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因为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这是来自一位老教授的名言,这位老教授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传奇人物,有的人把他称之为“当代神农”,也有的人将他视之为科学界的“泰山北斗”。
只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拥有无尽荣誉的专家学者,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没什么两样。他的日常很简单,闲暇时会拉二胡和下棋,有时也会游泳。他的身上还总穿着几十元一件的衣服,简朴到不行。
但他又与所有人表现的那般不同,因为他能日复一日的留在稻田里研究水稻,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梦——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这位既传奇又普通的特别教授叫做袁隆平,他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对于这个名字,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都知道就是袁隆平让我们吃饱了饭,我们所有一切的基础都扎根于此。
但是,我们却并不一定知道袁隆平到底是如何开创这一切的,他的杂交水稻到底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袁隆平的传奇人生。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家庭条件尚可,但童年也跟随父母一起辗转各地,生活和学习都受到较大影响。
其实回顾历史可知,上世纪30年代正处于中国的动荡阶段,那时候军阀混战不断,地方上也是各种黑暗的统治,老百姓民不聊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年幼的袁隆平经常会看到人们吃不饱的场景。
可能我们现代年轻人无法感受到什么是饥饿,那不是我们为了减肥而饿一两天的痛苦,而是人饿得只剩下皮包骨那样的恐怖,是一种比死亡还要难受的折磨。
年幼的袁隆平亲眼目睹倒在路边的饿殍,那强烈的冲击让他一生难忘。或许是因为这些场景难以忘怀,所以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学习农业,希望天下不再有路边的饿殍。
正如周总理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从小就为不饿死人而学习,有理想有抱负的目标更容易让人上进成才,袁隆平正是这类代表。
1949年他考上了西南农学院,1953年毕业以后就留在湘西安江农校任教。当时虽然我们已经迎来了新中国时期,毛主席带领众人分土地让所有人迎来了最高兴的一个春节。
然而,在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挥霍下,新中国的底子太薄了,即使新中国以极快的速度崛起,但也依旧挡不住贫穷和饥饿。
尤其是后来我们所知道的困难时期,国家的粮食十分紧缺,虽不至于饿死人,但老百姓过得也很苦。当时袁隆平本来在研究红薯的育种,但当时国家需要,于是他转而研究水稻。
客观的说,从红薯育种到水稻研究是一次大的跨越,中间肯定隔了很多壁垒。但袁隆平有理想有抱负,他还是努力克服了中间的沟壑,并且很快开始研究出成果。
从1956年开始,袁隆平就带着学生搞农学实验,整整几年的风吹雨晒,他们经历了很多的失败,但袁隆平就有一股子韧劲,还是找到了他一生中注定的方向——杂交水稻。
这里得提一句,当时的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在那个迷信科学的年代里,袁隆平敢走这条路,简直是自取灭亡。但事实证明,一心想要解决天下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实在有魄力,他敢于向这个学术权威挑战。
1960年,经过仔细研究,袁隆平发现了一棵比较高大粗壮的稻禾,它一株就有10余穗,一穗就有200多粒籽。这一发现让他激动万分,认为该发现能够支撑他实现杂交水稻的研究。
带着这种万分激动的心情,1961年袁隆平种下了稻种,满怀期待的等待着杂交水稻的出场。可惜,学术权威不是好突破的,袁隆平的实验失败了,锌的种子优异性状完全退化了。
对此,袁隆平无比沮丧和好奇,为什么如此优异的稻禾就是无法遗传下去,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袁隆平展开了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这个研究没有具体的方向,如同当年研究灯泡的钨丝材料一样,需要一样样去找,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汗水。
当时袁隆平采用了三系研究和培育杂交水稻,三系法是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其中不育系只有雌性器官无法自己结出种子,这就需要保持系的参与,确保这株母系的后代产生同样的母系。
然后有了批量的恢复系和批量的保持系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杂交,培育出大量的杂交种子。
在当时,袁隆平的项目关键就在于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如果找不到的话就会前功尽弃。于是,袁隆平如同当年寻找灯泡丝的材料一般,他一个个去试一个个去找。
以至于后来课堂里教书育人的教授消失了,在稻田里却出现一个举着放大镜,弯着腰一行一行查看稻田的农民。
我们很难想象这一过程有多么艰难,毕竟这整个过程不仅要遭受风吹雨晒,而且还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袁隆平工作很辛苦,他晴天戴草帽,雨天打伞,原本能够缓和风吹日晒。但因为弯腰时草帽会掉打伞干活不方便,于是袁隆平干脆丢掉的草帽和雨伞,直接用肉身迎接风吹雨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