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谚称"春游牛首,秋游栖霞",一到秋日,栖霞山漫山红叶,吸引了无数游客。红叶名声太大,以至于我第一次去栖霞山过栖霞寺而不入,直接去山上拍红叶了。还好,后来知道了栖霞寺的故事,特别是寺中的"三宝",我有幸再登栖霞山,重访栖霞寺。

栖霞寺,初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最初,居士明僧绍舍宅为寺,名"栖霞精舍",之后不断扩建,唐代时被称为"天下四大丛林"之一。明、清时亦为皇室所重,多次修缮。寺院依山而建,气势非凡。寺中殿堂楼阁与周围的湖、石、花、树相得益彰,于古刹的清远幽寂之外多了几分江南园林的秀雅灵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脚下山门外,先入眼的是一座白底蓝字的牌坊,中间写着"栖霞禅寺",两侧的对联中有一句是"朗公说法宗三论",这指的是梁朝时高僧僧朗在此宣讲"三论",即后秦时著名译师鸠摩罗什(343-413年)翻译的中观派论著《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隋代高僧吉藏据此三论建立"三论宗"。因为这一段渊源,栖霞寺被称为"三论宗"的祖庭。

牌坊后是一段小径,穿过小径眼前豁然开朗,一泓碧水如明镜般倒映着水中的观音菩萨像,菩萨身姿纤细,衣袂轻飏,颇有几分吴带当风的感觉。菩萨身后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六角亭,亭周有曲桥围绕,状似彩虹,因此这处景致名为"彩虹明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彩虹明镜与山门之间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中央有一尊三层的巨大香炉。站在这尊香炉延伸出的中轴线上,我发现石桥栏杆,山门前的石狮,以及周遭的树木都形成了巧妙的对称,好像一幅天然的画卷般,不得不感叹中式美学的玄妙。

