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胖东来,我写过一篇质疑的文章。
在文章中,我认为胖东来不过是一家普通的商业综合体企业,是人们把他当作超市类企业来看待了,因此有了不少误解。
我当然要肯定胖东来在服务上做出的很多创新,让顾客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放心的购买环境,当然是一家商业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点上,我和所有的消费者是一样的,任何一家企业,将消费者置于“上帝”之位,都必然通向成功之路。
但今天,我要谈的是于东来的言论。
于东来,塑造了一种另类的企业家形象,即,一个企业家要让利给员工,要不惜代价满足消费者需要,自己要少赚利润,才是一个“好”的,“良善”的企业家。
这种塑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的一种人设广告营销手段,但是其迎合了公众心中潜在对“资本家”丑恶嘴脸的刻画。
无数普通人可以追捧于东来,认为中国只有他这样的人,才是合格的企业家,只有将员工的工资搞到非市场标准,甚至不以企业利润为目标的人,才是大善人,这种追捧的背后,暗含了对其他企业家的鄙视。
胖东来出名后,于东来还开启了企业培训班。
在这个培训班上,于东来开启了“邪教”式的企业家价值观培训。
这样的培训,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正常的商学院对企业家的培训,都会告诉企业家,企业家长久成功的秘密,就是服务好消费者。
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本身就是企业之职能。
一个企业能否做大,最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
实体店不是电商打死的,是消费者们主动拥抱了电商,抛弃了各种购物型的实体门店,马云能成功,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但是,于东来将利润放在一边,甚至说什么哪怕倒闭了,也是快乐的,则是完全是胡说八道了。
一个优秀的企业,当然要将利润放在企业的最高目标上,只有利润才能体现你是一个服务消费者能力很强的企业。
这个世界上的机器、厂房、商场、办公室,到底应该在谁手里?
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给予优秀的经营者利润,让他们可以不断扩张,继续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
如果你干倒闭了,说明,你这个模式不可持续,你也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了。
失败的企业家,是将错误的资源投向了错误的领域,不能符合消费者长久利益,是资源配置的失败。
企业的利润不断增长,服务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好,员工收入越来越高,这是几乎所有成功企业拥有的共同特征,他们绝不是矛盾的,反而是相互依存的。
于东来,似乎在将这个良性的企业发展模式,给污名化了,给异化了,认为追求利润,不是“好”人之作为,而是奸商的代表。
他不光是在培训班这么讲,也经常对自己的企业作出这种表态。
他说去年原计划赚2000万,结果赚了1.4个亿,认为赚得太多了。
可是你可知道,在胖东来曾经尝试过扩张的2012年,因服务质量缩水的问题,胖东来曾在一年之内关停了数十家门店。
没有利润的企业,能经受这种挫折吗?当然是不行的,企业必须要有利润、要有资本积累,才能进行扩张,并应对风险。
于东来宣称,准备投资50亿 建一个新的商业综合体,他手上有20亿了,再准备准备,就可以开干了。
没有利润,能扩张吗?如果仅有1.4亿的年利润,能支撑得起这种巨额投资吗?显然是不行的。
于东来,自己显然是在积极追求利润的,如果没有利润的积累,他无法一家店一家店持续的开,并且还要投入重资产去做更大型的商场 。
但是于东来深知中国民情,了解中国舆论。
他刻意将利润这两个字隐藏起来,并暗戳戳地污名化利润,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传播手段,企业家用这种观念做营销,其实大可不必。
这其实是在置自己于死地。因为认为商人赚取利润是一件坏事,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反商思维,这种反商思维最终将商人列入了社会的底层。
几千年来,中国的商人,经常被按在地上羞辱和摩擦,周围总是围满了开尽的群众,去迎合错误的观念,最终也将会伤到于东来自己。
如果说对员工好,哪个优秀企业的员工收入不比胖东来高?
胖东来的员工有腾讯、阿里的员工收入高么?那里能拿百万年薪的人以万计。
论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拼多多不比胖东来的价值大?一年销售几万亿的产品,给多少消费者节省了巨量的开支?
2024年拼多多在高校里的应届生提供的校招岗位开出的薪酬是: 开发岗薪资一般分为25k*18 、 32k*18 , 34k*18三档 , 签字费3w , 税前总包45w-65w左右。
腾讯三个月支出的薪水就要超过280亿,而胖东来是十三个商场的所有营业额一年才一百多亿。
胖东来比得上么?
与中国的无数优秀企业相比,胖东来都只是一般而已。
不管是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为员工提供的收入水平,胖东来都是一般性的企业,而不是中国管理界的神话。
之所以被神话,不过是因为他展示出某一种“轻利重义”的反商思维。
义和利,是一致的,是不能被分割的,也不是义大于利。
人们组成社会,就是因为发现相互合作更有利于自己,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合作,让每一个人过得更好。
让企业行为“慈善化”、“大义化”“,非一个合格企业家之所为。
我更欣赏任正非的管理理念。
任正非将企业追求利润比作打粮食,并要求华为各个部门都要以利润为目标。
“如何多打粮食”是一个综合性命题,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明确粮食从哪里来。任正非认为,必须提升一线的作战能力,以客户为中心,多打粮食。但凡成功的公司,都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赚了钱,才会从自己的口袋中掏钱。“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改进对准为客户服务,哪个部门报告说他们哪里做得怎么好,我就要问粮食有没有增产,如果粮食没有增产,怎么能说做得好呢?我们的内部管理从混乱走向有序,不管走向哪一点,都是要赚钱。”
在这段任正非的内部演讲中,他精准地说出来利润从何而来,就是从满足客户需要而来。
员工的收入从何而来,当然也只有创造利润才有高收入。
于东来,还是好好地服务消费者,回归企业本质,以利润为中心,少做这种”重义轻利“的舆论忽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