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有多凶悍?

一头成年霸王龙体长12米,体重约7吨,是白垩纪末期最强大的掠食者之一。

霸王龙咬合力高达9~12万牛顿,锋利的牙齿向后弯曲,也就是说,一旦被霸王龙咬住,除了骨头会被咬断外,肌肉组织也会被牢牢“锁住”,猎物无法逃脱,或者整片肌肉被撕扯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遭遇如此重创,即便逃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基本也等于被宣判死刑,并且从结构来看,霸王龙还拥有发达的视觉系统,能及时并锁定猎物踪迹。

然而就是这么一头凶猛的顶级掠食者,却有着一双短到被忽视的“小手”,因此被很多人嘲笑,认为这双尴尬到极点的前肢,跟霸王龙在恐龙时代的地位不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出土的化石来看,霸王龙前肢长度约0.8米,而一位身高1.7米的人类,手臂长度约0.75米,从数据看,似乎觉得霸王龙的前肢不短,可对于体长12米,体重7吨的庞然大物讲,如此小尺寸的前肢,确实显得非常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霸王龙的“小短手”到底有什么用?

1.翘起身躯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霸王龙并不会用前肢做俯卧撑,也不是用来擦嘴的,但部分科学家认为,霸王龙的“小短手”是“起床神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霸王龙在休息时采用趴卧姿势,重心力量偏前,起身时,非但后肢需要承担更强大的重力,而且很容易往前“窜出去”,接着,头着地重重摔一跤。

别看霸王龙前肢短小,但肌肉产生的力量却不低,在站起前,霸王龙利用前肢将身体重心往后移,接着两腿一蹬起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保持平衡

霸王龙的祖先五彩冠龙,拥有很长且灵活的前肢,又或者同属帝龙和羽王龙,都是如此。

为什么演化到了霸王龙一代,前肢却如此短小?

原因在于暴龙超科家族的演化过程中,体型在逐渐变大,脑部随着躯体的变大而变大,简而言之,暴龙超科的身体重心在不断向前半身偏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还保留着很长很重的前肢,重心还会继续往前,演化到了动辄7吨的霸王龙这一代,如果前肢还这么重,完全没办法行走,倒不如直接演化出四肢行走算了,所以为了方便后肢正常行走,霸王龙的前肢只能逐渐退化,以此来保持重心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防止被同伴咬伤

很多网友认为,霸王龙是独居生物,跟现代老虎一样属于独居顶级掠食者,但或许事实恰恰相反。

2014年,古生物学家艾伦·提图斯在美国犹他州南部发现霸王龙墓穴,虽然现场除了霸王龙化石外,还有鳄鱼化石、海龟化石以及大量鱼类化石,但根据现代仪器检测,遗址中这批霸王龙几乎是同时死亡的,反而另外这些动物不是同时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霸王龙并不是独居生物,而是像狮群、狼群一样,属于群居生物,并且美国犹他州霸王龙集体死亡事件,也不是第一次被发现,而是第三次。

为什么要群居?

霸王龙的战斗力毋庸置疑,在其生活的年代也少有物种能与之匹敌,所以为了抵抗强敌而群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霸王龙虽然体型巨大、咬合力惊人,但奔跑速度非常慢,因为霸王龙太重了,如果高速奔跑,后肢无法承受如此恐怖的力量,科学家在分析骨骼强度和多体动力学模型后,认为霸王龙较快时的速度也仅有5m/s,正常状态可能只有2~3m/s,而一个成年人奔跑速度轻松能达到6m/s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跑能力较差的人类尚且如此,更别提那些迅捷的动物,所以霸王龙在狩猎方面,很难单独完成,并且科学家从出土的化石中发现霸王龙的嗅觉非常敏锐,它们很可能属于半食腐动物。

简而言之,霸王龙在“室内”战斗力很强,可一旦场景切换到“室外”,猎物一溜烟跑没了,可如果有几头霸王龙集体狩猎,成功率就会提高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群体狩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问题。

前肢的部分作用可以是辅助交流,如果“辅助交流”觉得勉强,那么说实在点,前肢太长很容易被同伴咬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霸王龙的牙齿锋利且向后弯曲,一旦咬到同类前肢,后果不堪设想,而大自然中流血意味着伤口很可能感染发炎,毕竟动物也不可能去挂急诊,从而导致霸王龙死亡率提高,不利于族群发展。

当然了,以上关于“霸王龙前肢有什么功能”,也只是猜测,可能还有其他功能没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