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2月14日电 题:杨树底下新家暖

新华社记者于力

再见周洪营的时候,他已经搬进新家一个多月了,“记者同志,这回你可得好好写写我的新家。”13日下午,迎着寒风,早早就在家门口等着的周洪营眼睛笑成了一道缝。

10月1日国庆节,记者就在这里亲眼看到周洪营渴望的眼神,那些天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上看看房子“长多高了”。

周洪营现在的家在杨树底下村八垄地迁址新村,东南相依影布山,山间有五块拥有美丽传说的巨型奇石,西北有一条蜿蜒清澈的南沟河。

今年8月,葫芦岛市建昌县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受灾最重,为了让47户房屋受损严重的村民赶在冬天到来之前住上新房,当地政府在八垄地统一规划选址建设新房

负责施工的是葫芦岛市城建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时任施工现场副总指挥的胡永刚介绍说,从9月7日开工,仅仅42天就建完主体工程。“11月4日,这里举行集中入住仪式,确保受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

走近周洪营的家,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到洁白的地砖上,屋内一片明亮,暖意融融。“这里外面最低温度零下10多度,在家里一点也没感觉冷。”周洪营手摸炕头说,“早晨烧的炕,现在还烫手呢。”黑山科乡乡长张航介绍说,辽西的冬季风硬、气候寒冷,施工单位采用新型装饰材料,在增加外墙厚度的同时,也增加美观度。“连窗户的玻璃都是双层的。”

胡永刚介绍说,迁址新村设计具有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建筑风格,庭院、景观、排水一应俱全,具备发展乡村民宿的条件。

走出周洪营家,来到八垄地1号吴桂付家。听说记者来,这个退伍老军人特意穿上一身干净的老式军装。妻子于保勤说:“俺们老两口是第一个搬进来的,搬家那天,什么也不用拿,就带了把扫帚,新家里面什么都有啊,炕席、被褥、锅碗瓢盆都是新的。”

村妇联主席李春莲告诉记者,这次吴桂付家要的是100平方米的房子,“政府有建房补贴,因为水灾,他们家被纳入返贫监测户还有额外补助,加上房屋保险,老两口只需要掏1万多元就住上了这个大房子。”

在厨房,李春莲指着冰箱说,政府还协调社会各方面支持,为每户人家免费提供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燃气灶、电饭煲“五件套”。

吴桂付、于保勤的家正对着的就是新建的文化广场,广场上有一个由基座和铁艺造型组成的地标,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炫目。

铁艺造型体现中国传统民居木门、窗棂元素,内嵌剪纸造型“喜鹊迎春图”和“福字图”,通体颜色为中国红。

“我们杨树底下村的村民生活也会更加红红火火。”李春莲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