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十六届北京中小学生科学建议活动(以下简称“科学建议活动”)获奖项目展示交流会在北京市少年宫举办。
今年,科学建议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12388项,北京中轴线“一站式”服务、加强预制菜安全性、冰袋二次利用、幼教老师转为老年大学老师、电动车违章现象及治理、在北京市挂号平台建立儿科急诊智慧导诊等十个来自北京中小学生的首都发展“金点子”荣获了科学建议奖。
中轴线成为科学建议热门选题
今年,北京中轴线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吸引了中小学生的目光,成为本届的热门选题。《关于推动北京中轴线“一站式”服务的建议》和《关于北京中轴线商业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建议》两个项目最终分别入选了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奖提名奖。
“北京中轴线文化景点差异大,信息量发布渠道多、分散、获取复杂影响了中轴线文化传承的效率。因此我建议构建统一平台,整合资源,提供便捷的查询、预约、购票等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来自北京市育英学校的六年级学生牛语晨从小就跟着父母到中轴线上的景点进行参观游览,查找景点信息、预约购票等生活中的点滴体验让她萌生了推动北京中轴线“一站式”服务的想法呢。带着这个想法,她对中轴线的十五处遗产点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问卷分析、信息收集等方式了解了各文化景点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一站式查询、一站式预约、一站式打卡、一站式观演等九条策略。“参与科学建议活动,让我对科学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牛语晨说。
“围绕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北京市各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介绍,今年科学建议奖和建言献策活动收到的申报材料超过1.2万份,覆盖了全市16区和燕山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活动参与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选题也是紧密围绕着孩子们身边的科学问题和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选题超过800项。“我们希望科学建议活动不仅是一个展示中小学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更是一个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培养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16年六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建言
北京市教委从2009年开始在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设立“科学建议奖”,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积极为首都城市发展建设献计献策建议范围涉及智慧北京建设、乡村振兴发展、交通综合治理、民生保障建设、公共卫生与健康、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首都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灾害预防与应急管理等社会热点问题。活动采用全开放的网络申报方式,北京市在读的中小学生均可在活动网站按要求提交申报表和建议项目报告。十六年来,这项活动吸引了六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收到参评报告四万余份,共评选出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318项。
记者了解到,本届科学建议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12388项。其中,科学建议2161项,建言献策10227项,建言献策单项首次突破万份。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答辩等多个环节,最终科学建议评选出一等奖20项(科学建议奖10项、科学建议提名奖10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00项;建言献策评选出一等奖992项、二等奖1514项、三等奖2046项。
“下一步北京市将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王攀说。
第十六届科学建议奖获奖名单(10项)
10项获奖项目简介
获奖项目1
改善北京鸟撞现象
刘祎迒(北京市龙潭中学):我通过对北京114起鸟撞建筑事件、40座标志性建筑及媒体公开报道的梳理,得出了北京鸟撞特征数据:2021-2024年间鸟撞现象普遍,4-5月和9-10月为高峰期,死亡率近七成,玻璃幕墙是主要杀手,雀科和鹟科鸟类伤亡较多。然而,北京众多玻璃幕墙建筑中,采取防鸟撞措施的寥寥无几。同时,鸟撞公开报道稀少,公众知晓率低。
为此,我建议建立官方鸟撞记录平台,并且在中小学开展“爱鸟季 防鸟撞”活动。同时,可以对高发建筑进行彩绘或贴纸改造,在迁徙季时调降城市灯光,树立爱鸟城市典范。
获奖项目2
开发“北京家庭应急小助手”小程序
刘一宁(北京市三帆中学):我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学生家庭中缺少应急物资储备和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应急信息获取渠道,在突发事件应对的知识和技能较为匮乏。
因此,我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开发“北京家庭应急小助手”小程序的建议,并详细设计了小程序的功能界面:首页设有安全指数仪表盘、预警信息等;“应急准备”部分涵盖风险教育与培训、物资管理采购及应急预案管理等功能;“科学应对”部分包括智能化预警推送、逃生路线规划导航、心理应急支持和社区联动资源共享等。
获奖项目3
加强预制菜安全性
刘柏萱 陈暖阳 李彦宏(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望京学校):随着科技的发展,预制菜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广泛。我们通过调查,获悉了现阶段大众对预制菜的接受及认知情况,并试着寻找制约预制菜推广的因素。
我们建议,首先加强预制菜相关政策宣传,提高大众认知。设计预制菜专有标识,借助“食品安全周”等活动,进行预制菜推广;其次,制定严格的加工要求,对预制菜追根溯源。统一设计外包装及标识,严格检查配料,加强行业监管;推进提升预制菜口感,推广中华美食文化。国家联合行业部门也应尽快出台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保障其健康发展。
