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封面跳转至小程序购买)
人伦至理:协调的伦理学
李建华 著
2024年11月出版 / 定价188.00元
ISBN 978-7-5228-3977-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自 序
在以人类文明内容或形式出现的各种学科显示中,伦理学应该是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因为它是古希腊三大哲学领域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学和物理学),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智慧和处世智性,人类曾在其指导下受益无穷。已经有无数的思想者或学问家均以伦理学家的身份,在人伦领域为人类的幸福生活与社会的和谐秩序而谋划,并提出普遍而具权威性的规范。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对伦理与道德的认知已经接近真理,或者说,我们对伦理与道德的理解已经非常真实。也许,恰恰相反,我们的认知与思考还处于一个坐标系的某一区间,看到的只是虚假的那个真实,那个一直被我们习惯于“常识”的真实,而未必就是真实本身。因为我们都只是历史进程中的“插队者”或“中间的起步者”,或许还基本上是游离于“队伍”之外。我们只有依靠对过去的那些书本记载和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去了解、觉解、理解过去与以后的真实,但是,那种真实也许根本不属于我们,就连对当下世界的知觉也是似是而非。
但我们也不必对切入真实世界过分担忧,“一切皆有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可以接受的简单判断。这个判断的背景意义是风险社会的来临,其行动策略是为选择而选择,其基点就是近于本能似的“过好一点”。人如果能真正撕下所有的伪装,还原为纯粹的动物,并且相互称道、认可甚至赞赏还好,可问题在于,人越本能、越自私、越丑恶,就越需要“讲”伦理与道德。这似乎让人顿生疑问:伦理与道德难道真的成了丑恶的遮掩物?不是!是我们没有认清伦理与道德的真实本质,伦理只是在人类行动模式意义上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以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为目的,无法必然保证人的心性纯正,但同其他社会规范一道,可以保证社会秩序的相对正义与和谐。道德是与“自我”相关的存在,是与人性相通的,人们如果修炼功夫到家,虽然不一定确保成“君子”,但起码可以保证不会沦为“小人”。而伦理是与“他者”相关的存在,其目的不是培养“君子”,而只是不让“小人得势”“好人吃亏”,实现“好人有好报”的基本正义。在我们身处的精神世界中,伦理与道德原本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存在,与其“同步走”而遇“独木桥”,还不如“分开走”而找各自的“阳光道”。
我曾在《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一书中承诺要写一本“自己所理解”的伦理学,以形成“道理”与“伦理”的互衬与互补。特别是当《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之后,听到一些肯定(此书侥幸获得教育部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第二届唐凯麟伦理学奖优秀著作奖),也听到了不少批评意见。批评主要集中在:伦理与道德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是否可以真正分离?如果不能分离,那这种理论(或知识体系)的分离又有何意义?如果可以分离,如何使二者的研究内容不发生交叉或重叠?其实,我深知,这种分离是有一定学术风险的,因为它打破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甚至连我自己也许都没有真正从习惯中跳出来。唯有写完这本伦理学著作,来看是否可以大致消除上述担忧了,这是我这几年加速完成此书写作的根本原因。当然,也许就是这种“速成”,导致了本书的不成熟,甚至出现无法原谅的片面性,这也只能请求大家原谅了,因为我的本意是想谋求一种“片面的深刻”,而不是“肤浅的全面”,尽管事实上依然是“肤浅的片面”。
关于伦理学研究,从来就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或立场: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将道德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唯一对象),这是一条将伦理学特殊化、狭隘化、“专业化”、单一化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当强调道德的内涵、本质、结构、功用时,在不经意间就夸大了其特殊性、独立性和功能性。这种立场与思路在导致道德本质主义、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终极主义、道德万能主义的同时,使伦理学成了一座无背景照映的、孤立无援的“死岛”,难以在知识领域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拓展。另一部分人(小部分人)愿意将伦理学研究对象作更加宽泛的理解(不限于道德现象),认为伦理是一种比道德更加普遍的社会现象,与政治、法律、宗教、经济、教育、艺术等现象是一体化存在,而不是被解释的结果,或者人为划界的结果。中外思想史上许多著作,如《理想国》《道德情操论》《互助论》《法哲学原理》《正义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是公认的伦理学经典,但又不止于伦理学,具有强大的知识辐射功能和吸纳功能。我尝试着追随第二种立场,并努力为之。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建构一种“无道德”的、从规范到协调的伦理学,呈现一种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的新类型或范式。所谓“无道德”就是不再仅仅以道德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以伦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并不意味着伦理不需要道德精神支撑,相反,我在研究伦理学时一直坚持的是“以道德入伦理”的进路,即伦理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特殊文化形态。所谓“从规范到协调”就是强化一直被忽视的伦理的协调功能,通过协调实现社会利益的大体均衡。这也不意味着伦理学就不讲规范,相反,任何协调都需以某种特定的价值规范为前提,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共存与多元利益共享的当代社会背景下,亟须倡导一种利益均衡的伦理学致思路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伦理的合法性、伦理的实体与虚体、伦理的共相与功能、伦理法则的生成与适应、伦理的协调机制与领域、伦理的时代嬗变等伦理哲学问题。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必须讨论全球伦理(人类伦理)、网络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并且要立足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与实践,对诸如“风险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人工智能时代”等重大理论命题进行伦理学回应与审视。
