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辉
张生周介绍弓形“检查棒”。 人民网 程明辉摄
仲冬寒夜,万籁俱寂。郑太高铁修武西站褪去了白天的喧嚣,清冷的空气中回荡着机械碰撞交织出的独特声响。昏黄的灯光下,信号工张生周的身影坚毅而沉稳。这里,是他坚守了28年的“战场”。
“转辙机锁闭杆距离锁闭框边缘不能小于1毫米,注意杆件联结螺栓不要过紧……今晚有点冷,咱手脚可以麻利些,但活儿可不能含糊!”张生周有条不紊地指导着工友们进行信号检修工作。
今年47岁的张生周,从19岁进入铁路参加工作,28年来,他所检修、包保过的设备从未发生过一起责任故障;在高铁岗位的11年里,他负责的设备质量鉴定优良率达100%。
1996年,张生周从武汉铁路运输学校毕业,初入新乡电务段焦作车间狮子营信号工区的他,青涩却满怀憧憬。一次,车站一组道岔定位“断表示”,如果处理不及时会直接影响接发车。张生周根据掌握的知识,使用万用表测试,仅用3分钟就找到了问题。
这“3分钟”,给初入职场的张生周带来了满满的信心和力量。然而,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1年的技术比武,他因经验不足、缺乏训练等原因,在赛场上连连失误,两处故障均未排除。沮丧的他回到工区后,痛定思痛,开始了艰苦的“求学之旅”。
从此开始加倍努力地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出门时,他总是背着一个工具包,包里装着两件“宝贝”:一件是从不离身的笔记本,另一件是装满技术课件的U盘。那本翻得发黄、卷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下了100多个电务设备故障的分析处理方案,被工友们反复借阅,称为“武功秘籍”。
转辙机是控制铁路道岔转向的关键设备。为了“吃透”转辙机,他每天坚持拆装3遍,从最初的20分钟逐渐缩短至13分钟。他还总结出“四先四后”快速判断处理道岔电务故障工作法,在一线广泛推广,有效减少了现场故障处理时间。
近年来,神州大地上,高铁建设如火如荼。2015年,郑太高铁郑焦段筹建,看到崭新的道岔转辙机亮相,张生周主动请缨调到城际工区。面对高铁的高标准、新挑战,他意识到,必须具备更精细的检修技术和更精准的现场作业能力。
毫厘必较显匠心。
“转辙机中的道岔缺口数值,是判断道岔动作是否到位的关键参数。普铁‘道岔缺口’数值允许误差是±0.5毫米,高铁则是±0.1毫米,肉眼难以判断。”张生周说,每天凌晨0点到4点是检修整治设备的天窗期。四个小时内要完成好设备整治工作,是对速度和精度的双重挑战。
为提高工作效率,张生周根据塞尺原理,研制出高铁“道岔缺口”专用检查工具——弓形“检查棒”。“数值是否超标,两头一试结果立现。”张生周介绍,这个小工具把“道岔缺口”调整、校核精度提升了近一倍。他还研究创立了“一次性‘缺口’调整法”,解决了“道岔缺口”数据采集校核误差偏大,以及标准化调整较难的技术问题。
张生周既坚持扎根现场吸收营养,又把新理论、新技术、新工法、新装备等创新成果“反哺”高铁运输生产现场。“高铁高标准就体现在这些细枝末梢上。”在张生周看来,哪怕只增加了一句话,调整了一下检查顺序,但安全就多了一道保障。
今年4月26日,新建日兰高铁河南段动态验收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兰考南至庄寨区间轨道电路发生Ⅲ级报警,需要立即处理!”然而,施工单位及设备厂家人员到现场检查时,只得到一个反馈信息:轨道电路室外设备正常。
眼见波动现象依然存在,大家意识到这是一处隐患,但一时找不到解决方法。破题乏术之际,张生周赶到现场。经过实地调查,张生周将目标锁定在监测采集系统上。他组织厂家更换采集线后异常现象消失。张生周又一次成功解决了现场偶发的“疑难杂症”。
28年来,张生周潜心钻研电务设备的维修养护技术,高效处置150多起设备故障,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4项,并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铁路工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高铁迅猛发展,需要更多的基层技术型人才。一个人就算浑身都是铁,能打几根钉?”近年来,张生周培育高级技师、技师等技术骨干近30人,段内32名青年职工在他的一手培养下,顺利走上了一线工班长岗位,成为护航高铁安全的中流砥柱。
“择一事终一生。我决心围绕新质生产力在中国高铁的应用领域继续攻坚,在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火车头’新征程上再展作为。”面对新的使命,张生周满怀信心地表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