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Yoky
邮箱 | yokyliu@pingwest.com
「小猫补光灯」火了。不只陈云飞没想到,所有人都没想到。
这是一款服务于精致女性拍照的App,产品功能极其简单:提供几张不同颜色的图片,通过调整简单的参数来达到冷暖色补光灯的效果。它甚至无法直接拍照,只能作为补光灯使用。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被小红书用户质疑“真的能在苹果上架么?”的产品,陈云飞把它做出来了,并且一举冲上了苹果iOS应用榜单Top20,在竞争相当激烈的“摄影与录像”赛道,和YouTube、Instagram、Canva角逐排行。很快,陈云飞又针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光速迭代了「小猫补光灯pro」,并以1块钱的价格,冲到了AppStore付费榜第一名。
如果这单单是一场流量降临的游戏,也不那么让人兴奋。让人兴奋的是:产品出身的陈云飞完全不懂开发,「小猫补光灯」是他通过AI编程工具Cursor,只用了1个小时就做出来的产品。
用AI写代码的开发者我们见过不少,但如果开发者编程能力为0%,这件事就变质了。
“我一开始完全没想过它会火,我当时只是在录视频鼓励每一个想做产品开发的普通人,先不要考虑结果和需求的大小,看到什么场景就先做,比如像这样简单的需求,也可以先把它做成一个产品。你必须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进行学习。”
「小猫补光灯」问世之后,被很多人看不起,质疑其产品功能不够复杂、代码量不够、没有竞争壁垒;但也有很多人开始抄袭,包括被大厂“致敬”,以及出现了很多被照搬到安卓系统的“影子们”。
“如果是在大厂,这个产品都不会被立项。但独立开发者不考虑用理论论证可行性,通过AI,我们可以用行动证明。”对于因为流量而产生的一切,陈云飞表示都不在意,唯一需要正视的是:「小猫补光灯」证明了AI的能力,且快速通过产品获得真实的用户反馈,来进一步迭代的路径是切实可行的。
「小猫补光灯」的爆火将AI编程彻底推入了大众的视野,甚至在A股匪夷所思地带火了低代码的系列股票。当然一众开发者认为这只是个噱头:不会编程怎么debug?完全靠AI,究竟能不能做出一个可上架的产品?
AI讲师、B站博主、独立开发者,面对这些标签,陈云飞称:“都在讲AI Native 应用,我更喜欢称自己是AI Native Coder,我是一名AI Native 的开发者。”
带着上述质疑,我们与陈云飞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对话,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现场做出了一款帮助文字工作者检查错别字的网站、开源了整个开发过程,用另一个小时来探讨AI编程对于未来软件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下为一部分对话实录:
别对话了,去创造吧
硅星人:在写对话提纲的时候,我想我有一个任务,就是还原「小猫补光灯」究竟是怎样被做出来的。但是现在我放弃了,我们不如现在做一款新的产品,如何?
陈云飞: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尝试。但是首先我们需要需求,离开大厂辞职以后,有一个bug,就是我不在真实的需求场景中,往往需要其他人来拓展用户视角。
硅星人:不如为我们文字工作者做一款产品吧,在最后封稿的环节,我们最头疼的是检查错别字,我有这样几点诉求:一是最基本的错字问题,包括“的地得”的使用等等;二是病句、语法和成语的使用问题;三是对一些基础的事实需要和外界信息记性校准的问题,比如阿里人的花名能否对应。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解决前两个需求?
陈云飞:ok,我们先不管能不能实现,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挺真实挺有意思的场景,我也没有类似的好工具可以用。首先我们打开Cursor,让他帮我新建一个next.js的框架(是我比较常用的框架),输完指令之后,终端这里会形成一个代码。
然后我刚刚在你演示「秘塔写作猫」的时候截了一张图,我们参考这样的产品形态大概形成一段Prompt,然后点run,这样就会自动生成一段代码。
硅星人:你看的懂么?