应该承认,我深受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论自然法》《伦理体系》等著作的影响,产生了“伦理也是一种法”或者“法学就是狭义的伦理学”的感觉(也许是错觉)。尽管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跟宋希仁教授交流过,只可惜我当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究,没有很好地向宋先生讨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也许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思路,只不过是偏重于对社会共同体生活秩序的伦理考究,充其量是对纯伦理内容的重新“组装”,以谋求对伦理的大至视见与粗浅识见。这些讨论虽不成独立的完整理论体系,但至少是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不一样的角度,以我有限的学术见识和学术能力,也只能如此。
这本书为何以主标题“人伦至理”命名,也是需要说明的,主要是区分对“至”的两种理解。当“至”作为动词理解的时候,在本书中带有探讨、切入、挖掘人伦道理之意,强调拙作的过程性。探索与追求是“至”的主题,也是本书的题意。如裴在《崇有论》中有言:“‘以为文不足'。若斯,则是所寄之涂,一方之言也。若谓至理信以无为冠,则偏而害当矣。”当“至”作为形容词理解时,在本书中就是对人伦之理的掌握程度,虽然不成“至理名言”,但至少追求提纲挈领。如葛洪《抱朴子·喻蔽》言:“言少则至理不备,辞寡即庶事不畅。是以必须篇累卷积,而纲领举也。”应当承认,本书无力达到这种境界。无论是作为一种主观努力,还是一种客观的境界,本书所“至”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本无所至”,祈望大家将“至”仅作动词理解。人伦世界异常复杂,人伦道理千头万绪,学无止境,“至”不停步,吾当恒乐之、至之、守之。
今年是我的博士生导师许启贤先生逝世20周年。许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建设者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时代化的先行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先生生前对我多有关爱与提点,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弟子唯专注学术并不断提升自己来报答师恩。马博宣教授是我的硕士导师,后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一直鼓励并要求我学术创新,先生对现有伦理学知识状况比较忧虑,我的这本书算是向先生再一次提交了一份“作业”,期望至少能获得“及格”的评价。“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抄录李白的这首《寻雍尊师隐居》于此,师恩永记,并将此书献给两位先生!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应该感谢武汉大学提供的人才引进基金。还要特别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周琼编辑,她的敬业精神无数次感动了我,不但对我提交的作品认真编辑,而且一直关注我的学术研究动态与进程。这种学术人与出版人的高度信任与合作,大大提高了学术生产力。乐哉!幸哉!惭愧与感恩之余,唯有不断精进。
李建华
2024年2月13日于“三思书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原创性伦理学新著。本书坚持人本主义伦理立场,以人伦世界的本体及主要伦理关系调节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的“协调的伦理学”,强调“伦理学就是利益均衡之学”。全书按照中国哲学“体”“相”“用”“理”“养”的内生逻辑,分为“存在论”、“法则论”、“主相论”、“机理论”、“摄养论”五个部分,共二十五章,另加“导论”与“结语”,对伦理合法性、伦理载体的虚与实、伦理普遍主义、伦理的关联方式、伦理学知识的依赖性、主要伦理法则、伦理效度、伦理应用、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伦理关系、伦理实现的机制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与此同时,本书还对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风险社会治理、后疫情时代等重大时代命题和前沿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给予了高度关切与介入,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拓展与构塑。本书在知识借鉴、概念厘定、体系构架和理论阐发上均有创新,是一种建构具有理论开拓性、知识自主性和时代回应性的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大胆探索。
作者简介
