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25年数学英才班测试结果,初审结果分为四个档次:评为“优异”的考生可直接获得入围认定;评为“优秀”的考生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评为“通过”的考生需参加笔试和面试;评为“不通过”的考生则无法参加后续考核。而就在11月底,清华大学2025年“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招生简章公布,招收对象从初三年级到高三学生。
这只是清华北大争夺优秀人才的一种方式。从冬令营到体验营,从英才班到寒假课堂,从秋季高考招生季到提前半年多抢夺人才……清华、北大,这两所顶尖名校,在人才争夺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与其他高校相比,清华、北大每年招收本科生人数并不多,2024年两校合计在内地共录取约7400人,但招录人才的戏码十足,已经超出了全年度、全科学的范畴,科委无时不在。数据显示,2024年清华大学共录取3800余名,其中内地学生3500余人,覆盖31个省份1000多所生源中学。2024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3389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3002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937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69人。
在清华北大2024年内地本科招录的7371人中,通过高考统招、强基计划、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十余种招生类型,其中近一半的考生都是通过强基计划、数学新领军、高校专项等十几种特殊类招生成功上岸,真正通过秋季高考拼分数的,仅占录取人数的一半左右。
正是拥有了其他高校难以企及的招生自主权,清华北大几乎在本科新生开学报到的8月份,就同步启动了下一年度的本科生招生行动。我们来看看近期两大名校不的一些招生信息。
12月20日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大中衔接”冬季研讨与教学活动报名截止,北京大学“全国优秀中学生信息学冬季体验营”截止,报名条件是在信息学方面具有学科特长的优秀高二及以下低年级学生,可谓针锋相对。
即将开启报名的清北冬令营:清华大学科学与工程寒假课堂,面向一贯优秀且有志于投身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高三学生;清华大学人文与社科冬令营则面向一贯优秀且在人文或社会学科方向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高三毕业生;清华大学化学前沿体验营报名条件为获得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的高二或高一优秀中学生。
北京大学毫不示弱。北京大学寒假学堂报名条件为综合素质优秀、学业成绩突出,具备良好发展潜能和强烈好奇心的高三学生;北大化学春季研讨营报名条件为品学兼优、数理见长的高二及高一理科生,化学竞赛选手优先入营。
此前的9月至11月,清华北大将重点放在数学和物理人才的招募上,如这几天备受关注的少年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开设数学英才班、数学领军计划、物理卓越/攀登计划,招生对象从原来的高三下移至高一甚至初三,招生力度之大也前所未有。
清华北大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构建各学段衔接的差异化选拔、长周期培养体系,这对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大好事。然而,这种激烈的竞争和招生优先权也带来了一些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两大名校对人才争夺应该有一个度,要给其他高校适当的机会;另一方面,两大名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视“树根立魂”,不应以招收了多少个奥赛冠军和“高考状元”为指标,而应对招录的人才长期跟踪,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多大贡献。
对此,你怎么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