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创新创造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发表于《求是》杂志的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中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应如何推动文化和科技相融合?如何提升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如何探索有效的国际传播方式?本报邀请三位学者研讨交流
主持人:任思蕴 本报记者
嘉 宾:朱 璐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毕旭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
任春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潮汕英歌舞等非遗走红,刮起一股中华传统文化之风。新华社图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其中强调,"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应如何理解文化和科技的关系?如何把握当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朱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文化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历史习俗、文艺创作的记载,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价值观念的表达。纵观中西文明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始终发挥着深刻影响,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文化的繁荣与科技的革新相辅相成。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化传播告别竹简、布帛与皮具时代,文化的大众普及成为可能;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图书出版行业的繁荣;打字机、留声机、胶卷等现代传播工具的出现,使文艺的视听形式更为丰富;3D打印、5G、AI等新技术的出现,使文化艺术的呈现穿越时空,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有效机制,要求加快布局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在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方面,首先应提倡构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人文经济文化生态。传统的文化自觉,局限于经典文本、舞台影像、历史遗存物等的传承保护。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形态。文化的视觉功能、商业功能、休闲功能等日益被焕发出来。要进一步贯通文化走向市场的通道,重视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具有时代价值的新文化产品,使优秀的文化要素在市场中发挥先进生产要素作用,培育更多的文化新质生产力。
任春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拓展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寻常幽微,逐渐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格局,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工智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驱动力量。文化创新如何把握新机遇,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
第一,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尤其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这项战略性技术。具体到文化产业,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以人机交互、沉浸在场等全新参与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第二,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提供新的可能性,提高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普及性。
第三,以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未来的文化业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和形塑的一种新型文化业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化传播更加多元和便捷。《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技术开辟的时代新场景。
毕旭玲: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成功的案例如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新鲜、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中国神话跨时空和跨文化的巨大魅力。在第42届金摇杆奖颁奖仪式上,《黑神话:悟空》斩获了年度最佳游戏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两项重要的国际荣誉,被认为是中国游戏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讨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还应重视唐僧取经神话本身的国际影响力。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唐僧取经神话早已远播海外,尤其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具有广泛影响。《西游记》成书后,于19世纪后期开始被译介为英文,至今已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在域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在海外不少国家被视为中国神话代名词。并非所有传统文化资源都能在科技赋能下进行成功创新,应当充分挖掘影响力较大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其优先踏上与科技融合的双创之路,尽早脱颖而出。
主持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全国各地考察时多次就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作出深刻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提出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要求。上海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文化标识度,打造更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品牌?
任春光:中华文明标识构建的是"何为中国""何以中国"的叙事体系。文化特色突出的上海,是中华文明标识的亮点和窗口。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交融激荡,成为"何为中国""何以中国"的一张鲜亮名片。上海在以"两个结合"为方法论指针、进一步提升文化标识度方面大有可为。
历史与现代辩证统一。传统文化的发掘展示与现代时尚的创新推广要相互促进。一方面,从历史中溯源现代上海的根脉,树立城市品牌特色。其中,特色和优势之一的工业遗产的发掘保护展示亟待加强。另一方面,从现代上海的繁华来挖掘其历史元素和智慧力量。比如,从"远望1号"回望民族造船鼻祖"江南造船厂"等等。
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海派文化是上海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其内涵、价值还需进一步明晰。它与江南文化、红色文化、近现代城市工业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上海如何继承这些文化中的共性,突出自身个性?这需要与其他省市通力合作,和而不同,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文化标识度。
科技与人文辩证统一。上海文化品牌的打造既需要科技硬实力,也需要人文软实力。这需要我们在现代和历史、科技和人文、中国和世界等多重关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发展中保护传承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园林、工业遗产,在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不忘人文精神的滋养,在坚守中国特色的同时保持开放进取的胸襟。
毕旭玲:上海在发挥好已有文化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未来可以更重视挖掘海洋文化。上海累积了大量精彩而厚重的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是当代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又一个"富矿"。上海城市整体文化品牌建设不应该缺少海洋文化。
