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穿上警服的自豪、第一次跟班执勤的紧张、第一次接触业务的新奇......一批又一批“萌新”在警营成长。从青涩到成熟、从慌乱到沉稳,从警路上,离不开师父的谆谆教诲。 让我们走进无锡市公安局锡山分局门楼警务工作站,来看看新警“闯关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警入职独当一面

12月2日12时30分,是民警张维斌和师父李静的执勤交接班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天交接班前,李静对张维斌上一次接处警情况进行复盘,叮嘱他取证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调解纠纷时要抓住症结。这个叮嘱很快派上了用场。12时47分,警情指令响起,“××小区发生邻里纠纷。报警人称,邻居铺瓷砖铺到了他家,还把他老婆推倒在地……”

现场位于该小区一楼,两户人家一东一西紧挨着,西户门前正在施工,一对中年夫妇和一名大爷在门口吵得面红耳赤。

见张维斌来了,双方争先恐后冲过来“告状”。中年夫妇说,对方瓷砖铺过了界,还打了人,要索赔医药费;大爷否认打人,“是她跑过来踩坏了我铺的瓷砖,我只推了她一下。我要他们赔我瓷砖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了解,中年夫妇是东户业主,大爷是西户施工方负责人。张维斌从现场获取的信息中很快判断出这起纠纷的根源在于两家的分界线不明晰。要解这个结,需要双方业主都在场,于是,他把正站在一旁围观的西户业主拉来参与调解。在两户业主和施工大爷的见证下,张维斌现场测量、明确了两家的分界线位置。对此,双方均表示认可。

解开第一个结后,张维斌对中年夫妇和施工大爷进行调解,很快,3人主动放弃之前的索赔诉求。看到双方握手言和,张维斌放心地去辖区其他区域巡逻了。

时刻在线的安全感

张维斌每天奔跑在一线,直接面对各类突发警情,绝大部分能从容地稳控局面、顺利处置,但偶尔也会遇到棘手问题。

12月2日晚间,辖区一餐馆突发一起纠纷警情:两名男子在朋友聚餐期间喝多了酒起了冲突,其中一人的手指被咬破了皮。张维斌赶至现场时,两人情绪激动,态度强硬,拒绝调解。

张维斌把两人带到站里,耐心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后,自己反而紧张起来:如果调解不成,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可能涉及行政案件,而张维斌还没独立办过案件……李静仿佛看出了他的焦虑,“你不要怕,有我在呢。”这简短而坚定的8个字仿佛给张维斌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两名当事人酒劲过后,师徒俩一起调解,最终,这对朋友重归于好。

张维斌说,从第一次接过对讲机、外出接处警起,紧张感就一直伴随着他。如今,这种感觉被时刻在线的安全感逐渐稀释——每次处警过程中,都有师父和站领导在背后护航。遇到疑难复杂问题,他会打电话向他们求助,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得到回应和指导。“求助”的频次,见证了他的成长速度:“‘出师’第一个月,有时一天要打四五个,现在几天才会打一个。”

为民服务的情怀

门楼警务站辖区面积13.31平方公里,总人口20多万人,是无锡市区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片区之一。该站接处的警情中,纠纷类警情约占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服务,它涉及很多方面,不仅聚焦破案,也聚焦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李静说,“一些纠纷看起来鸡毛蒜皮,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化解,会上升为刑事案件。群众事无小事,千万不可小视。”张维斌知道,师父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去年12月的一天夜里,东亭街道一居民欲跳楼轻生,千钧一发之际,李静顾不上自身安危,探出半个身子,一把将其拽回;今年4月的一天,锡山区新庄桥下,一名老人不慎落水,李静跳下河将老人托举上岸;今年11月5日夜间,锡山区八佰伴中心附近,一婴儿被异物卡喉,李静火速送医,婴儿转危为安……

接处警中,张维斌也将师父的言传身教一次又一次付诸行动……

千里之外的感谢信

让张维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起人员走失警情。10月12日晚上9点多,辖区一店主报警称,有一名小伙子在店外焦躁地来回踱步,疑似流浪人员。

张维斌到现场后,小伙不愿与人交谈,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张维斌把他带回站内,小伙道出自己的名字。通过这个线索,他和李静一起查明了小伙真实身份,帮他联系上了远在甘肃的家人,并将他妥善安置,等待家人来接……师徒俩一直忙碌到次日7点才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甘肃省永登县的一名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我还是要写一封信,表达对无锡警察的谢意……”当这封满载一位父亲感激之情的信跨越近2000公里寄到无锡时,张维斌的泪点被瞬间击中。

“这一刻,我理解了师父的话,也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民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张维斌说,“以前,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现在,这个理想更加具象:未来,我希望能成为一名像师父一样用心、用情、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警察。”

文/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