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开始返乡了。
别误会,我说的不是那些“周末田园客”,而是曾经在城市里拼命打拼的农民工。大基建时代结束了,城市的工地冷下来了,吊塔少了,人也少了。
有些人不得不收拾行囊,回到家乡。可回去之后呢?他们发现,乡村也早就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了。
“回到家乡,真的是解脱吗?”
我有一个很熟的哥们儿,老何,40出头。年轻的时候,听说城里工地上工资高,背着铺盖卷就走了。那时候,他站在吊塔上,指着脚下的高楼,跟我吹牛:“理哥,总有一天,我也能在城里买房。”
可现实呢?一晃二十年,老何挣了不少钱,但也赔了不少。工地上的辛苦不用说——风吹日晒,浑身上下没一块好骨头。说白了,命都压在了这份工作上。
去年,工地项目停了,他被迫返乡。刚回去的时候,他还挺高兴:“总算可以跟老婆孩子在一起了。”可几个月后再见,他一脸愁云:“理哥,真的干不下去了。”
他带我去看地,地倒是有,可早就荒了。年轻时离开的那片田,如今长满了杂草,连农具都生锈了。老何说:“种地不挣钱啊,咱不懂啥高科技种植,靠自己刨土,划不来。”
我问他,那孩子呢?他说:“孩子在城里长大的,叫他下地干活?他站在田边发呆,说自己连泥都不敢碰。”
听着这话,我心里不是滋味。老何的故事,恐怕不是个例。
“从农民工到农民,真有那么容易吗?”
你想想,这背后有多少现实问题。农民工在城里打拼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回到农村,哪怕田还在,人却不会种地了。
以前的农业是什么样?一亩地一把种子,靠天吃饭。可现在呢?现代农业早就变了样,有无人机、有智能农机,还有精准化种植技术。这套东西,老何们懂吗?不懂。他们就算想学,也没门路。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孩子更不适应农村生活。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对村里的记忆可能就只有春节的鞭炮声和几顿年夜饭。
让他们回去种地?
不现实。
年轻人更愿意留在城里的厂房、外卖站、快递点,哪怕累一点,也比面朝黄土强。
这时候有人会说,那就创业啊!是的,确实有人尝试。但说实话,创业哪有那么简单?
比如,村里有个小伙子,回乡开了个农家乐,刚开始生意不错,可没几年,附近好几家也跟着开了。客流量分散,竞争激烈,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说到底,农村的市场有限,能撑起的项目就那么几样。
“城市的伤,农村的痛”
说到底,农民工的返乡潮,背后是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困境。
城市的困境是什么?是经济结构转型,建筑业不再是支柱产业。这几年,大基建的黄金时代落幕,房地产降温,工地项目缩水,农民工的生存空间自然就小了。
农村的困境又是什么?是发展滞后,吸引不了年轻人。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即便有些人返乡了,也只是无奈之举,不是真心想回来。
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让很多农民工陷入了迷茫。有人说,农民工回乡是“回到原点”。可真的是原点吗?不是的。时间在走,农村和城市都在变,他们回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新出路,能不能真正走得通?”
说到这里,也不能只看悲观的一面。农民工多年在城市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其实是他们的财富。
比如,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返乡的老乡,他在城里学过园艺技术,回村后开了一家花卉基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说:“城里的那些技术,放到农村反而更好用。”
还有人利用电商,把村里的特产卖到全国。互联网时代,农民工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连接起城乡的资源。
这一切离不开外部的支持。政府的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都是返乡农民工能否站稳脚跟的关键。
但说穿了,这些措施只是基础,真正能决定命运的,还是他们自己的心态。
“人生没有原点,但每一步都算数”
老何最后还是选择了留在农村。他说:“再难,总得试试吧。”他租了几亩地,买了台二手拖拉机,学着用手机查种植技术。虽然还没赚到啥钱,但至少,人踏实了。
人生没有原点,只有新的起点。农民工们的返乡路,是一条艰难的路,但也可能是一条希望之路。
时代在变,社会在转型,没有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只要有勇气面对变化,就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