陈云飞:在我用AI编程之前,我自学过一周Python,但是没看懂太多。23年之后,一边看书一边ChatGPT,算是把这本书看下来了,学习的过程中做过几个Chrome插件,但是编程确实太复杂了,后面就放弃了。但是那段时间搞清楚了一些基本的名词和原理,比如什么是终端以及语言的逻辑。直到发现了Cursor之后,我每天大概有十几个小时都在不停的“玩”,现在大概看的懂,也是因为玩的太多了,比较熟练,对于普通人来说,做的多,就看得懂了。
陈云飞:你看现在这个界面我们已经完成了,大概就是一个这样的产品形态。现在我们需要接入一个模型的API,让它有校对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 先尝试了Claude3.5,接下来是GPT4,但都因为网速的问题失败了,最后我们为了演示接入了DeepSeek的模型
硅星人:所以你几乎是缺什么找什么。
陈云飞:对,就是缺什么找什么,然后把一部分通用的沉淀成文字留存。如果是完全不懂编程的,需要从更基础的开始,对照着一个产品百分之百的照抄一下想办法怎么实现,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创造。好,现在让我们先随便复制一些文字来实现一下它的功能。
硅星人:不然就复制我们的对话提纲吧,我们也“开源”。
陈云飞:ok,你看它现在还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他只是在审阅中...而没有在过程中进行指示,还有就是它还没有分段的能力,在后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去迭代和优化交互细节。
硅星人:整个审阅的时间很久都没有出结果,是不是因为文本太长了?
陈云飞:因为我们刚刚测试的第一次是有结果的,所以我现在有点不确定,是因为文本太长导致的,还是终端出了问题。
硅星人:第一个是对的,但是下面大部分都不正确,这取决于什么?模型的能力还是?
陈云飞:很多方面,需要测试。这取决于模型的能力和我们给的提示词。刚刚的那段提示词还是相对简单。但你看右侧的终端也是有一些报错的,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debug,其实80%的时间都在做这个事。
硅星人:你怎么知道哪里错了呢?有很多人说你不会debug,来回应他们吧。
陈云飞:我不知道啊。但是有报错,我们就把报错发给Cursor,让他帮你进行修复。
硅星人:你debug的过程就是不停的反复测试,直到能跑通为止。你会觉得烦么,当你重复了很多次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
陈云飞:最开始的时候会有不少受挫的情况,到后面这种过程就逐渐成为常态,有时候也会持续报错,持续解决不了问题,也会有一些崩溃。这时候就需要冷静思考具体的问题出现在哪里,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比如审阅的时间长短抛开换模型的方案之外,我们还可以优化提示词,分次、多段同时作业,来提升速度。
硅星人:我看到问题和解决方案,是两个逻辑,都需要清晰地描述出来。
陈云飞:对是的,整个过程就是我告诉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希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硅星人:所以是专业的知识比较重要,还是逻辑思考比较重要?
陈云飞:有专业知识能够更快更精准的定位问题,没有专业知识需要比较清晰的描述问题。会相对难一些。现在我们需要在产品形态上进行优化,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比如很多人可能想一次完成所有事情,这不现实。操作的人需要对整个过程的步骤进行拆解,你要想清楚你每一步到底在做什么,AI能够帮助你做什么,把每一步的小问题去解决。ok我刚刚提出了两个产品侧的诉求,现在我们再来试一下。
硅星人:我发现这真的需要足够的耐心。
陈云飞:对是的。这个产品比「小猫补光灯」要复杂的多,那个连API接口都不需要调用。我看到了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这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最终我希望我们能把这个产品做到尽量可用的地步。
(对话结束后,陈云飞大概用了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完善了我们当时的想法,他评价:这是一个59分的产品,也就是还不及格。这中间他换了好几种实现方式,但确实非常有趣。目前硅星人正在与陈云飞一起测试和打磨产品:https://editor.bookai.top/请诸君轻喷)
火了,然后呢?
