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昌在我党我军历史绝对可以称为传奇的人物,他和李大钊是同乡,17岁经李大钊推荐考入林彪、刘志丹、伍中豪、段德昌、郭天民、唐天际、胡琏等名将如云的黄埔四期。

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说:“全国解放没有冀东不行,冀东没有李运昌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克林第一个率军挺进东北,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运昌第二个率军进入东北的高级将领,竟然逐渐淡出军队,在四野中没有一席之地,以至于建国后没有授衔,这是为何?且看我军入关第一战山海关战役、和第二战承德保卫战决策个中曲直。

1945年8月11日,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兼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李运昌在8月11日日军正式投降前,就收到朱德总司令发出第二号命令:

“现驻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

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缴日伪武器装备,接管东北,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接着,李运昌又收到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也要求他率领冀热辽军区部队主力向辽宁前进,相机发动进攻,尽可能占领最广大地区,准备与苏联红军会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为李运昌

于是他随即命令最靠近东北的冀热辽十六军分区司令曾克林率领4000人主力部队于9月6日攻占山海关,由于山海关战略地位重要,10月25日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下,国民党军开始进攻山海关。

这次,国民党军队出动了约3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向46团防守的首山、角山、二郎庙阵地和64团防守的西罗城阵地扑来。敌人首先以飞机、重炮猛烈轰击一个多小时,然后发动集团冲锋。防守山海关的19旅官兵,在李运昌的指挥下,英勇抗击,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海关的第一次进攻。

接着,又于10月26日、10月30日、11月1日,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三、四次进攻。11月3日,山东7师师长杨国夫率3个团6000多人赶到山海关,组成了以杨国夫为总指挥、张鹤鸣(冀热辽军区第19旅旅长)为副总指挥的作战指挥部,重新划分了防区,共同进行了激烈悲壮的山海关保卫战。

为了统一整合指挥入关部队,10月31日,中央致电东北局,决定任命林彪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吕正操为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为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为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伍修权为第二参谋长;彭真为第一政委,罗荣桓为第二政委,程子华为副政委。

但是,国民党军队并不甘心失败,于11月5日,又集中4个整师的兵力,向山海关阵地发动全线进攻,又一次被打退。从10月25日至11月9日,李运昌指挥防守山海关阵地作战,共歼敌千余人,为保证进军东北,夺取东北赢得了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国民党军还在不断增兵,竭力争夺山海关防守阵地。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运昌考虑,我军以装备较差的万余人抵抗装备精良的数万顽军的进攻,敌我力量相差太悬殊了,现在虽然守住了,但要坚守相当长的时间就难了。而中央多次要求:

“如能坚持一个月至两个月,于大局极为有利”,“时间至少三个星期,多则两个月。”

为完成上述任务,必须由中央和东北局向山海关增调援军。于是,李运昌和沙克于11月9日联名向中央汇报了山海关顽军进攻的情况,同时又联名向林彪、彭真发出了关于动用主力,争取先机,在冀东地区消灭敌人的作战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李运昌发出上述电报的同一天,林彪竟下达了如下命令:

“杨国夫为第二前线司令员,指挥山东之第七师、冀热辽之第十九旅,山东刘其人部及临榆、绥中境内所有部队,消灭向山海关、绥中进犯之敌”;“李运昌为第三前线司令员,指挥文年生、沙克所部及兴城、锦州以西以北辽宁境内所有冀热辽部队,坚守葫芦岛,歼灭向葫芦岛、锦州进犯之敌。”

林彪这个命令的要点就是剥夺李运昌对保卫山海关作战的指挥权,与先前中央的命令相违背。早在10月下旬,林彪奉中央命令,从山东赶到山海关时,国民党已有两个军从秦皇岛登陆,山海关非常吃紧,驻守山海关的冀热辽部队19旅旅长张鹤鸣向林彪报告了敌情,林彪听后什么也不说,反而暗中把中央批准的增加山海关防卫的山东第七师先头部队放走了,最后他也扔下山海关到东北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李运昌为了保卫山海关和东北的大局,仍于11月10日致电林彪、彭真,提出:

