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研报显示,2024年储能项目招标及规划量同比增加明显,配储时长逐年提升。叠加政策向好、技术进步、降本增效等多个有利因素,预计全球高速增长拐点或将提前到来……随着储能市场释放加速奔跑的积极信号,行业内部也在探讨产业理性成长的可行道路,并于近日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产业协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储能上升势头不减 行业课题不容忽视

从市场发展看,11月以来,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共拿下超56.5GWh的储能订单。而在上周(12月2日至12月6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四川、山东等地有多个新型储能项目并网成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预测,“十四五”最后两年,新增储能装机仍呈快速增长态势,超额完成目前各省的规划目标,“十五五”呈现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

储能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在新型储能细分赛道,发输配用的需求各不相同,在储能时长、项目单价、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需求呈现出明显差异化。然而,行业还存在赛道拥挤、低水平竞争、商业化模式不清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难、国际壁垒加剧等现实课题,多重变局使得产业链企业加速分化。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储能相关企业22.8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大幅增长态势。今年累计注册7.81万家储能相关企业,已超去年全年的注册量。随着大量玩家涌入,产能大幅度提升,市场竞争加剧。而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这种竞争更多地反应在价格方面,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

前三季度,国内新型储能系统(0.5C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即2小时系统)的中标均价为0.62元/Wh,同比下降50%,储能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均遭大幅度承压,部分环节甚至出现亏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储能设备的初期投资较大,且受电价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项目的收益回报周期较长,也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外部环境方面,随着全球能源博弈加剧,美国、欧盟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碳关税”、新电池法等政策设定贸易壁垒和政策壁垒,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我国储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高工产业研究院指出,在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将供大于求,系统集成较电芯环节竞争将更为残酷,50%以上的储能系统企业(含大储系统、工商储系统、户储系统等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目前,如何实现储能长期健康发展的课题,也引起了各界关注。11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市场环境、加快人才培育四项保障措施。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对专利侵权、市场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预防和惩治,化解行业“内卷”现象,维护健康公平市场环境。

他山之石,光伏现状印证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重要性

储能的发展轨迹与光伏行业极为相似。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第四轮调整周期,内卷加剧、产业链产品击穿成本线、行业现整体亏损,其现状为储能行业敲响了警钟,带来了启发。

12月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充分探讨,认为我国光伏企业发展模式已到了亟须改变的境地,不能再单打独斗,而是要与储能、氢能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协同发展。此前举行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也提出,要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通过探索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改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储能行业涉及到政策、资源、技术、人才、金融等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性工程,同样需要更多参与者共同努力,寻找更多有效路径和解法。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钟发平指出,储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个细分市场。对国内储能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单个储能企业毕竟资源有限,只能集中资源攻其一点。如果只针对单一学科、单一环节、单一模式、单一个体付出努力,往往结果是事倍功半,并且难以解决产业系统性课题。这就需要政产学研用金之间达成共识,融合发展。

为此,钟发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并优先集中攻坚电池本质安全控制、基于大数据的故障诊断和预警、数字化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预测、高效绿色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以及碳汇计量与评估等技术和标准,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课题;同时深化供应链联盟合作与协同创新,整体提升供应链绿色制造水平与综合竞争力,驱动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突破性提升。他强调,通过创新生态,相互扶持、抱团取暖,储能行业有望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探索储能破局最优解

创新联合体模式是在2018年7月由中央财经委会议首次,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形成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企业的创新体系也必须是开放的,要与外部创新力量有机衔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领导在今年4月表示,要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联合体有效运转,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11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中创新航、格林美、科力远、昆仑集团、海控能源、当升科技、上能电气等储能相关企业,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高校与科研院所,交银金租、国电投融和元储、深投控东海投资、深圳人才集团等金融与人才服务机构共同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

据介绍,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将聚焦产业痛点,推进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产业合作、投融资渠道开拓、人才培养、行业交流和抱团出海,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在由4位院士以及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学术委员会赋能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面向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和成员需求,分享资源、技术、信息和市场机会,提升整体规模效应,创造增量价值,从而破解行业痛点,实现共同发展。

格林美副总经理张宇平对此表示,我们正处在转型关键期,国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需求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是要形成抱团互补。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将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公司聚合在一起,发挥各自所长,相互补充,既提升了整体实力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科力远公司总裁潘立贤则认为,在创新联合体的生态模式下,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可形成先进的市场开发能力、产品交付能力和精益制造能力,打通产品、应用场景、运营到梯次利用及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形成整体竞争力,带动成员企业成长。

目前,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正围绕成员单位需求,加速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培养合作。科力远与中创新航已经成立储能产业基金,投资独立储能电站,并通过终端需求拉动联合体成员业务发展。科力远、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签署了《数字化电池安全诊断与碳足迹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攻关备忘录。

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储能需求稳定增长,海外储能市场整体向好。从供应端来看,国内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仍有不足,亟需构建生态体系,形成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创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与市场端保供促销。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有望为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样板,形成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