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传国玉玺是皇权的代表,人人都想得到它。

为了加强其神秘性,于是就有了传闻,说传国玉玺是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后世之人对此深信不疑。

可是环形的和氏璧,又是怎么雕刻成玉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氏璧

和氏璧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的出场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和氏农夫,他在田中耕种时,看到天边飞来一只凤凰。

凤凰在空中盘旋许久,最终落在一座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吸引了无数人的围观,可是凤凰十分机敏,每次看到有人出现,便振翅高飞,直入九霄。

等到众人散去的时候,凤凰又会口衔玉石落在此时,盘桓许久。

一连好几天后,凤凰最后长鸣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猜测,此地必是风水宝地,不然神鸟不会落在这里的。

可是他们将整座山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什么宝物,时间一久,众人便自行散去。

只有一名姓氏为“和”的农夫,他在凤凰落脚的地方找到一块“破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石头非常丑,即便去掉外面的石皮,依旧看不到光泽。

但和氏却认为这是一块宝石,并且日夜抱在怀中,白天舍不得放下吃饭,夜里不敢睡觉,甚至连农活都不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过了几天,和氏的父母对他说:“既然你觉得这是宝物,那就应该献给楚王,用来谋取权力和富贵。”

和氏思索良久,他觉得父母说的对,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这真是宝玉,他自己也拥有不了太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和氏带着未打磨过的璞玉,来到了楚国宫殿。

楚王听闻有宝玉献上,于是立马召见了和氏,并让身边的玉匠进行检测。

这玉匠只懂得普通的玉石,根本不懂和氏玉的珍贵,便说这块玉石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闻和氏献上的玉石是假的,楚王十分生气,便拔剑斩断他的左腿。

这件事后,很多人都嘲笑和氏,觉得他就是贪图荣华富贵,手中的玉石也是假的。

这让他十分不甘心,于是他回到老家,等待下一任楚王的上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新楚王上任了。

和氏听到消息,立马带着宝玉前往皇宫,献上宝玉。

结果第二任楚王还是不懂货,于是拔出长剑,将他的右腿斩断。

失去双腿的和氏彻底疯魔了,他日夜抱着宝玉,几乎要把眼睛哭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等到第三位楚王登基,这时候皇室才发现这块玉石的宝贵,于是将这块玉石雕刻成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此时的和氏璧在楚国,又是怎么落入秦始皇手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璧归赵

虽然楚国得到和氏璧的过程一波三折,但楚王依旧没把这块玉当作宝贝,他将这块玉璧赐给了大臣昭阳。

然后这个大臣也没有太在意,最终和氏璧在战乱中弄丢了。

再次出现的时候,它已经落入赵国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王发现和氏璧十分珍贵,便邀请臣子们前来观看。

这件事情被西边更强大的秦王发现后,他想把这块和氏璧做成传国玉玺,并表示不惜血本,哪怕割让十五城也在所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秦王说要拿千金万金换取和氏璧,这还有三分可信。

可是他说拿十五城来换取宝玉,这就像现在有人声称要拿自家祖宅换一个名牌皮包一样。

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牺牲十几万大军也不见得能夺下十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秦王想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等到赵王把和氏璧送到秦国后,秦军会立马加强边防,并不会送来城池。

可赵王被十五城的筹码所吸引,执意要将和氏璧送与秦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当时赵国打不过秦国,如果直接拒绝秦王的要求,恐怕秦军会兵临城下。

为了拖延时间,也为了验证秦王的贪心,于是赵国名臣蔺相如主动请缨,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秦地之后,蔺相如的一举一动都被秦国士兵监视,而且边境城池的守卫也在加强,完全看不出以城换璧的意图。

果不其然,在秦宫中,蔺相如献上和氏璧后,秦王仿佛在看囊中之物一样,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蔺相如提到城池问题时,秦王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没有一点交换城池的意思。

为了夺回和氏璧,蔺相如高声道:“秦王,和氏璧上有一点瑕疵,让我来为您指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王心想:在我秦国宫殿上,这蔺相如绝不敢做出什么激进之事。

而蔺相如拿回和氏璧后,高举玉石,断声爆喝道:“看来秦王没有交换城池的意思,那这玉石也该归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表示今天除了和氏璧外,你蔺相如也别想活着离开了。

而蔺相如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手持和氏璧,对秦王说:“如果秦王强逼我,大不了我撞死在这铜柱上,到时候人死玉碎,您什么都别想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蔺相如用“视死如归”的态度震慑住了秦王,并且也给赵国争取了调兵防御的机会。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而蔺相如声名鹊起,名留青史。

虽然赵王重得宝玉,但没过几年,秦兵大举东下,统一了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一六国后,和氏璧最终落在了秦始皇手中。

嬴政非常喜欢这块宝玉,于是命令玉匠,对和氏璧进行了重新雕刻,最终制成了传国玉玺。

在大家的印象里,玉璧往往都是薄片环形的,又是怎么变成四四方方的传国玉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国玉玺

现在大部分人对“传国玉玺”的印象都来自于三国演义,也就是孙坚攻入洛阳后,在水井中捞出来的“玉玺”。

在影视剧中,传国玉玺是一块拳头大小,长宽高为10多厘米的正方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的认知中,玉玺只有这么大,才能展示出皇权的尊贵。

但在后世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秦汉时期的印章都比较小巧,最大的也不过两、三厘米大小,也就比手指肚大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按照时间推算,纸张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秦朝只有绢帛和竹简。

即便是秦始皇,也不可能全部用绢帛来颁布日常诏书,一块十厘米见方的印章,想在竹简上盖章是非常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时期又经常打仗,需要嬴政处理的公文也比较多,常年携带一块四五斤的玉石,很显然是现实的。

所以嬴政的传国玉玺应该只有拇指肚大小,高不过两厘米,平时也可以挂在腰间,方便处理朝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到了唐宋时期,玉玺依旧比较小巧,注重实用性,而非美观性。

直到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玉玺开始向“大”的方面发展,而且在扣盖印章时,往往由太监帮忙一块完成。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传国玉玺是和氏璧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这块传国玉玺因为政权的更迭,数次“流离失所”,西汉从嬴政手中夺走了它,而王莽篡位后又想夺走它。

西汉太后一怒之下,摔碎其一角,最后被匠人用金子补上了。

而刘秀夺位后,玉玺回到了刘姓宗室的手中。

到了三国时期,孙坚因为传国玉玺全家被袁术软禁,袁术又为了它身死他乡。

最终一直传到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这段时期,有人因它而惹上祸端,也有人因它而夺取天下。

最后,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销声匿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到后世,有人说在黄河中捞到过,也有人说在沙漠中发现过,可惜真伪难辨。

如果你得到一块玉石方印,并且上面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请问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