“一、杨国夫已去沈阳报告山海关情况。二、玩到秦皇岛三个军,并有飞机活动。估计山海关到界岭口间为敌向东北进犯主要方向我军量小,装备不齐,防守困难,必须争先机之利,集中力量向顽夹击,先收回石门寨、海阳等地,陷顽于狭小区域内,夜袭消灭之。此刻梁兴初、黄(克诚)师均到玉田,可速调来山海关方面配合杨师消灭顽军。如能在山海关以西将敌消灭全部或大部,则东北战局可以稳定,在冀东作战能争取更多时间进行东北工作。为完成此任务,最好请林亲来指挥,并运来大批武器弹药补充部队,如无存的,可由万部及军直抽调,至急盼切。”

李运昌这封电报没有得到正式答复,但却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杨国夫去沈阳跟林彪直接汇报时,没经李运昌的同意,林彪就武断地把冀热辽第19旅划归山东第7师建制。杨国夫回山海关后直接向19旅旅长张鹤鸣传达了这个命令,并且把19旅的电台、电话收归7师使用,还告诉张鹤鸣以后不得与李运昌联系;

第二件事是,李运昌发出电报不久,林彪从沈阳来到锦西前线,在江家屯设立指挥部。并于11月11日发电报命令已到玉田、三河之线的黄克诚部直赴山海关,配合杨国夫歼灭进攻之敌13日又命令黄克诚统一指挥新四军第三师与山东梁兴初师集结于抚宁地区,待机歼灭正向山海关西北之石门寨及抚宁延伸并构筑地堡工事的国民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林彪电报后,黄克诚有些为难,于11月14日打电报给中央军委和东北局,说明新四军第三师与山东梁兴初师全部集结于抚宁,尚需6天时间,且部队极度疲劳,军委前已电令我部迅速向锦州集中,现东北局又电令我部集结抚宁作战,究竟如何行动,请尽快指示。

这样,毛泽东又改变了内线夹击蒋军的想法,指示东北局:“我梁黄两部四万二千,远道新到,官兵疲劳,地形不熟,目前开至义院口,驻曹营,必无好仗可打;即使歼敌一部,不过战术胜利,而兵力暴露,不得休整,势将处于被动。”并命令黄梁两部速分路平行,限24日到达锦州地区。这样,失去了一次内外线夹击蒋军的极好机会,山海关失守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在这期间,国民党军进攻山海关的兵力不断加强11月11日晨,杜聿明调动13军、52军共7个师7万多兵力,在西起义院口、东到老龙头的8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全线进攻,并派部队偷越城子峪口,抄我军之后路。在敌众我寡、难以扭转危局的形势下,经林彪命令,杨国夫、张鹤鸣率部撤出山海关,到11月16日,八路军全部撤离,山海关保卫战就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国夫中将

决定从山海关撤退的事,林彪事先没同李运昌商量,事后也没通知他。这时,李运昌还在锦州指挥部里命令下属准备两个旅、预备了一部分武器、弹药和棉衣,准备送往山海关前线。却突然接到张鹤鸣打来的电话,他带着哭声对李运昌说:“李司令员,山海关丢了!林彪和杨师长命令我们撤退,您要有个准备,国民党出关了!”

这个消息使李运昌非常惊愕!虽然他知道山海关迟早是会放弃的,但没想到失守得这样快。山海关失守了锦州怎么办?东北怎么办?李运昌当夜把山海关失守的消息电告中央军委。同时,他考虑到,山海关失守,锦州防守也难,这里无险可守,辽西部队又分散在外地,无兵可守。唯一的办法就是节节抗击,迟缓敌军前进,李运昌当即命令他手下的黄永胜、文年生二人率领新整编的3个旅开赴锦西、兴城前线节节抗击敌人。之后,又派冀热辽部队22旅旅长周佳美率66、65团2营在绥中的白庙子、龙王嘴、王家注子一带设防,阻击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永胜上将

这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也电令林彪组织主力“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并作了周密部署。而林彪却向中央和东北局发电说:“我有一个根本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皇作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北二三公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他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使高桥大规模歼灭战没容得进行,敌人的先头部队已进抵锦州 50里的高桥地区,林彪见此形势,只好命令李运昌指挥的新合编的部队在前边节节阻击,而他带着主力部队6万多人撤退到阜新、义县、黑山、北镇一带。

在敌众我寡、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我军顶不住敌人机械化部队猛烈进攻,接连败退几百里,使辽西的绥中、兴城、葫芦岛、锦西、锦州等大部分地区亦丧失敌手。锦州失守后,林彪撤退到阜新,李运昌退到义县。国民党军队也停止在凌河一线,没有向沈阳前进。