大约距今六千年前,上海最早的居民就已在被称为古冈身的古海岸线以西的高地上生息繁衍,最早的上海先民就是濒海而居的海洋先民。在早期先民的开发之下,上海地区在中华迈入文明时代之初便已有一席之地,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大部分土地被划为古九州中的濒海古扬州。《尚书》《史记》等文献记录,古扬州有大禹开凿的三条从太湖通往大海的水道,即古三江。三江中的两条位于上海境内,三江的疏浚或开凿,极大提升了古代上海地区的重要性,为上海地区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交通条件,也拉开了上海与海洋亲密互动的序幕。
在追溯上海城市发展史时,常以"上海在开埠以前不过是一个小渔村"之类的话带过。实际上,上海能成为今日的国际大都市,与早期海滨城镇发展史中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正是在早期海滨城镇渐趋辉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现代上海城市文明之光被点燃了。丰富的上海海洋非遗项目便是海洋曾点燃上海城市文明之光的重要证明。从2007年至今,在上海市公布的七批非遗名录中约有57项属于海洋非遗项目,其中12项还进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
海洋文化的发掘对上海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具有重要价值。比如上海海洋文化中蕴含的海洋精神,与上海人精神、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核一脉相承,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精神资源。
朱璐:上海城市不同时期的璀璨建筑文化,如石库门建筑、外滩建筑群、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高楼大厦群体,共同构成了上海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城市风貌。提升上海的文化标识度,就应当更重视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建议进一步利用上海嘉定孔庙等古建筑、石库门建筑、外滩建筑群、衡复风貌区、邬达克建筑群等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打造上海文化品牌,以建筑诉说上海城市根脉、以建筑表达上海城市审美。
上海文旅相关部门可进一步打造多语种推介上海建筑的系列丛书、宣传手册等出版项目,规划上海建筑游览多语种专线。近来,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上海应发挥好国际航班重要中转地的先天优势,抓住机遇向国际社会讲好上海城市故事。加大对豫园等传统文化特色景区的产业布局引领,创新传统文化的体验形式,注重科技和文化相结合。《黑神话:悟空》与《陈情令》等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影响力、传播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复盘和借鉴的文化品牌案例。就上海而言,可以借鉴受海外游客喜爱的古装剧、网游作品线上线下场景结合的体验方式,如《黑神话:悟空》网游线下客串空间、《陈情令》线下体验馆等,对这些新文化产业形态大胆尝试,加强引导布局。
主持人:不久前,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回归大众视野。她的创作触角从诗意田园的生活方式延伸至蜀绣、漆器、绒花等独具中式美学的传统技艺,成为全球观众领略中国文化魅力的窗口。聚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应如何探索有效的国际化传播路径,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毕旭玲:近年来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出现不少突出案例,"李子柒热"之外,还有比如2024年春节期间舞狮女童视频受到海内外网友的热赞,传统英歌舞亮相伦敦街头等,都是中华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证明。当然,无论是舞狮、英歌舞,还是蜀绣、漆器、绒花,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微小的组成部分,相关表演和视频,呈现的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点",甚至这个"点"也是碎片化的。
碎片化和散点式传播有自身的局限,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缺乏观照,可能引起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认知的偏差,甚至是谬误。比如近些年常有将"春节"翻译为Lunar New Year还是Chinese New Year的争论,其实,两个词都指中国春节,Lunar New Year的基础是古老的中国农历。亚洲不少国家都有过奉中国正朔的历史,春节是岁首,岁首是历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国家的民众也曾与中国人民一起庆祝春节,并传承至今。目前我们在中国春节的国际传播中往往倾向于传播那些可视性较强的内容,这固然能靠差异性吸引外国人的关注,但忽视了相关历法知识等更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传播,造成了上述这种热闹但浅显的争论。
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有个"谱",散点传播之外,也要注意体系化讲述和整体传播,要把能体现中国人独特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文化谱系建构起来,要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表现出来,让外国人在觉得中国文化有趣的同时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样的国际传播才能称得上有效传播。
朱璐:李子柒现象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案例。有学者认为,这是源于大众对"原真性"生活样态的内心向往。这个"大众",并不仅仅是国内大众,也包括了国际大众。
这种"原真性"的回归,是都市人对田园牧歌的向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是繁忙中的心灵休憩;是国际网民对东方自然主义、中华非遗智慧的强烈兴趣;也是网络平台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全球网民对乡土中国、数字中国、温情中国、绿色中国、匠心中国的一次真实的感知。以李子柒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工作者们,向世界舞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生命力、网络传播力和国际共情力。
结合我在海外孔子学院工作经验,李子柒的案例给我们的思考是,国际文化传播应该如何打造共情力?跨文化传播实现共情的前提是要通情。人心、人情相通,才能共情。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我们需要寻找人心共同、人情共通的点,发掘能够消弭隔阂的主题。
注重分享传统文化的生活化内容,重点进行非遗文化的分享,是国际传播中具有共情力的方向。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朱熹与王阳明都强调日用行常的重要性。人是生活化的人,也是具体的人,生活是人生永久的主题。每个人都有对美食、美声、美色的爱好与向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生命力之一,就是对生活化内容的传播与分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人民内心的共同追求。
任春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其实也是厘清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过程,特别是中国眼中的世界和世界眼中的中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守正创新,才能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发掘独具民族性的科技、审美、创造及其价值,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春节被联合国确定为法定假日,春节、二十四节气被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于其中蕴含了中华文化独有的审美和生活方式。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增强民族自信,因为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发明。譬如"火药"是中国古代自然观即阴阳理论的实践结晶,是"会发火的(丹)药",而非西方语境中"枪管里的粉末"。
第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国际化传播路径时,要秉持平等开放的原则,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中国传统戏剧在西方广为传颂,因为它们是"东方的《哈姆莱特》""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分西东,共情共鸣。我们需要挖掘更多能够沟通中西的文化资源,比如汇通中西的徐光启,见证近代中国工业、科技发展变迁的江南造船厂、佘山天文台、杨树浦近现代工业遗址群等。
第三,数字科技助力传播。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优秀的文化传播者从传统生活美学、精湛非遗技术等中华优秀文化中采撷内容,利用新技术和新传播方式的赋能,创造并传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化产品,同时也培育了大量海外的中国文化粉丝。这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例子,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的成功实践。
作者:
图:新华社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