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达到至诚的人,一定不仅仅成就自己,也会成就他人
人们阅读经典,是因为那些成熟的思想产物让我们直面伟大,走向人生旷境。
作为“四书”之一的儒家经典《中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德准则和为人处世之道。“这些智慧在当代依然闪耀着光芒,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生活指南。”在记者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黄意明的对话中,我们再次重温《中庸》的人生智慧。
安放身心的问题始终存在
上观新闻:您最早读《中庸》是什么时候?
黄意明:我是20世纪80年代上大学时接触到《中庸》的,那时的古典文学教材上有《论语》和《孟子》的选文,因对这些选文很感兴趣,就去书店购买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当时,我对《中庸》留下了一些感性印象,尤其对书中谈到的“致中和”印象深刻。“中庸”的意思是做事能够恰到好处又处于和谐,不偏离中道;从更高层面说,中庸之道即是天理。
后来在上海戏剧学院教书的过程中,我又屡次重读《中庸》。我开设过一门《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导读》的选修课,其中就有《中庸》导读,大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不管人类社会怎么发展,人们所面对的怎样安放身心的问题始终存在。
上观新闻:在人生不同阶段读《中庸》,是否有不同的感受?
黄意明:在不同的年龄段读《中庸》,确实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最初感觉“中庸之道”很深奥,等有了一些阅历后,体会才逐渐变深,我认为《中庸》强调的“中和”与“诚明”有着永恒的价值,对于解决当代社会的问题和帮助个人修身养性都有重要意义。
这几年重读,则会更加注重《中庸》儒释道的融通和蕴含于其中的人类的普遍价值。例如《中庸》提出“成己与成物”,和佛教提出的“自他不二”、道家提出的“物我无间”,甚至西方文化提出的“爱人如己”等,皆具有共通的精神内涵。
又如《中庸》特别强调“诚”,而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一致强调“真”,这也说明人类文化具有共同的真善美追求。
真诚是人的天性
上观新闻:您所谈到的中西方一些伟大的著作都会涉及对人性的看法。《中庸》的人性论有何特点?
黄意明:很多伟大的作品都会涉及人性。比如康德就认为人有自由意志,这是一种道德意志,从而决定了人有向善的意愿。就中国古代思想家而言,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所以人性本善;荀子从人性中的“好利、疾恶、好声色”出发论证,认为人性为恶。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认为人性来自天,人的天性具有“中”即先天和谐的特点,“中和”强调情感在发出后,也要注重调整至和谐状态。所以《中庸》论人性,认为人的情感要注重和谐。
它又强调“诚者天之道”“自诚明谓之性”,直接认为“诚”也是人的天性,人的本原之性既真诚又和谐,但与外物接触被引发为情之后,就有不和谐的可能。
上观新闻:既然人性具有先天和谐的特征,在生活中为何常有不和谐的现象?怎样才能做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
黄意明:《中庸》认为真诚是人的天性。一个至诚的人,因为没有私心,处理问题采用的是最客观公平的方法,最能接近和谐之境,也就是能做到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和谐。就像天地没有私心,所以万物能够成长一样。如果大自然只让大树成长,不让小草成长,那自然世界能够丰富多彩吗?
自然和人一样,本来先天是和谐的,但如果人的情感不和谐,欲望过度,那么各种问题就会出现,像环境污染、战争灾难等,无不来自人类情欲的失衡。每个人其实都在和环境发生关系,也在影响环境。
但大部分人不是圣人,会有私心,这就涉及怎样修身以达到至诚的问题。通过修身来达到诚的人,《中庸》称之为“诚之者”,也就是那些认识了道理而不断提高修养的人。提高修养的手段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前四者属于“知”,第五个属于“行”,结合起来就是“知行合一”。
人与世界相互塑造
上观新闻:您如何看待《中庸》谈到的“成己”与“成物”,其思想有何价值?
黄意明:“成己”与“成物”属于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一思想具有世界意义。先秦儒家认为,人与万物为一体,人并非孤立于世界而存在,而是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人一方面能动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也为世界所塑造,这样为人即是为己,为己也是为人。这样一个前提,就决定了人要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我们要净化自身、净化心灵,以一种无私的胸怀接纳世界,并影响外在环境。达到至诚的人,一定不仅仅成就自己,也会成就他人。因为“诚”贯穿于一切事物,并无自他彼此之分。儒家伦理在人际关系中展开,仁爱是真诚的内容,智慧是真诚的功能,仁知是合一的,所以至诚的人一定会做到成己、成物。
上观新闻:中国的其他学派往往也强调和谐,比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国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这些提法相比较,《中庸》的和谐论或者“中和说”有何特点?
黄意明:各种和谐理论皆有共通性,但《中庸》提出的“中和说”特别强调“时中”。所谓时中,是说“中和”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不变标准,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时空、环境、场合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即所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举例来说,一个人贫穷时,可以多考虑怎样谋生,等到富贵了,则可考虑怎样做些公益;而在国外,则一方面应入乡随俗,另一方面要保持本心。“时中”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既认为有一个标准“中”,又反对固化标准而执中不化。要因时因地采取最合理的方法,前提是内心的真诚无私,不可为了自己的私心放弃原则。
上观新闻:《中庸》里面有一段孔子和其弟子子路关于“强”的对话很有意思。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是有强弱之分的,如何用《中庸》中的思想克服一些人性上的不足或弊端?您如何看待“中庸之道”?
黄意明:孔子和弟子谈到的南北之强,都不算中庸之道。《中庸》里的中庸之道,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和而不流”接近于《论语》里面的“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比较好理解,就是每个人的观点、行为都不一定相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都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但是,持有不同观点之人应该和谐相处。
“和而不流”更加强调在变动的社会中保持定力。一个社会有各种思潮、追求和时尚,一个君子要跟社会保持和谐,“与时偕行”。君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操守,不与世浮沉,这样就接近和而不流了。如果因为社会今天流行这个东西,明天流行那个思想,就去赶时髦,容易迷己逐人。“中立而不倚”强调君子坚守合宜的中道,为人行事不偏颇、不走极端。
不同角度看都开卷有益
上观新闻:您读过《中庸》哪些版本?比较推荐的是哪一版本?
黄意明:《中庸》比较早的权威版本,是汉代郑玄注、唐代孔颖达疏的《礼记正义》。现在有北大整理本,《中庸》是其中的第31篇。郑玄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这个版本对我们理解文义、疏通名物制度都有助益。另外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中庸章句》(现在有单行本),则注重阐释义理。
冯友兰说宋明理学是“接着讲”,意谓是接着先秦儒学而讲,而非原封不动地“照着讲”,具有创造性。所以我认为,《中庸章句》在今天看来还是最好的版本。此外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也值得参考。
现代学者中也有一些较好的版本,如王文锦先生的《大学中庸译注》,注译简洁易懂。傅佩荣先生的《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大学中庸》,讲解得比较有现代性,也不乏自己的见解。对今人来说,这两本书可以参考。
上观新闻:如今一些经典书籍都存在多种版本的精读版,您如何看待原著与精读版的关系?对于精读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黄意明:您的问题很有普遍性。我也读过一些原典精读,比如《庄子精读》《传习录精读》等。一般而言,这些撰写者都有对相关原典的多年研究或教学经验,所以这些“精读”多有独到之处,反映出撰写者多年的思考所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卷有益。
但同时应该注意,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其有多方面理解的可能性。古人并没有专业之分,今天则学术壁垒森严,所以学者也会受到影响。哲学家的解读就可能偏重于哲理,文学家的解读偏重于文学性,如此,精读会有一种限定。精读类的书可以作为参考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