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发文称:
“情系藏族同胞的草原上的‘好曼巴’,上医杰出校友王万青同志,于2024年10月14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0岁。尊重王万青同志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他的骨灰撒在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玛曲大草原上。”
“曼巴”,藏语意为“医生”。王万青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尽管他生前立下“不举行葬礼,一切从简”的遗嘱,但仍有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前来吊唁,有生前亲朋、同事,更多的则是他医治过的患者。
坚守草原半个多世纪,王万青以医者仁心,系起汉藏情缘,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佳话。
缘起——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从东海之滨上海,到“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草原,远隔2300多公里。
1968年,25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誓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就这样,从未到过大西北,更没有来过高原的王万青离开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只身从上海来到甘肃甘南州。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将为散居在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农牧民提供医疗服务。
半年的培训结束,到了正式分配工作的时候。一个地方让大家都犯了难——甘肃海拔最高、最偏远的玛曲县,谁愿意去?
就在大家沉默不语时,王万青举起了手:“我去!”
玛曲是以藏族人口为主的纯牧业县,平均海拔3800多米。经过一天的路途颠簸,王万青来到玛曲县阿万仓乡(现为阿万仓镇)卫生院。
艰苦的条件,超出了王万青的想象——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取暖烧的是牛粪,卫生院只有一间土坯房,医疗设备只有简单的药箱……
▲2012年10月30日,王万青(左)在牧民帐篷内为牧民诊断病情(资料图片)
比起生活上的困难,王万青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医疗工作开展难。玛曲草原的牧民,一般小病不愿去治,加上对这个新来的医生不了解,王万青到了阿万仓一个多星期后,才有人找他看病。就在王万青骑着马往牧民家里赶时,马因受惊将他掀下马背。
在高原上坠马是件很危险的事,可能造成内脏破裂出血,每年都有牧民因此丧生。王万青被摔得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过了好久才醒过来,但他不让牧民送他回乡。他指导牧民协助自己接回脱臼的手臂,找了根绳子吊上伤臂后,继续赶往生病的牧民家里。
王万青完成了第一次出诊后,当地牧民记住了这位年轻的医生。但他却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受伤的手臂留下了后遗症——弯曲到一定程度,就再也转不过来。
尽管困难重重,王万青却未被打倒。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用妙手治愈了成千上万的农牧民群众。
扎根——
“一定要用毕生所学,好好服务牧民群众”
玛曲地广人稀,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仅阿万仓乡就达1500平方公里,数千名牧民群众散居于此。为了方便出诊,王万青学会了策马奔腾、驱赶藏獒,无数次在寒夜里渡过冰河、在草原上风餐露宿,在一次次出诊中慢慢适应了草原生活。
一次,他在出诊路上遭遇暴风雪,被困在牧民家里,还因感冒发了高烧,在帐篷里躺了好几天。因担心他吃不惯青稞面,一位藏族大妈顶着风雪,端来一碗热米粥。那时,草原上物资匮乏,大米是非常稀缺的食品,看着眼前的米粥,王万青感动得流泪,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用毕生所学,好好服务牧民群众。”
白天出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王万青就翻看从上海带来的专业书籍,不断提高医术。
刚开始,草原上的牧民们并不认可西医,加上语言不通,王万青难以开展工作。一场成功的外科手术,让王万青成为当地最值得信赖的医生,也让当地人开始慢慢接受了西医疗法。
▲王万青(左二)给藏族小孩看病(1986年10月27日发)。新华社资料图
1984年9月,一个10岁的小孩在放牧时,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当孩子被送到卫生院时,心跳微弱,随时可能死亡。卫生院条件简陋,王万青没做过类似手术,而从乡里转院要走100多里路,翻越海拔4000米的大山,通过7条没有桥的河。
情况紧急,只能就地手术。乡长对王万青说:“我们相信你,乡政府给你做担保。”
于是,王万青和同事们立即讨论手术方案,并根据需要改造了“手术设备”——他们把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当手术台,用两只手电筒和一只电灯泡,营造无影灯光源……手术进行了一夜,终于在天蒙蒙亮时,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在玛曲草原上,此前没有人做这样复杂的外科手术。当时,甘肃省卫生厅了解情况后,特批给卫生院8000元资金采买设备……
在阿万仓乡,王万青一干就是20年。这期间,他无数次入户行医治病,无数次从死神手里夺回牧民生命,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好曼巴”。由他主刀或主持的脾破裂修补、骨盆骨折大出血休克抢救等手术在当地均属首次,填补了玛曲医疗卫生事业的诸多空白。
价值——
“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这里,还可以发挥余热”
王万青与草原的缘分,不止于救死扶伤。在一次“赤脚医生”培训时,王万青给各村的卫生员讲课,认识了做翻译的藏族姑娘凯嫪,两人由此相知相恋。
乡政府食堂的师傅帮忙做了手抓羊肉,王万青从上海带了些什锦糖果,婚礼就这样完成了。婚后,两人住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分配的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
▲王万青与妻子讲述当年的故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郁婕(资料图)
牧区的生活节奏很慢,但王万青总是很忙。平日里,王万青在卫生院接诊,凯嫪就负责打针发药。两人一起完成了全乡布病(布鲁氏杆菌病)普查,一起做手术、打马巡诊。
