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有没有听过“牛灾”这个词?意思是从成交量上看完全是牛市,但实际上没什么人购买,大家都在加速离场。这可不是开玩笑,在日本以前真出现过这种情况。日本股市从 2012 年开始一路上涨,但不管怎么涨,日本人就是不买账。基民的股权和基金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到 2024 年也只有 15%左右,同时现金的配置占比却不断上升,到 2024 年现金占比已接近 55%。

问题来了,为啥无论怎么涨,他们就是不买?我好好探究了一番背后的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一是日本股市之前的熊市太长了。日本在 90 年代股市泡沫破裂后,经历了整整 20 年的熊市,大家整体的风险偏好不断恶化,简单说就是亏怕了,不再相信股市了。相比之下,欧洲虽然经历了欧债危机,但股市下跌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就半年左右,所以大家受伤没那么严重。

二是这一批公司撑不住了。日本在 1985 年之后,大量泡沫集中在企业和地产领域。那时企业借更多钱买地、买股票,再用这些资产抵押继续借钱买地买股票。从 1980 年到 1990 年,日本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从 94%飙升到 139%。所以泡沫破裂后,这些公司受伤最重,撑不住的直接倒闭,勉强存活的也不敢再投资、扩大生产,只想缩小规模、降低开支,有钱了先还债。这影响直接传递给了普通老百姓,收入下滑,工作难找,老百姓战战兢兢,就想着多存钱,担心失业了怎么办。

再对比一下欧债危机,当时主要影响在金融体系内,换句话说,亏损主要在银行。比如意大利的主要债务买家是法国兴业银行,意大利债务爆雷后,更多是法国兴业银行评级被下调。但在整个欧洲地区,除了西班牙弱一些,其他国家没有明显的公司破产情况,家庭储蓄率和杠杆率也比较平稳。换句话说,专业玩家亏归亏,没太影响老百姓的小日子。

所以日本后来即便迎来牛市,也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日本散户加快解套离场,日本机构出海淘金,反倒是大量外资跑去日股买买买。从 2014 年开始,海外投资者在日股的成交额占比达 70%左右,同时日本金融机构增配海外资产。

比如寿险公司,从 2007 年到 2018 年,海外投资占比从 10%提升到 40%。从 1993 年到 2019 年,日本银行资产配置中,海外证券投资占比也从 1.8%快速提升到 5%。看看日本的散户,90 年代往后出生的日本年轻人,基本都不买日股。所以你瞧,人性很神奇,你以为贪婪会让人觉得有利可图就会回来,但其实人性更害怕挨打,被打多了就会形成逃避的肌肉记忆,到那时即便真有钱赚也没人敢再入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