1945年12月下旬,林彪在阜新召开由林彪、黄克诚和李运昌参加的阜新会议。原定会议还有李富春、吕正操参加,因为交通不便李、吕二人没到,结果只有他们3人开会。

会议由林彪主持,中心内容是贯彻落实前不久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放弃东北原定方针,实行新部署》和《关于加强西满工作的指示》电报指示精神。会上,全是林彪一个人讲话,他确定的方针是,不打大仗,分兵建设根据地。按中央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不打沿北宁路前进之敌,由林彪率新四军第三师和山东部队3个师赴西满,辽西地区仍划归冀热辽领导,李运昌率热辽纵队和炮旅返热河工作,冀热辽其余部队共 10万多人另行整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彪整编冀热辽部队是别有用心的,他在这之前的12月14日给东北局的一封电报中曾说:

“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警察、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对于此种部队如单独成为纵队及旅,则须极长时间经安定环境训练,否则不能成为有力的战斗部队,但无此客观条件,这些部队即有逐渐垮下去的可能。”

他对冀热辽部队极尽造谣诽谤,却把这些部队绝大部分都接收了过去。在阜新会议上,林彪只顾扩大自己的部队和势力,对中央提出的配合热河作战问题,却只字没有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运昌出于大局考虑,服从了会议的决定,除了带走热辽纵队(新组建起来的,黄永胜任司令员,朱涤新任政委)3个旅和一个炮兵旅,去朝阳、北票一带建设根据地之外,把自己率领多年和新组建起来的10万多部队全部交给了林彪和东北局。

阜新会议即将散会的前一天,中央军委突然又发来关于确切保卫承德的电报指示。李运昌接到电报后,立即找到林彪,要求重新开会,具体布置配合热河作战问题。可是,林彪却阴沉着脸对李运昌说:分散建设根据地的方针,是经中央批准的,我们不能再变了。李运昌说:配合热河作战也是中央的指示,现在主要是形势变了,原来估计锦州的国民党部队先进沈阳,夺取东北。现在它不进沈阳,回头夺取热河,我们不作有力牵制,热河就很危险。形势变了,我们的方针也应随之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高自立、黄火青、程子华、赵毅敏、李运昌、欧阳钦

就这样,李运昌和林彪争论了好一阵子,最后两人都脸红脖子粗地吵了起来。林彪冷冰冰地说:“我的方针已定,不再改变,要配合热河作战,你李运昌去配合吧!李运昌一看林彪不执行中央命令,更生气了,就大声对林彪说:“这是中央的命令,而眼下保卫热河十万火急,不用主力去保卫,热河丢了怎么办?!”

可林彪听了这话一言不发,甩袖离开会场,即带着主力开赴西满,并把冀热辽的第19旅编入了山东第7师带走,这给后来的热河作战造成了非常困难的局面。李运昌一看林彪把大部分主力部队都带走了,把配合热河作战的任务全部推给了自己,尽管心里很气愤,但为了贯彻中央军委的命令,他还是率3个步兵旅、1个野炮旅开往热河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克上将

此后,李运昌和肖克一起指挥了承德保卫战,共历时50天,歼敌6800余人,终止了国民党军队对承德的进攻,使冀热辽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军由过去的被动变成主动。此战国民党投入了5个军、8个师共10万多人,我军也组织了5个纵队、15个旅,也近10万人,破除了美械装备不可战胜的神话,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946年1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总司令,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肖劲光兼任第一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

这里边除了李运昌,其它的都原职不变,个中区直,真是耐人寻味,不言自明。

1946年1月13日承德保卫战停战以后,李运昌从前线回到承德,正式担任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一职。此后李运昌和程子华、黄火青等一起致力于独立东北解放区的冀察热辽根据地建设工作,辽沈战役中主要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和政委,主要任务是大量扩军,保障前线物资供应等。再未独立统兵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进入东北先锋,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副司令,指挥山海关保卫战和承德保卫战,再到脱离东北民主联军担任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到辽沈战役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和政委全力支前,直至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这个毛主席高度评价,领导普宁暴动打响反抗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枪,与黄埔二期吴振民一起创建我党第一支农民武装“惠潮梅农工救党军”,领导冀东暴动,又独自带队返回冀东,历经八年歼敌六万多,建立我党敌后19个抗战解放区之一的冀热辽根据地李运昌竟无缘授衔。

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