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报道,近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对外公开表示,欧盟与中国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这是欧盟自10月底宣布所谓“最终反补贴”决议以来的首次积极表态。这一表态显示出中欧近两个月来密集沟通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中欧经济高度互补,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贸易摩擦显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双方只有以务实理性的态度妥善解决分歧,才能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重回正轨。
近年来,欧盟在美国遏华战略的影响下,片面强调对华贸易“去风险”,在电动汽车、光伏、风电、钢铁等领域频频对中国商品发起反补贴调查,给中欧贸易蒙上阴影。但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欧盟在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摩擦的同时再受到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那么欧盟经济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由此便不难理解欧盟为何突然转变态度,希望尽快与中方达成协议。对于此刻的欧盟来说,“风险”不在于中国,而在于美国。
今年10月30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祭出了“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这个税率,比拜登政府祭出的100%关税要低很多。对此,中国坚决反对。随后,双方开始了谈判。现在接近于达成协议。那么,为什么中国和欧盟能迅速达成协议,而且有望取消加征的关税?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欧洲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比较大,尤其是德国车,所以不希望跟中国翻脸;第二,特朗普即将举起关税大棒,欧盟也面临着被加税10%的可能,甚至还会影响欧洲各国的军费、北约的地位等。欧盟和中国都不希望两线作战,双方都希望在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之前达成协议,并进一步改善中欧关系,以制衡特朗普。
《纽约时报》近日称,目前没什么比特朗普上台后的保护主义更能刺激欧洲神经了。在巴黎的一个论坛上,欧洲议会议长梅措拉警告,跨大西洋贸易战的风险不容忽视,“我担心的是,这是一场无底线的竞争”。《华盛顿邮报》称,特朗普的关税可能引发贸易战已经是欧洲“最糟糕的经济噩梦”。报道称,特朗普近来多次恫言要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即便是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也无法幸免。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称,欧盟经济正陷入困境、停滞不前,最不需要的就是与其两个最大贸易伙伴陷入争斗。现在,一个难题摆在欧盟面前:若对华“冷贸易战”的同时,陷入对美“热贸易战”,吃得消吗?
特朗普是典型的反全球贸易者,在其即将推出的全面关税措施中除了把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的关税提高至60%外,还要把包括盟友欧洲在内的商品关税提至10%至20%。欧洲的生产成本不低,真加征关税后会让当地企业制造的商品变得比美国货贵,从而影响在北美市场的销量。
欧洲一看特朗普是来真的,不由担心起来,为了对冲未来与美国贸易下降的负面影响,只能和另一个贸易大国中国多互动、多往来。否则两边的贸易同时受影响,欧盟国家的日子可不好过。欧洲其实是有这方面需求的,不想一直寄人篱下当美国的小弟,成立欧盟、搞欧元就是为了靠多国联盟做大规模,从而有与美国掰手腕的实力。
与此同时,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日前立陶宛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因违反《维也纳公约》及立陶宛国内法律,立方宣布中国驻立代办处三名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此前立陶宛新任总理帕卢茨卡斯曾表示,支持改善对华关系。中方对下一阶段中立关系有何考虑?林剑表示,针对立陶宛看守政府的粗暴挑衅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发表谈话,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中方希望立陶宛新政府以实际行动恪守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
现在立陶宛无理驱逐三名中国代办处的外交人员,是前届看守政府的恶劣行为,但是还是反映出了立陶宛政界人员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中国政府恐怕不能轻易地相信他的所谓修复两国关系的言论,中国历来强调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就不说立陶宛是一个蕞尔小国了,从对等的角度,我们也驱逐三名立陶宛的外交人员,恐怕一点也不为过,而从平等的角度,立陶宛已经损害了一个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在国际政治、经贸关系当中继续惩罚立陶宛也不为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