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可能原因有很多吧,大家玩钱币都普遍喜欢“大的”,咸丰大钱、银元主币、天启十一两等等广受欢迎,像很多“小型”品种反而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就比如“机制币中的可爱小不点”——小银毫:
小银毫,一般泛指五角(库平三钱六分)以下的货币单位的银元辅币:、包括二角(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一角(库平七分二厘)和半角(库平三分六厘)。
这些小银币作为中国近代的主要流通辅币,实际上应用范围极广,影响深远,在历史价值上不容忽视;在设计上也不比主币差,方寸之间,更是自有乾坤!
那么,为什么叫这些小银币叫做“银毫”呢?其实这就和广东人有关了:
当时的广东是最早接触到这些新式货币的地区,广东人将其中半角以下的小银币称之为银毫(毫银),在广东话中,“一毫”即“一毛”之意,因此称呼二角、一角、半角(或称之为五分)等面值小银币为“二毫、一毫、半毫”银毫。
广东地接香港,粤省民间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流通使用由英国伦敦造币厂、香港造币厂铸造的一、二毫港币。
银毫的产生和使用存在其必然原因:当时全国各地使用银两货币,但是银两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称重量还要估成色,可以说是非常麻烦,而银毫因其铸造精美、按枚纪值、计算容易,流通便利,所以一经流入,就被大家广泛接受,并且乐于使用。
为什么银毫能得到大家这么喜爱,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无论是清朝地方还是中央铸币,基本上都采用“主币含银量更高、辅币相对削减含银量”的原则,故而各面值银币含银量不同,因此在流通中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社会公众纷纷储藏含银量高的大洋和半元银币,只使用成色低的二毫、一毫银毫,于是辅币“银毫”就逐渐取代大洋主币,成为全国各地流通使用本位货币。
中国清代龙洋含银量概图
以上表格来自《中国近现代货币图说》,仅供参考:
清代各省的银元主币含量,只有中央造币厂、广东造币厂、湖北造币厂和江南造币厂达到90.23%-90.45%,其他均为89%左右。辅币中,除了东三省外,其他更盛的辅币,均在80%-85%左右。
到了民国年间,由于铸造成本的提高,银币的含银量便逐步降低了,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还能维持在90%左右,民国六年开始便降到了89%,辅币更是从清代的80%左右,降到了70%左右。
总体上来说,从清代到民国,主币从九银变成了八九银,辅币从八银变成了七银,实际上,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银币,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同样的环境下,银色、包浆也会略有差异。
由于民间乐用银毫,因此晚清民国时期政府为攫取厚利都大量铸造银毫。
而银豪小小方圆之间,可以说也是自有乾坤,精美绝伦,有时候拿上一两枚自己收藏的美品豪子,欣赏一番,也是别有趣味,乐在其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