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日,是我党唯一一位女创始人向警予烈士在武汉牺牲五十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女英烈,武汉市委、市政府专门为向警予烈士举办了一场纪念活动,同时也请来了烈士的子女蔡博和蔡妮。

根据活动安排,武汉话剧团在当天演出了话剧《向警予》。看完这部话剧后,蔡博向陪同的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作家赵瑞泰提出:能否将话剧《向警予》改编成一部电视连续剧?赵瑞泰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也是一名作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于是答应了蔡博的要求。

一、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关镇西街一个商贾之家。她的父亲向瑞龄,是个思想开明的商人,在向警予8岁时,将她送进入县城的新式小学,成为全县第一个正式入学的女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式小学里,向警予有机会阅读到《民报》《新民丛报》和《天义报》等报纸,她的心里也在此时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1912年10月,向警予来到长沙,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读书。在此期间,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警惕和反抗。

在长沙期间,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新民学会,并同蔡畅等人一道发起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带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留学时,向警予与蔡和森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了一起。1922 年,在蔡和森的介绍下,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

1922 年,向警予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负责全国妇女工作。向警予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把千千万万妇女同胞引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洪流之中。她在《妇女周报》上发表文章大声疾呼:“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谁说我辈不女权?”

1927 年, 汪精卫发动“7.15”反革命政变,武汉三镇一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时为中共湖北省委负责人之一的向警予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在白色恐怖的黑风恶浪中继续坚守岗位,千方百计地组织同志转移,营救被捕的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 年 3 月 20 日,由于叛徒宋若琳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酷刑,向警予大义凛然,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这位坚强不屈的革命者,也是一位具有深厚母爱的母亲,身陷囹圄的向警予,非常想念自己的一双儿女——— 儿子蔡博和女儿蔡妮,经常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在唇边,贴在脸上,深情地呢喃:“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听见了吗?”

1928 年 5 月 1 日,向警予被敌人押赴刑场,沿途观者人山人海。她视死如归,高唱国际歌,向群众演说,高呼革命口号。敌人为了阻止她说话,往她嘴里塞石子,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但仍然无法阻止她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

在牺牲前,向警予给两个孩子留下一首绝笔诗歌:“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你们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没有剥削的社会成长!”她多么希望儿女能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能生活在一个自由而光明的世界!

向警予牺牲后,蔡和森悲痛万分,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警予同志,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向警予革命的一生:“我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苦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二、

在供出向警予前,叛徒宋若林还曾出卖过我党另一位重要人物夏明翰。

夏明翰是湖南衡阳县人,1900年出生,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发动秋收起义,领导过平江农民暴动。被捕时正担任湖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极其险恶,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敌人的血腥屠杀,夏明翰也被蒋介石悬赏两千大洋买他的人头。

白色恐怖并没有吓倒夏明翰,他悲愤地写下一首诗:“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后,继续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四处奔走恢复党的地下组织, 筹集枪支弹药,领导了平江、浏阳暴动,同时还为组织秋收起义进行积极的准备。

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夏明翰就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1922 年初, 湖南劳动工人黄爱和庞人铨被反动军阀赵恒惕杀害。在长沙一片白色恐怖下,夏明翰领头出面组织召开追悼大会,率各界群众游行示威请愿,并通电全国声讨赵恒惕政府的罪行,还发出过“我羡慕你们的牺牲, 我羡慕你们的勇猛”的呐喊。

正当夏明翰在武汉重建党的各级组织时,不料被叛徒宋若林出卖而被捕。敌人对夏明翰施以酷刑,劝他投降,但被严厉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敌人带到刑场。在牺牲之前,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光照千秋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三、

向警予牺牲时,蔡博才 4 岁,蔡妮也只有 6岁。三年后,父亲蔡和森又在广州英勇就义,博博、妮妮从此成了孤儿。年迈的奶奶葛健豪带着他们东躲西藏,在荷枪实弹的敌人面前,在警笛四起的恐怖之中,他们跟着奶奶过着行乞、流浪的生活。

后来,在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亲自关心下,蔡博和姐姐蔡妮先后被送往苏联,开始了异国他乡的人生跋涉。

蔡博在苏联0年制的高中毕业后,考入了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铁专业。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消息传到苏联后,蔡博和同学们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托回国的毛岸英带给毛主席。

蔡博在信中汇报了他的学习情况和今后的计划和打算,并表示决心要努力学习苏联的先进技术,练就建设本领,尽快回到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看到信后,十分欣慰,立即给蔡博等同在苏联留学的青年们写信,表示“新中国需要很多的学者及技术人员,你们向这方面努力是很适当的”,并且希望他们“一天一天成长,壮健,愉快,进步,团结一切留苏的中国青年朋友,努力学习,将来回国服务”。并在信的末尾对亲切地写道:“紧紧地握着你们的手!”

