后面的解放战争中应验了。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地方军阀大量混迹其中,他们关心的永远是自身的利益问题,党和国家的利益反而抛诸脑后。国民党向来亲美,在很多事务方面处处模仿美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定军衔时就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美国。
在建国以前,为了跟国民党开展对等交流,我军曾两度尝试实行军衔制。当时设定的军衔等级同国民党大同小异,只是受限于外部环境影响,最后没能实施。建国以后,实行军衔制再次提上议程。当时正值中苏蜜月期,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所实行的各项制度均具有首创性,给其他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参考蓝本。解放军的军衔制度正是脱胎于苏联,并结合自身国情做了相应的增减。
一开始拟定的军衔分为六等20级,元帅一级中还设有兵种元帅,这个级别其实不符合新中国的国情。彼时国家初创,百业待兴,军队的规模化、精细化建设远远落后于苏联,兵种相当不完备,如果强行设立兵种元帅,反而会闹出不少笑话。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最后军衔定为六等19级,减少了兵种元帅和大尉两级。
很多人认为元帅曾是解放军的最高军衔,十大元帅就是军队中的最高代表,其实不然!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规定,元帅共有两个级别,其中大元帅是最高军衔。这个军衔只能授予新中国的缔造者,但毛主席坚决辞授,甚至早在军衔评定工作开展时便已经明确表示拒绝。毛主席希望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身穿大元帅制服不利于走到人民中间去交流,这对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毛主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人民解放军军衔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毛主席拒绝大元帅军衔,给全军做出了表率,其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纷纷表示不要军衔。中央领导人的带头作用是显著的,不少高级将领见贤思齐,主动要求降衔,这减少了很多军衔评定时的工作阻力。
自南昌起义建军以来,人民解放军历尽二十二年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日本法西斯、驱逐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广大的劳苦人民。在军衔评定时,要各方面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战功、资历、任职经历、时任职务级别和过往革命贡献都要考虑进去。
这其中职级尤为重要,因为它几乎决定了军衔的大致范围,比如正兵团级可以授予上将军衔,如果过往革命贡献大,入党时间长,那么就可以向上浮动授予大将。相反,如果资历浅,革命时间短,那么有可能滑落到中将的位置。如何拿捏分寸是个相当大的难题,从1952年开始,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完成评定工作,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罗荣桓是我军优秀的政工专家,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可他自己却几次写信给毛主席,希望让出元帅军衔。他认为自己的战功和贡献比不上那些赫赫有名的老总,授予元帅军衔受之有愧,他向毛主席建议降低一个档次,授予自己大将军衔。罗荣桓高风亮节的品质获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只是他的推辞过于谦虚,因而没有获得毛主席的同意。
在辽沈战役中,罗荣桓担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他协助林彪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指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在南下攻打锦州时,由于顾虑背后沈阳和长春的敌人,林彪迟迟下不定决心,他甚至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回头再打长春。
在这种关键时刻,罗荣桓站了出来,他指出当下局势复杂,战机稍纵即逝,东野既然已经南下,就应该义无反顾攻打锦州,完成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罗荣桓的一席话坚定了林彪攻锦的决心,为后来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发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1963年,罗帅病逝,毛主席为他赋诗哀悼:“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这首诗肯定了罗帅在辽沈战役中的功绩,表达了毛主席对这位亲密战友的充分信任和高度倚重。
解放战争期间,北有林总纵横东北、华北,南有粟裕席卷华东、华南,这两个人是公认的战神。他们在三次大决战中表现亮眼,林总和粟裕各自指挥几十万大军与国民党军展开大型会战并取得了最终胜利。林总授予元帅无可争议,他不仅战功卓著,更是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担任军团一级的领导,各方面都符合授予元帅的条件。
粟裕作为淮海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指挥部队在劣势条件下击败了80万国民党军,一举奠定了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基础。按理来说,粟裕凭借淮海战役的滔天之功是可以授予元帅军衔的,可他最后只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看过十大元帅名单就知道,如果粟裕跻身元帅一列,那么陈毅就有可能掉下去。毕竟当时的陈毅是国务院副总理,虽然没有彻底离开军队,但他却分担了很多外交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了政府。
陈毅授予元帅军衔获得了周总理的支持,他本人长期是粟裕的老上级,在淮海战役中给予了粟裕很大的支持。于情于理,粟裕都不好挤占陈毅的元帅名额。当然,粟裕本人对于军衔并不看重,同罗荣桓元帅一样,粟裕同样不慕名利地位,不管是什么军衔都能坦然受之。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定,新中国的十大元帅诞生了,他们经历了各个时期的严峻考验,同各路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是党和国家的中流砥柱,是革命事业的坚定捍卫者。对比一下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国民党的九大一级上将就能看出,他们不仅在能力上胜过了对方,在忠诚方面更是远远超出。十大元帅紧密团结在毛主席周围,蒋介石的一级上将却跟他明争暗斗,貌和心不和,此消彼长之下,国民党焉能不败!
蒋介石为何对朱老总评价如此之高?
在庄严肃穆的中南海礼堂里,毛主席同元帅们亲切握手,一一为他们颁发命令状。新中国大授衔的消息传出后,海内为之沸腾,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命令手下迅速搜集信息,不久之后,一份十大元帅的名单就出现在了蒋介石官邸的书桌上。
蒋介石拿起名单仔细观看,脑海里浮现出了相关人物的身影形象。看过一遍之后,蒋介石指着名单中的一个人赞叹道:“此人才是真元帅啊!”
蒋介石所称赞的人到底是谁?
是林彪吗?林彪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将国民党在东北的势力连根拔起,他引以为傲的黄埔学生屡次败在林彪手里。
是刘伯承吗?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插国统区核心腹地,一举打乱了蒋介石在中原的军事部署,为之后的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彭德怀吗?中国人民志愿军东跨鸭绿江,浩浩荡荡奔赴朝鲜战场,彭德怀带领志愿军硬撼16国联军,将敌人赶回了三八线,成功粉碎了帝国主义的阴谋。
这三人虽然名气响亮、能力非凡,但却并不是蒋介石称赞的那个人,他所称赞的人是朱德朱总司令。朱老总为人大度谦和,事事以大局为重,从不争权夺利,总是默默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不仅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更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
朱德早年为了追寻真理,主动放弃了军阀部队中的优厚待遇,他千里奔波,只为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加入共产党以后,朱德一心为党的利益着想,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所有热情都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
井冈山会师以后,“朱毛红军”开始为外界所知,从此成为红军中一面不可替代的旗帜。蒋介石在围剿红军时,常常将朱毛捆绑在一起,也许在他心里,只有毛泽东和朱德才是他真正的对手。
朱老总一生坚定真理,始终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相比起彭德怀和林彪等人来说,朱老总指挥的战役相对较少,那是因为他的职位所限。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朱老总已经是解放军的总司令,他不需要亲自去前线指挥战斗,但却积极配合毛主席制定各项战略规划,在后方统筹全局。
朱老总自然担得起蒋介石的评价,而其他的九位元帅亦是实至名归。今天的我们很难知道蒋介石看到元帅名单时的真实想法,也许他会惆怅难以释怀,也许依旧充斥着不甘和愤怒。即便已经坐困孤岛,蒋介石依旧没有放弃反攻大陆的想法,只是他的这种美好幻想注定不可能实现,因为国民党代表不了人民,人民也不会选择他这种自私自利的领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