硅星人:我想我们就不聊以前了(比如你为什么会涉入AI编程,以及为什么要做「小猫补光灯」),我们还是聊聊「小猫补光灯」火了以后发生的事情,有非常多人对这件事进行了评价,包括媒体、同行、用户,你在意这些评价么?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
陈云飞:分几部分群体。让我比较欣慰的是用户的真实反馈。早年我在大厂做用户研究的时候,其实离用户很远,很多想法受限于开发和产品都未能实现,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我最喜欢的是小红书的评价,很多女生真的会给我返很好看的图,并提出一些具体的需求,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满足了她们的需求。
少数程序员和开发者群体,我感觉他们还在因循守旧的遵循代码量和代码难不难这思路来评价产品,我感觉,还挺可爱的吧。因为用户其实根本不在意你到底有多少代码量,这是传统大厂程序员年底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可能老板在意,但是用户真的不在意。如果不能早点破除这种打工思维,你只能靠这个方式一直打工。至于媒体的采访无非是找到一个新的舆论话题和让大家看看现在AI已经很厉害了,大家都有自己的目的要满足。我能理解这件事,但我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会开心也不会不开心。
硅星人:那为什么会接受硅星人的邀请?
陈云飞:某一个阶段,我几乎每天都会看品玩/硅星人的网站、虎嗅还有36kr,他们是我早年获取新闻的一些固定渠道。我感觉相对来说,品玩/硅星人很奇怪,很像是几个人在经营的有内容质量又很特别的平台。但我没想到今天的对话会以这样更特别的方式。
硅星人:「小猫补光灯」火了以后,为什么要做一款新的产品「小猫补光灯pro」?以及为什么要以1块钱的价格来尝试商业化?现在这个阶段就商业化不会太早了么?
陈云飞:这还是要聊到发现需求和解决需求两个板块。我经常会录视频教大家如何在Reddit和小红书上找真实的用户需求,发现一个需求,思考如何用产品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需求。「小猫补光灯」火了以后有很多人称这是抄袭他们的,因为这个产品功能太简单了。但是我不是这样思考的,我甚至认为这不重要,任何一个产品形态,你去搜都有很多人做过甚至100款类似的产品,但是每个人的解决方式是不同的。
硅星人: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陈云飞:是的,但不能因为这个就停止创造。「小猫补光灯」上线后,在小红书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当然我也收到了一些更真实的反馈,所以算是一步步把我推到了做「小猫补光灯pro」这个产品。现在我有两个核心任务,一是上线美颜功能,二是上线安卓版的产品。只能说慢慢做吧。至于为什么不是迭代而是做一款新的收费产品,我原本只是出于想探索一种不太常见的商业模式,另外也是好奇会不会真的有人为了一款产品而付1块钱,毕竟她们有免费的解决方案。但结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比我想象的付费率要高很多,甚至有几天冲上了AppStore付费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硅星人:流量的反馈会影响你之后的判断么?是思考做什么产品会火,还是仍然坚持做想做的产品?
陈云飞:还是后者吧。我短时间的任务已经非常明确了。一是先把欠用户的产品需求补齐。二是再好好打磨我之前做过一款名叫「拍照学单词」的App。做这款产品的初衷也很简单,是我发现小红书上有很多博主对一张图进行物体的单词标注,还帮助大家学英语。我想如果学习到的英文单词是和生活中相关的,会不会更容易一些。包括很多博主也可以通过我的产品一键导出标注好英文单词的图片,来快速生成素材。
我之前还做过「丑咪排行榜」因为自己特别喜欢猫咪,还尝试过与大模型进行实时视频对话的功能,就是API的调用太贵了,都是我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做新的东西收获的内部奖励要比外部奖励更持久以及更丰富一些,而且自主可控,而不是今天流量涨了就开心,明天流量低了就不开心了。
硅星人:我发现你很不像个商人。这一半是褒义,纯粹地做开发者,但另一半是这些产品终将面临市场的检验和行业的竞争,比如你上述提到的两款产品,都很难讲清楚商业价值,或者说很难存活很久。
陈云飞:是的,你说的对,我确实不像一个商人,目前来讲我的收入构成一部分是作为博主的商单,另一部分是课程培训,同时会接一些企业的定制化服务,他们需要我来梳理当前业务场景中,AI工具的工作流,定价在2w-10w不等,有了AI编程之后,我也会接一些企业开发的工作,但目前并不多。这就是我比较期待的生活状态,我并不是一名创业者,有很多投资人过来跟我聊,我都会以交流为主要目标,走资本路线对我来说压力太大,我完全不想有团队,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如果精力不够用我就做取舍,选我最想做的事情。
硅星人:但是你的天花板也被限制了,就算你一天24小时打满,能做的事情也受限于个人精力。
陈云飞:这个事情只能说,对于我而言,和别人打交道的成本比自己做事情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选择和AI交流,提高效率,如果能做的都做了,就只能认了。
一个大胆的假设
硅星人:我看到你还在教其他人AI编程,包括教一个法律工作者做自己相关的App,这是你之后想做的么?
