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八军在红军军史上是一支独特的部队,它由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后留下的“偏师”和老弱病残改编而来,可是这支“偏师”却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成长成了我军主力。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红二十八军和由其改编而来的新四军四支队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开国将军有76名,堪称“百将之师”。在这76名开国将军中,有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战士们亲切称呼为“爬山司令”,被毛主席赞誉为共产党的“游击专家”,“民兵专家”的林维先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维先将军之墓

林维先,曾化名林新,安徽省金寨县丁家埠乡人,1912年9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麻暴动后,父亲林昌升第一个加入了农民协会,投入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两个姐姐相继当上了村苏维埃主席,林维先也积极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当上了分队长。

1929年12月,林维先加入红军后,最初是在商城县战斗营当战士。1930年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开始时,成立豫东南独立旅,林维先被编在混成旅直属特务营,先后任运输员、通讯员,跟随部队在豫东南行军作战,参加了三打顾敬、三战三关(长岭关、松子关、铜陵关)、巧打黄英小八团等战斗。战斗中,由于林维先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敢作战,1930年12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1月,又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中将林维先

1931年11月,苏仙石保卫战中,林维先所在特务营配合红四方面军主力,采取诱敌深入方式,将敌军引进伏击圈,主力红军突然反击,歼敌1个团。仅特务营就缴获长短枪200多支,俘敌200余人。战后,林维先因病住进红军皖西总医院。病愈后留在医院的林维先,不久又转入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一连,相继任班长、连指导员,在鄂东北地区参加配合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作战。

1932年11月30日,新红二十五军成立,林维先任军直属特务营连指导员,在1933年3月6日发起的郭家河战斗中,林维先所在的军特务营和红第七十四师,在红第七十五师配合下,直接担负主攻任务,歼敌两个团,取得红二十五军成立的第一次大捷。次年6月林维先升任第二二二团一营政治委员。8月,提任该团政治委员。

1933年9月,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红二十五军损失惨重,向鄂东北转移,在这场激烈中,时任第二二二团政委的林维先,在掩护红军主力于瓦屋基消灭敌第五十四师一部后,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林维先率领部队突围后,在火炮岭找到郭述申领导的中共皖西北道委,与之会合后部队暂编入第三路游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郭述申在红军大学

1934年4月16日,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商城县的豹子岩会师,第三路游击师改编为八十二师,林维先担任师长,江求顺为政治委员,4月18日,红二十五军主力转战鄂东北,红八十一师继续坚持皖西北地区的武装斗争。林维先担任师长后,很快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干。4月20日,红八十二师首战长竹园,一举攻克敌据点。22日晚再克四顾墩。24日在苏仙石附近又克地主围寨,三战共歼反动民团200多名,缴枪200余支。之后红八十二师长距离奔袭西界岭,歼灭民团100多人,缴枪近百支。继而又连克张家嘴、石头嘴、金家铺、杨柳湾等据点,一直逼近英山县城。7月,红八十二师攻下黄栗杪和诸佛庵。随即又袭击西河口,继而再连克南岳庙、徐集、江店子等镇。由于红八十二师接连作战胜利,巩固了皖西北的赤城、赤南和六安三小块苏区根据地。

正当林维先率红八十二师在皖西北英勇作战不断取得胜利时,1934年10月,林维先被诬陷为“第三党”遭到逮捕,并开除其党籍,撤销师长职务,幸运的是林维先侥幸未遭处决,但也受尽了折磨,最后被发落到红二十五军经理部苦工队当挑夫。直到新的红第二十八军重建,林维先始得解脱。

1935年2月3日,红二十八军重建,林维先在军部任参谋。4月,任新成立的特务营营长。4月20日,桃岭战斗,林维先率特务营担任正面阻击,此战,林维先挥舞大刀跃出阵地,率众与敌人白刃格斗。妙道山战斗,已改任二四四团二营营长的林维先率领第六连掩护主力向茅山方向转移后,在在弹尽刃卷关头,他毅然率队从二三丈深的悬崖跳下突围,迅速转往小河南一带寻找主力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1月,三角山会议后,林维先改任一营营长。他首创平原游击战法。伪装成国民党军第二十五路军别动队,连续袭击敌人据点,并长距离奔袭浠水县下巴河镇,一举攻克敌第二十五路军军需仓库,取得了平原游击战的首次胜利。林维先的平原游击连获胜利,得到了高敬亭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为红二十八军而后打破敌重兵“围剿”,开展平原地区游击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经验。