“王万青平时话不多,但大家都深深佩服他的人品。”83岁的阿万仓镇道尔加村原党支部书记阿打说,王万青看病之余,一有时间就跟干部群众学藏语。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教起人来既严谨又有耐心,我们都是他的学生。”玛曲县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姚春林说,王万青不是在治病救人,就是在钻研学习,眼不离人、手不离书。
常年在高原工作,王万青患上了高原性低血压、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病。家人多次劝他到低海拔地区生活,但谁都犟不过他。
在王万青心中,何曾不想念家乡?他曾说过:“其实,我一直想念上海,但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这里,还可以发挥余热,为当地群众治病送药,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2003年退休后,王万青依旧在草原上行医。每逢当地大型节会,他总是开着手扶拖拉机,为群众普及卫生知识,看病送药,直到年事已高,再也不能奔波。
▲王万青(前排右一)为藏族群众看病。甘肃日报记者 曹义成摄
“我父亲一直坚持要留在玛曲发挥余热,为当地牧民看病。”王万青的大儿子王团胜回忆说,在父亲人生的最后几年,还经常有牧民登门看病。
今年9月下旬,病情加重的王万青被送往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救治。10月13日,王万青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一遍遍念叨:“草原是我的家,就是闭眼也要回到玛曲去。”
10月14日,王万青在家中去世。家人们遵循王万青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了他心心念念的玛曲草原。
榜样——
“会涌现出更多‘王万青式’的干部,前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医师奖”“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获得众多荣誉的王万青,终生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家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除了两大箱子书外,几乎没有其他贵重物品。
▲王万青曾经用过的医疗设备。
王万青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玛曲县的大街小巷、各族群众的微信朋友圈,全县各个乡镇近4000名干部群众自发赶来悼念。
阿万仓镇道尔加村的夜来,骑着摩托车赶了70多公里路,来送王万青最后一程。他说:“‘王曼巴’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样的好人走了,无论路有多远,我都要来看看他、送送他。”
玛曲县城76岁的索朗措姆在儿子的陪同下赶来吊唁。“我们一家三代人经常找‘王曼巴’看病,即使他退休了,我们也到他家里去找他,遇到这样的好大夫是我们的福气。”
“老先生的名字将铭刻在高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玛曲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基全说,“王万青把一生奉献给高原医疗卫生事业,他是全县人民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
“老前辈是我们医疗卫生战线的楷模,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玛曲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白寿山说。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
在王万青生前,他的事迹早就影响了一批年轻人,带动了更多医疗人员支援西部。
199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他们发扬老校友王万青的奉献精神,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崇山峻岭,深入革命老区,走进乡镇村落,前往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医疗服务,先后已有1000余人次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王老师的志愿表上写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我的日记本里这样写:静静地呼吸着草原上的空气,我的新生命开始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毕业生刘佩玺说。今年5月,刘佩玺坐上列车远赴西藏,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王万青在草原上树起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受他影响,许多人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相信会涌现出更多‘王万青式’的干部,前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玛曲县委组织部部长金平说。
“我们医院新入职医护人员的第一课,就是学习王万青医生的事迹。”玛曲县人民医院院长尕藏加措说。
为了纪念令人敬仰的草原“好曼巴”,在王万青曾经工作过的阿万仓镇卫生院,当地收集了他生前留下的物品,建了一个小型纪念馆。
“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我们的医疗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这份工作。”阿万仓镇卫生院院长其军才让说,能够在王万青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继续坚守,他深感自豪,“‘王曼巴’是我们卫生院的骄傲,也是我们努力追寻的目标,他的事迹激励着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履职尽责。”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王万青走了,但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激励更多年轻人扎根西部,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制作 |石建杭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觉得好看,点亮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