陈云飞:我需要解释一下,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从2023年3月开始,我辞职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AI,辞职后一两个月我都在自我学习和整理一些学习笔记,我把它们发在了B站和YouTube上,也收到了一些垂直AI社群的邀请去分享,我突然发现我的资料可以帮助到别人,就自然成为了一名AI博主。今年8月之后,我自学Cursor也重复了这个过程,为此我特意做了一个有30几种语言的编程教程网站,让大家可以快速了解它的基本信息,用在什么样的场景,怎么用。挺好笑的吧,我根本不懂编程,但是我做了几十种语言的编程教程。
硅星人:出错怎么办?你会有这种心理负担么?
陈云飞:我估计还是有很多错漏,但是做这个网站的过程需要我解决很多难题,我要思考如何打造一个工作流,能把我想要的内容快速生成,并把它分类成一个网站。我自己信奉的是“教就是最好的学”,参考费曼学习法,我分享的本质是另一种学习的过程。我已经接到了出版社的约稿,写一本类似“人人都是AI工程师”的书。如果你要说赚钱的话,写书肯定不赚钱,但是我认为比较有价值。
硅星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教人AI编程的博主,“半小时做一个网页”之类的教学视频我们经常能看见。
陈云飞:嗯对,有很多AI编程的博主核心是在教大家使用新的工具,因为Cursor火了以后有很多新工具出来,大部分是科普的。我最近也拍了一个新的视频,那个视频的核心是我需要申请一个知识产权的专利,通过Cursor完成。这是我们不同的地方。
硅星人:你认为未来会是你这样的人创造出颠覆性的产品么?
陈云飞:从商业逻辑上来讲,颠覆不至于。原来的大公司有很多优势存在,尤其是很多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网络效应的公司。我觉得未来反而我更期待「小猫补光灯」这样的小产品出现,像这样太过于简单的产品,大厂甚至不屑于去做,这部分还是有很大空间。
硅星人:但是这些小产品都做不大,做不大怎么办?或者说你想要做大么?
陈云飞:做不大就做不大呗,做那么大干嘛呢?当然如果没有过了基础的用户量的线,那很可能说明需求找得不好,或者产品做得不好,营销做得不好,这是需要自己反省的。
硅星人:你们都是这样说,感觉“做出一个AI时代的超级app”,像是和你们无关的事。
陈云飞:确实和我毫无关系,我本身也没有这种梦想。
硅星人: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普通人能够使用AI编程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什么呢?
陈云飞: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解决自己的需求而开发产品,从for others到for me。也就是说,使用者和开发者一体了,打破了这个次元,其实就完全打破了传统开发的壁垒。
硅星人:由此推倒下去,AI编程后的软件格局就变了,甚至不需要有超级App的出现,而是某一个产品就精确地服务某一类人。变成一个非常多元化的行业格局。
陈云飞:还没到这个地步,比如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写文章,都可以拍视频,但是真正有想法有能力去创作内容的人还是非常少的。当然应用大爆发我是完全相信并期待的。
硅星人:社会还是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陈云飞、花叔、小猫补光灯获得了一定流量之后, 小红书上出现了一批已经自主开发了六七款产品的独立开发者,据硅星人观察,这些产品的形态大部分都非常简单,也有大部分的产品功能重复,但这些在一个新的时代面前,似乎也不那么重要。
赵纯想有一句信条:不停地发布是独立开发者的终极奥义。AI编程带来的核心变化或许是:让我们都去做,而不是去假设和推理。或许这才是一条能够通往AI Native的最佳路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