这封信虽然只是“简单地写几句话”,但却饱含着毛泽东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和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信心和决心。毛泽东的关怀和期望,也使在苏联留学的蔡博和同学们深受鼓舞。这些青年学成后,全部义无反顾地从苏联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蔡博结束在苏联的留学,回到了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分配到鞍钢工作。他工作严谨,思想活跃,敢于打破常规,亲自领导了含氟、稀土铁矿的高炉冶炼工业性试验,同时还承担了红土矿电冶的改造,研发出了国内首个竖炉直接还原新工艺,为我国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形成及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

1952年,湖北警方破获了一起潜伏的特务案,抓获了出卖夏明翰和向警予的叛徒宋若林。

这个宋若林在叛变后,得到了国民党的重用,被安排进了军统局,成了一名特务头目。国民党败逃台湾前,毛人凤命令宋若林带着几十名特务潜伏下来,负责刺探情报和暗中搞破坏,为将来“反攻大陆”做准备。没想到天网恢恢,此人在一次行动中露了马脚,被我公安机关抓获。

宋若林落网后,为了破获这个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特务网,我公安机关答应他只要老实交待,便可饶他一命。为了活命,宋若林来了个竹筒倒豆子,不仅交待了自己的手下,还将与自己有过联系的所有潜伏特务的名单都交给了政府,使得我公安机关不费吹灰之力,便摧毁了毛人凤留在中南地区的最大的潜伏特务网。

我党向来说话算数,在宋若林交待后,果然留了他一命,只判处了他有期徒刑二十年,将他送到宁夏一所监狱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这一消息后,有很多人劝蔡博进京申诉,要求将这个宋若林改判死刑,为母亲报仇。但蔡博认为我党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既然答应过不判宋若林的死刑,便要说话算话,于是拒绝了好心人的建议。

五、

蔡博的心底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有人能把母亲的事迹拍一部电影,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亲,了解母亲。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赵瑞泰的出现,才让蔡博看到了曙光。

为了让赵瑞泰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蔡博陪着赵瑞泰,走访了李维汉、何长工、萧三等一大批母亲当年的战友,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向警予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正如赵瑞泰后来回忆的那样:“他们的讲述,使我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得以升华,他们的精神情操使我的心灵经受了洗礼......我逐渐认识了向警予、蔡和森和葛健豪,这也为我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构建了厚实的基础。”

为了真实还原母亲被捕的经过,蔡博还主动询问赵瑞泰:“你想不想见一见出卖我母亲和夏明翰烈士的大叛徒宋若琳?”

赵瑞泰吃了一惊:“他还活着?”

蔡博平静地回答道:“活着。他后来当上了国民党的大特务,解放后被捕了,他又供出了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特务网,算是带罪立功吧,只判了他二十年。”

赵瑞泰大喜:“我真想见识一下这个叛徒,看看他是个什么德性。”

蔡博告诉赵瑞泰,宋若琳在宁夏坐了二十年牢,现已刑满释放,正在老家湖南省浏阳县葛家公社龙潭大队上升生产队接受群众管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赵瑞泰在蔡博的陪同下,去浏阳见到了这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对他当年的叛变经过进行了细致的采访。这段采访的内容,后来也被赵瑞泰在撰写电视连续剧《向警予》时加以引用,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素材。

电视连续剧《向警予》热播后,社会反应强烈。从此,蔡博与赵瑞泰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他告诉赵瑞泰,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将外婆葛健豪的事迹也搬上舞台。

遗憾的是,正当赵瑞泰全力创作以葛健豪的事迹为蓝本的话剧《母亲》时,蔡博却在北京病逝,终年67岁。

2001 年 7 月 1 日,话剧《母亲》在北京政协礼堂上演,引起了强烈反响。赵瑞泰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很欣慰,因为我完成了一位朋友生前的嘱托,这位朋友名叫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