进入山门,第一座殿宇是弥勒殿。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的弥勒菩萨坐于殿中,背面是手持金刚杵的护法神韦陀。第二重殿宇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鎏金的佛像异常高大,气势非凡。佛寺大多以大雄宝殿为正殿,而栖霞寺比较特别,大雄宝殿后的毗卢宝殿(下图)才是正殿,也是最气派的,屋顶是重檐歇山顶,正面三开间,每间顶部都有匾额题字。殿前有一株巨大的银杏树,应该是上百年的老树了。脚下满地黄叶,不远处碧水微澜,让人想起范仲淹那首《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不过这里的黄叶在金色立柱和附近红叶的衬托下,少了几分词中的清冷萧瑟,多了几分明快爽朗。殿中供奉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背后是南海观音塑像,还有三十二化身,蔚为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毗卢殿后还有念佛堂、藏经楼和玉佛楼等建筑,可惜的是寺院曾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殿宇、塑像都是后来重建的。真正历经千年而存世的是"三宝"——隋塔、唐碑、千佛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塔(上图)是位于寺外右侧的舍利塔,始建于隋代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幼时曾为比丘尼智仙抚养,笃信佛教,据说智仙曾交付他数百颗佛舍利,于是登基后他下诏在八十三州建舍利塔。佛经里提到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曾借助鬼神之力,于一天之内建起八万四千佛塔存放佛舍利,隋文帝建舍利塔可能也有效仿阿育王的意思吧。当时所建的舍利塔为木塔,在唐武宗灭佛时被毁,后又于南唐时(937-975年)重建为石塔。这座塔乍一看并不高大,纤巧秀美,仔细看其设计极具巧思,分为塔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塔座有三层,基座、须弥座和仰莲座。其中须弥座共有八面,每一面雕刻一个佛陀生平故事,构成"八相成道图",比如佛陀降生、逾城出家、树下降魔等。须弥座之上是三层莲瓣的仰莲座,以承托塔身。塔身五层,也是八面,第一层最高,每一面上刻了菩萨和天王等神像。虽历经千年,但这些雕像依然栩栩如生。比如南面的增长天王像,身披甲胄,手持宝剑,威风凛凛,衣纹、带痕清晰可辨,纤毫毕现。他的身姿体态与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的唐代天王像很相似,一般的雄浑刚健。其余四层都比较低,均刻小佛龛,并有密檐为饰,檐共八角,檐身是仿木结构,其上纹理细致,虽是石塔,兼有木塔的飞扬灵动。塔顶是数层莲花,小巧又别致。从塔座到塔顶,每一部分的比例都恰到好处,真是多一分嫌大,少一分嫌小,每一个雕饰也都恰如其分,精工细刻,千载之下仍然让人感叹其匠心和巧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舍利塔后的山上就是南朝石窟的代表——千佛岩。据说当年明僧绍曾发愿于山间开凿石窟,但未能成功。其子明仲璋承袭父志,于公元484年在西峰开凿石窟,雕刻无量寿佛、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像,这便是千佛岩最早也是最大的石窟,因供奉无量寿佛,称为"无量殿"。殿中最高大的佛像就是无量寿佛,也称阿弥陀佛,高逾12米。佛像双耳垂肩,结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身着通肩式僧衣。两侧站立的菩萨均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衣褶层层叠叠,如流云一般。"无量殿"开凿时间略晚于云冈石窟,佛像风格与云冈也很相似,似乎都混合了几种造像风格,比如佛像的僧衣和菩萨的宝冠是犍陀罗风格,而佛像孔武有力的身躯和体态颇有马图拉之风,佛像的背光应是受到波斯风格的影响。传说"无量殿"佛像雕成后,石窟顶上出现佛光,引得金陵城中王公贵族纷纷来此开窟造像,就有了千佛岩的胜景。直到现在据说每年小雪节气,窟顶还会有佛光闪现,想来有白雪红叶相映,必然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佛岩的石窟有两百多座,我无法一一细观,粗看下来,石窟大小不一,形制各异,有一佛二弟子,有一佛两菩萨,也有释迦和多宝二佛并坐。这些佛像大都身姿纤细,具有明显的"秀骨清像"风格。由于历史悠久,不少佛像都残缺不全,被风化残蚀。看着眼前历尽沧桑的石窟和佛像,我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千佛岩挤满了衣衫褴褛的难民。那是在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寇在南京城中惨无人道地大肆屠杀平民。栖霞寺的寂然法师等人创办了佛教难民收容所,在寺中先后收留了两万多人避难。由于房舍紧张,难民们一度只能挤在千佛岩的石窟中。如若佛像有灵,想来也愿意以自己的栖身之地来庇护这些生灵吧。

"三宝"中的唐碑即明征君碑,是唐高宗李治于上元三年(676年)下诏所立,以纪念明僧绍的功绩。这块碑的由来和高宗朝的传奇人物明崇俨(646-679年)大有关系。明崇俨是明僧绍的五世孙,出身士族,据说他既通医术,又擅道法,以神道之术深受高宗夫妇宠信,官至正谏大夫。其时,他向高宗请求为其祖明僧绍立碑,高宗不仅欣然同意,还亲自撰文,命当时著名的书家高正臣书写碑文,王知敬篆额。如今这块碑立在寺门右侧碑亭中,碑的阴面刻有两个楷书大字"栖霞",据说是高宗的亲笔,雄浑刚劲,丰润端严,一派帝王气象。正面的碑文因有栅栏阻隔,且文字漫漶已很难辨认。碑文主要内容是明僧绍的生平经历,他博学多才,少时就精研佛学,虽出身官宦世家,却性爱丘山,多次拒绝朝廷征召,隐居于南京摄山。后来他与一位法师僧辩成为莫逆之交,遂舍宅为寺。栖霞山原名摄山,按碑文所写, "耸桥飞柯,含风吐雾,栖霞之寺,由此创名"。栖霞山也得名于此。碑文里还提到了他开佛窟、雕佛像的心愿以及其子明仲璋为完其愿开凿石窟的经过。

栖霞寺历来多有文人墨客题咏,如江总、刘长卿、徐铉、张稚圭等。明代文人焦竑曾在《栖霞寺修造记》中写道:"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寺除了山水,还有文物、高僧,在我看来,可以说"兼山水人文之胜者,莫如栖霞"。

作者:范慕尤

文:范慕尤 图:范慕尤 编辑:吴东昆 责任编辑:舒 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