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红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12月4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周代已经形成,至少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程。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重新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为正月,由此夏历一月一日成为岁首之日。由于以一月为岁首,因而正月初一成为新年的第一天……除夕之夜,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吃年夜饭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习俗。此后两千余年,过年基本上就以夏历一月一日为标志性时间展开直到今天。

“春节”申遗成功,进一步认可了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尤其古人欢度春节时的民俗与美食,不仅值得今人回味,更值得传承和发扬。例如唐朝人欢度春节时的团圆饭,有些几乎和现在一样,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风味的新年特色美食,甚至不同的酒楼还能根据各自的风格推出不同的特色菜式。唐朝韦巨源的《食谱》以及五代至北宋初年陶谷的《清异录》里都提到过,唐朝长安城里有一家叫“张手美家”的老字号餐饮店,每个节令都有特供的节令美食,如寒食节的“冬令粥”、中秋节的“玩月羹”、腊日的“萱草面”等,而元日所供的便是“元阳脔”。“脔”就是肉的意思,看来,唐朝人的年桌上是少不了肉的。

在唐朝人众多的美食当中,还有几样是不可或缺的,其一便是“五辛盘”。这是一道用五种辛辣味蔬菜拼成的蔬菜拼盘,主要食材有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唐朝人认为吃这些东西可以驱疾防病,发散人体内脏中的陈腐之气。唐朝人吃过辛辣的,接下来就该吃甜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以春节家宴为主题的诗中写道:“岁盏后推婪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按当时的饮酒习俗,巡至最后一位称为“婪尾”,需要饮三杯。“胶牙饧”是用麦芽和富含淀粉的粮食制成的糖,甜度不如蔗糖,但黏性很大。北方在腊月廿三“小年”祭灶时,会吃一种放凉时很硬、受热后变黏的“灶糖”,它的源头就是一千多年前的“胶牙饧”。古人在春节时请年长者先吃,祝愿老人吃了这种糖后牙齿和它一样坚固,当然现在看来只能适得其反。

唐朝人的年桌上,还有两种酒非喝不可。一种是“屠苏酒”,另一种是“椒柏酒”。“屠苏”是由大黄、白术等药材混合制成的,椒酒是用椒浸制,柏酒用柏叶浸制。据说喝了这酒能驱寒祛湿、驱邪解毒。杜甫四十岁那年元旦在堂兄弟杜为家中相聚守岁,就喝了椒酒:“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唐朝人春节饮酒,旨在祝愿健康长寿。“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盘杯里香风度”,古代正月初一用盘进椒,饮酒时取椒置酒中,花椒之味可以辟疫疠、强身健体。

新年开始后,唐朝人也有走亲戚的习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邀宴,时人称之为“传座”。初唐有个叫唐临的大臣在纪实故事《冥报记》中提到过:“长安市里风俗,每岁元旦以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亲朋之间过年相聚,走到哪家就吃到哪家,餐桌上不仅有酒、有美食,更有那一抹浓浓的年味。

时至今日,物质早已极其丰富,各地年夜饭的菜肴如同一本吉祥话大全。鱼代表“年年有余”,鸡意为“大吉大利”,黄豆芽是“如意菜”,豆腐象征“富”,芹菜象征“勤”……北方过年必吃饺子,这一习俗可能是在明代定型的,取“更岁交子”的含义。南方过年常吃年糕,苏州地区在大年初一早上,将年糕切成小块,和糯米小圆子一起煮,寓意“高兴团圆”。

此外,唐朝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春晚”。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燃起火堆,唐朝人称之为“庭燎”,将节日氛围烘托得愈发浓烈。晚上还会上演“驱傩”仪式,即驱除疫鬼的仪式,人们会戴上青面獠牙的面具进行舞乐表演,以此驱走鬼怪,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安祥和。而皇宫内举办的驱疫仪式就更为壮观,被称为“大傩”“国傩”。诗人沈佺期有一年在皇宫里陪皇帝守岁,看到兴起的时候,皇帝就让他记录一下热闹的场面,于是沈佺期便歌咏道:“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凝聚了无数小家庭的天伦之乐,成就了四海同春的祥和之美。

(本文作者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