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叙利亚消息源Al-Mayadeen驻大马士革通讯员报道,12月14日,一架隶属于以色列国防军的直升机在大马士革东北部郊区的卡拉蒙山脉地区悄然降落,其上的以色列士兵如同进入无人之境,未遭遇任何抵抗便占领了一个被遗弃的叙利亚军事基地。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的行动能力,更揭示了当地复杂多变的势力格局。
以色列加拉赫电台随军记者多兰·卡杜什的描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讽刺与无奈。他提到,以色列国防军在叙利亚的处境竟意外地“安全”,士兵们无需穿戴防护装备,因为当地人见到他们便“低头哈腰”,生怕惹来麻烦。这种描述,无疑让人对叙利亚内部的权力真空和民众的无助感到深深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以色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奴才相”与“殖民地”言论背后的真相
多兰·卡杜什的言论,尤其是将叙利亚描述为“建立大以色列国最好的殖民地”,无疑引发了强烈的争议。这种言论不仅是对叙利亚主权的蔑视,也暴露了以色列某些势力对于地区霸权的野心。然而,在这背后,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叙利亚内战以来,国家机器的崩溃和社会秩序的瓦解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叙利亚反对派“沙姆解放组织”(HTS)对以色列国防军的示好,甚至主动打出以色列旗帜,提供物资支持,这既是生存策略,也是地区力量重组的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HTS极端武装领导人的表态,更是将这种趋势推向了高潮。他宣布将制定法律放行叙利亚公民自由进出以色列工作,并计划与以色列政府签署“和平合作协议”。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在叙利亚的乱局中,与以色列的合作或许成为了一种新的生存之道。
——以色列的“阻拦”与叙利亚人的无奈
然而,在这场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叙利亚普通人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困境。叙利亚人迪马斯克的遭遇,便是这一困境的生动写照。作为前叙利亚政府军退伍军人,他本有机会前往利比亚工作,却因以色列国防军的阻拦而不得不滞留国内。这种阻拦,既是对叙利亚人自由流动的限制,也是以色列对叙利亚内部事务的深度介入。
迪马斯克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叙利亚人在内战后的艰难生活,以及他们在外部势力干预下的无奈与挣扎。而HTS极端武装领导人的表态,虽然看似为叙利亚人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但背后却隐藏着对叙利亚主权的进一步侵蚀。
——英国媒体的质疑与HTS的回应
当英国Channel 4记者就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向HTS极端武装发言人奥贝德·阿纳乌特提问时,后者的回应显得颇为耐人寻味。他强调恢复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是首要任务,对于以色列的空袭则显得漠不关心。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也是对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行动的一种默许。
奥贝德·阿纳乌特的“炸就炸了”言论,虽然看似轻描淡写,却透露出叙利亚内部势力对于以色列空袭的无奈与妥协。这种妥协,不仅是对叙利亚主权的进一步削弱,也是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反映。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