1937年4月中旬,林维先升任二四四团副团长。此后,他与红二十八军广大干部、战士一道,再一次经历了国民党十几万军队对大别山发动的历时3个月的大规模秘密“清剿”。尽管面对强敌的反复残酷“清剿”,部队曾遭受一定的挫折,但林维先与他的战友们,一直坚持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终于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坐下来与红第二十八军举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桐柏山红军游击队奉命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支队司令员高敬亭,林维先任参谋长。在出征前,林维先和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到武汉中共长江局开会时,时任长江局副书记的周恩来向王明等介绍高敬亭和林维先时说:“这两位就是大别山苏区赫赫有名的游击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初期的周恩来

1939年6月,高敬亭遭错误处决后,第四支队司令员由徐海东兼任(未就职前由戴季英代理),林维先任副司令员,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戴季英。不久,作为高敬亭一手带出来的虎将林维先被人诬为高的“余党”而受到牵连。同年12月,林维先由第四支队调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学习,并先后任第九队队长、第一大队大队长兼军特务营营长。

1940年6月,林维先从军部教导总队学习结束后,调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皖南事变后,林维先担任第七师挺进团团长,1943年2月任沿江支队、沿江军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沿江地委书记及沿江军政委员会书记。1945年6月,第七师以沿江支队为基础,重建第十九旅,林维先任旅长,政委黄火星,下辖第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团和旅特务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火星中将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下旬,新四军第七师奉命撤出皖江解放区,开抵淮阴地区休整待命。期间,林维先受师部委托,具体负责将含和、皖南、巢湖支队整编为第二十一旅。北上鲁南后,1946年5月,林维先调任第七师参谋长。不久,第七师改编为第七纵队后,林维先升任纵队副司令员。内战爆发后,林维先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等重要战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8年6月,病愈归队后的林维先,负责组建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并任司令员,负责支前和俘虏改造工作,他先后动员8万多青壮农民参军,成功的开展了9万多名俘虏的改造工作,为我军增加兵员17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林维先先后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1953年5月,林维先调任浙江军区司令员。1955年1月,一江山岛战役打响前,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林维先主持的“联勤”,共动员了44700多名民工,抢修和改装船只70余艘,支援军用物资3500多吨,运送了1个月的主副食品及大量战救器材。此外,浙江军区还组织了2000余吨物资和84万公斤油料的及时补给。前指司令员张爱萍到海门“联勤”检查工作,在听取了林维先关于后勤保障准备情况详细汇报后,对“联勤”的工作成绩表示很满意。

1955年春节前夕,毛泽东到浙江省视察,听了林维先汇报民兵工作后说:“你不但是游击专家,还是民兵专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维先十分重视基层部队工作,对浙江全区的地形、地貌,部队的思想、生活、作风状况了如指掌。外出视察部队时,每到一地,他总习惯到前沿哨所边察看边听取下级汇报,而不愿呆在部队机关听取下属介绍情况。每下一次连队,他都要去看看菜地、猪栏,询问蔬菜、猪肉能不能达到自给。有时道路不通乘车进不了山,他就索性弃车步行,到了目的地就径在山上攀登。周围的部属知道他的牌性不便劝阻,只得气喘吁吁跟在后面。因此,在浙江军区机关大院内,战士们习惯戏称他为“爬山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林维先将军的革命史,1934年就已成长为独挡一面的红军师长,新四军改编时也是当时人数最多的四支队参谋长,后来还担任了支队副司令(其它三个支队副司令粟裕大将、傅秋涛上将、谭震林副国级),可惜因受到高敬亭事件牵连,无奈离开四支队,解放战争时期又因病缺席淮海等重大战役,因此建国后被评定为准兵团级,1955年仅被授予中将军衔,作为一员虎将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