获奖项目4
优化人车密集区交叉路口通行
李鸣溪(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8月,北京拆除了道路隔离护栏,提高了通行效率,但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行人和车辆横穿马路的现象开始增多,在人车流量大的交叉路口尤为突出。于是,我调查了人车密集的知春路、大运村交叉路口。我发现,天桥坡度较陡,对于骑电动车、骑自行车、老年人、残疾人和买菜购物的人群在天桥通行非常不便利;横穿马路行人和车辆穿行的路线非常分散,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路口缺少关于禁止横穿马路的安全教育指示牌。
我建议加装供非机动车通行的触控式信号指示灯;在天桥一侧改建一条坡度更为友好的坡道;加强闯灯横穿马路系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
获奖项目5
推动北京中轴线“一站式”服务
牛语晨(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中轴线文化景点差异大,信息量发布渠道多、分散、获取复杂等因素,影响了中轴线文化传承的效果。为推动北京中轴线“一站式”服务,我建议构建统一平台,整合资源,提供便捷的查询、预约、购票等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具体包括:一站式查询,统一发布景点信息和动态;一站式预约和购票,简化流程;一站式标识,推出中轴线标识、吉祥物及宣传口号;一站式旅游,推出多日有效的景点联票;一站式打卡,优化公交路线,提供电子地图及AI行程规划;一站式提升,促进景点间的服务提升和非遗、研学结合;一站式观演,增加特色演出;一站式夜游,统一亮灯规划,增强夜间游览氛围;一站式销售,开发主题文创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一站式餐饮,推出特色餐饮和伴手礼,完善就餐体验。
获奖项目6
114挂号平台建立儿科急诊智慧导诊
郭子晴(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儿童外科急诊因医院选择不当易加重痛苦、延误病情,我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研、医院实地考察分析,发现多数家长倾向就近就诊,但部分医院无法处理儿童外科急诊,导致不少患儿需转诊。同时,市民对儿科外伤急诊存在误解,且缺乏合适的在线导诊平台。
我建议在114预约挂号平台增加“儿科急诊导诊”模块,家长输入患儿年龄、病情、地理位置等信息后,平台可给出就诊选项、护理指导及医院科室电话。此建议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儿童就诊效率,减少患儿痛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儿童在突发状况下能更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治,进一步推动智慧医疗在儿童急诊领域的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获奖项目7
促进幼教老师转为老年大学老师
哈昱彤(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我注意到,当前社会老年人对学习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但适合他们的教育机构却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同时,随着幼儿入园率的降低,部分幼教老师面临着工作量下降的问题,幼教资源出现了一定的闲置。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有参加老年大学课程学习的意愿,也有相当一部分幼教老师表示愿意尝试转型到老年大学任教。
为促进这一转型的实现,我建议可以组织幼教老师去老年大学学习交流、为他们开设专门的老年教育课程、设立补贴和奖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还可以为幼教老师提供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获奖项目8
城中村改造对流动人口留京意愿的影响研究和建议
吴沐上 包都阳(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议题。我们通过对流动人口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生活成本、留京意愿等进行调查分析,挖掘了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我们综合分析了城中村人员房租支出、教育程度与留京意愿之间的关系等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如加强政策宣传、政府统筹规划支持重点行业、减少地域歧视等,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获奖项目9
推动老年人摔倒情况的报警与处置
芦俊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老年人摔倒是老龄化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且严重的社会问题。该调查报告架构完整,条理清晰。我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在建言报告中揭示了老年人摔倒问题的严重性和公众对现有报警工具有效性的不满,为提出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加速度传感器在判断老年人是否摔倒方面的可行性,增强了建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我的建言报告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展示了老年人摔倒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对此问题的忽视。我通过问卷调研获取大众看法,进行实验获取数据,为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撑。
获奖项目10
缓解顺平路与西环路交叉路口拥堵问题
刘孟奇(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部分路口的交通状况更是堪忧。在我生活的区域,顺平路与西环路交叉十字路口便是如此。为了探究问题根源,寻求有效解决方案,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该路口的通行能力、车流量以及交通信号灯设置等因素。
我建议,首先可以考虑将交通信号灯的周期缩短,并根据各路口的车流量合理分配信号时长,以提高通行效率。其次,可以根据各路口的实际情况,调整车道类型,例如设置可变车道或潮汐车道,此外还可考虑修建新的车道以增加路口的通行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常悦
编辑:韩冲 苏珊 张娜 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