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忙着年终总结。

不过对于一些智驾企业来说,今年的总结怕是没人写了。

近期,禾多科技的多名员工在社交平台发文声讨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今年3月,禾多科技员工爆料公司在发薪前两日突然宣布停薪、停止缴纳公积金,连续两月发不出薪资,裁员薪资打欠条最后不了了之。

直至8月,禾多科技传出解散核心部门、遣散员工的消息,与广汽集团的重组方案也宣告失败。

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发布内部信,表示公司无法支付工资、欠薪和公积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被称为智驾行业的暴雷元年,从年初开始就频频暴雷。

专注于物流领域智驾方案的千挂科技自今年9月底起就开始缩减公司的运营规模,10月中旬,广州和深圳的办公室已经关停。

千挂科技联合创始人孙浩文透露公司已处于破产清算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长城汽车控股的毫末智行被曝出裁员,虽然不是夸大的30%,公司回应只是进行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但也难免引发行业内的讨论热潮。

几天后,有着智驾“独角兽”之称的纵目科技被爆出因公司业务未达预期,将暂停工资发放,只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

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停发不属实,公积金也在正常缴纳,但由于业务资金调整,公司对员工整体薪资有短期调整。

简而言之,薪资没停发,但减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驾企业还能坚挺地过个好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企业

也来抢饭碗

被传出暴雷的智驾企业,都不算籍籍无名。

比如纵目科技2022年销售收入在中国乘用车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五。

完成了从A轮到E轮的融资,估值曾超过90亿元人民币,合作的客户也多是理想汽车、赛力斯、长安汽车等知名企业

毫末智行则背靠长城汽车,前身为长城汽车的智能驾驶部门,背后实控人也仍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城汽车是其首位客户。

但毫末智行已不再是长城汽车的唯一智驾伙伴,今年长城汽车陆续与禾赛科技、元戎启行展开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端到端架构在智驾行业的逐步普及,传统模块化架构惨遭“抛弃”。

早期进入智驾行业的公司前几年都做了白用功,成本收不回来,招进来的技术人员也不再对口,行业竞争又越发加剧。

在转型的多重困难下,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

此外,汽车公司自研智驾系统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理想汽车在去年开始全力投入到高阶自动驾驶研发中,上个月底推出了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功能。

长安汽车自研的“交互式智驾”系统,官方宣称用端到端大模型重新定义了人机共驾模式。

汽车公司的入局进一步压缩了智驾企业的生存空间,从前的客户现在变成了同行,智驾企业有苦说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队上市续命

智驾企业不是没有过挣扎,今年成功上市的就有3家企业:地平线于10月24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达到54.07亿元。

随后,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

11月,小马智行也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今年美股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IPO。

还有大批企业排队等着上市,比如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的福瑞泰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上市并不是一剂根治的良药,更像是阶段性的融资“续命”方案

小马智行上市前2022年D轮融资时的估值为85亿美元,上市时估值被腰斩至45.5亿美元,上市首日收盘时,市值为41.88亿美元,跌破发行价。

福瑞泰克的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至2024年6月,公司年年亏损,三年半总计亏损达21亿元。

“亏损”成为智驾行业萦绕的一个主旋律,但智驾企业仍在寻找解救之法,IPO之路也许能带来更大的生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