李建华,字若木,1959年生,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应用伦理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政治伦理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学术评委、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伦理学会会长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湖南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伦理学基础理论、应用伦理学、道德心理学、政治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等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14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转摘,出版著作《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道德情感论》《现代德治论》《趋善避恶论》《官员的道德》《政党伦理论》《走向经济伦理》《行政伦理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维度》《公共治理与公共伦理》《法律伦理学》等20多部,另著有时评集《伦理与事理》、学术对话集《成人与成事》、散文随笔集《此路曾经》,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40多项,获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著作奖、唐凯麟伦理学奖优秀著作奖等专项奖。任学术集刊《伦理学与公共事务》 《应用伦理》主编,受聘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个伦理学研究机构,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
( 上下滑动浏览 )
学者推荐
李建华教授几十年孜孜不倦的伦理学原理探究再次精进到新阶段,将伦理学重新定义为“利益均衡之学”,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是构建中国自主性伦理学知识体系的有益探索。他所提出并精心论证的“协调伦理学”范式给人以新的启示,显示出一种新的伦理学气质与力度。
——万俊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国家文科一级教授)
目录
导论 作为协调的伦理学
一 伦理学研究的经典范式
二 从规范到协调的伦理学
三 伦理学是利益均衡之学
第一部分 存在论
第一章 伦理合法性
一 天伦、人伦与伦理
二 天道、人道与伦理
三 自然法则:一种隐性伦理
四 伦理合法性的“四重奏”
第二章 伦理的载体
一 伦理的载体、实体与主体
二 伦理实体的传统类型
三 伦理载体的现代虚拟、延伸与替代
四 伦理载体的虚实结合及其限度
第三章 伦理的共相
一 伦理的共相与殊相
二 精神、法则与秩序
三 伦理普遍主义的现代遭遇
四 我们该如何接纳境遇伦理学
第四章 伦理的关联
一 同理律:伦理关联之基
二 伦理关联的方式
三 伦理关联中的复杂性
四 伦理的隐力:涌现、连接与再生
第五章 伦理学的知识
一 伦理学的知识依赖性
二 伦理学知识的历史演进
三 让伦理学知识走向更开放的依赖
四 伦理学知识的合法化
第二部分 法则论
第六章 伦理法则的特质
一 规范、规制与法则
二 伦理法则的特性
三 伦理法则的生成
四 个体性与伦理法则
第七章 伦理法则的纲领
一 “爱”的法则
二 “公”的法则
三 “中”的法则
四 “和”的法则
第八章 伦理法则的效度
一 伦理法则的效力维度
二 社会暗示与伦理强化
三 多元主义时代的伦理选择
四 阶层的认同与示范
五 “人类伦理”之光
第九章 伦理法则的应用
一 体与用:“用”的本体奠基
二 该与用:“用”的价值引导
三 运与用:“用”的技术方法
四 效与用:“用”的效果评估
五 教与用:“用”的教育意蕴
第三部分 主相论
第十章 效率与公平
一 公平与效率:究竟何种伦理关系
二 公平是伦理均衡之重
三 相对公平:共同富裕的行动逻辑
四 共同富裕的伦理协同
五 类节制:后富足时代的伦理
第十一章 权力与权利
一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政治伦理的核心
二 政治伦理研究的问题域
三 政治伦理研究的问题转向
四 政治有限性:伦理的性质与期待
第十二章 发展与稳定
一 人类发展观的演变
二 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式伦理均衡
三 稳定:发展中的重复秩序
四 非常态社会的伦理
五 历史的伦理:如何看待衰落
第十三章 生存与生态
一 人与自然的协调:生态伦理
二 生态伦理建设的制度化
三 生态伦理建设的日常生活化
第十四章 自然人与智能人
一 人伦世界是否可能被颠覆
二 机器人能否成为伦理主体
三 机器人能否承担伦理责任
四 我们是否需要机器人伦理
第十五章 虚拟与现实
一 网络社会:伦理的另类栖身地
二 网络世界的伦理问题
三 网络社会的伦理规制
四 网络治理的自我伦理建构
第四部分 机理论
第十六章 承认
一 承认为何进入伦理
二 承认的伦理协调机制
三 伦理如何承认“承认”
四 重构伦理的规范性基础
五 承认的伦理逻辑
第十七章 契约
一 从身份到契约:另一种伦理平衡
二 人情主义伦理的契约边缘
三 不以权利为目的契约是否可能
四 走向中国式契约主义
第十八章 合作
一 社会分工:伦理秩序的始点
二 基于分工的合作
三 人己皆利:社会合作机理
四 社会团结伦理
第十九章 赏罚
一 社会赏罚的性质及其伦理效用
二 伦理赏罚何以可能
三 伦理上的“破窗效应”
四 赏罚中的“道德绑架”
五 是否存在伦理“第三空间”
第二十章 适应
一 适应性: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二 伦理共同体的断裂
三 从“自我”到“他者”
四 新型伦理共同体生成的关系构成
五 背景转换:陌生人社会的伦理
第五部分 摄养论
第二十一章 风险社会的伦理秩序
一 风险社会:无法回避的境遇
二 市场经济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
三 风险社会中构建伦理秩序是否可能
四 交换秩序:伦理秩序建立的前提
第二十二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意蕴
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特质
二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诉求
三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
第二十三章 人类文明形态形成中的伦理变更
一 人类文明形态变化中的伦理
二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整合
三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精神
四 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伦理复杂性
第二十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世界主义伦理
一 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回归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二 世界主义伦理观的核心命题
三 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国际政治困境
第二十五章 后疫情时期的共生伦理
一 共生的伦理意涵
二 共生的伦理界面
三 以命运共同体思维建构共生伦理
结语 努力构建当代自主性中国伦理学
主要参考文献
( 上下滑动浏览 )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