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柳青松,1962年生于河南开封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铁路局当钳工,母亲是纺织厂的挡车工。
1980年高中毕业后,我参军入伍,被分配到郑州军区某工程兵部队,成为一名测量连的新兵。
在新兵连,我遇到了影响我一生的人——班长韩方正。他1959年生人,山东日照人,1977年入伍,已经是个老兵了。
韩班长为人正直,说一不二,最重要的是技术精湛。在他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很快掌握了工程测量的各项技能。
1981年春天,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那时候部队里的竞争很激烈,能不能入党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发展。
韩班长帮我准备材料、修改思想汇报,整整一年,终于在1982年初,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2年底,韩班长通过选拔去了军校。临走前,他把自己用了五年的测量本郑重地交给我:"小柳,这里记录着我这些年的心得。以后就靠你了。"
接下来的两年,我担任副班长,带着新兵在工地摸爬滚打。1984年,组织上开始推荐提干名额。
我的测量技术在连队数一数二,又是党员,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那年的提干考试,我考了全团第二名。眼看着就要穿上军官制服,却在政审环节出了问题。
原来我大伯在1957年因为在单位里"言论过激",虽然后来摘了帽子,但这个历史问题还是把我的前程断送了。
1985年初,我选择了转业。
组织原本给我分配了市政府的事业编制,但我实在不愿意困在办公室,就自己选择了建筑行业。
领导说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找罪受,但我知道,工地才是我的舞台。
来到郑州第二建筑工程队后,我才发现军队和地方的差距。这里的测量技术相对落后,很多工人都是临时招来的农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我白天干活,晚上自学《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手册》,慢慢摸索着前进。
就在我刚适应工地生活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打击差点让我崩溃。由于一次测量失误,导致一栋楼的地基发生偏差,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队长要我赔偿,我掏空了积蓄还不够。就在这时,韩方正突然出现了。
原来他从军校毕业后在省军区工作,得知我的困境后,毅然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带着自己的积蓄来帮我。
在他的帮助下,我不仅还清了赔偿,还学会了更先进的测量技术。
1986年春节过后,我们接到了一个大项目——郑州儿童医院门诊楼。
这是我们队第一次承接的七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工期定在一年半。就在工程即将开工时,我们的竞争对手使用不正当手段,想要夺走这个项目。
韩方正带着我连夜整理资料,找到了对方在之前项目中的质量问题。
最后,在建委的公开评审会上,我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保住了这个项目。
施工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更大的挑战。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地下室严重渗水,工期一度被迫中断。
一些工人开始动摇,想要退出项目。韩方正挺身而出,带领技术团队连续工作了72小时,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就在工程进入最后阶段时,郑州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工地积水严重,新浇筑的混凝土面临险情。
那天晚上,我和韩方正带领工人在暴雨中坚守了整整两天两夜,用生命保护着我们的心血。
1987年底,儿童医院门诊楼顺利竣工,获得了省优质工程奖。这个项目不仅让我们赢得了口碑,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建筑队伍。
其中好几个农民工,在我们的培训下成长为技术骨干。
1990年,我和韩方正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我们坚持技术创新,率先在河南引入了新型建筑工艺。
到1995年,公司已经成为省内知名的建筑企业。
2000年,在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上,韩方正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当初的挫折反而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现在,每当我路过儿童医院,看着门诊楼上闪亮的玻璃幕墙,就会想起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那个物质匮乏但充满希望的年代,战友情谊给了我们追求梦想的勇气。
转业、失意都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重要的是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对事业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
正是这种信念,让我和韩方正在建筑行业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