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震惊了世界,造成了24.2万人丧生。这一噩耗传来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然而,得知灾情的他依然感到极大的震痛和不安。面对这场惨重的灾难,毛主席眼中满是泪水,语气坚定地说:“不要担心我的身体,人民群众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我需要第一时间了解救灾情况。”此时,毛主席已经病重,但他依然时刻关注着民众的安危,亲自指挥一系列的救灾工作。

然而,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岌岌可危,唐山地震的灾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忙碌工作,使得毛主席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一个多月后,毛主席与世长辞,享年82岁。然而,在他逝世前的几天,一份特别的电报却紧急发到了徐向前元帅的手中,这份电报只有16个字:“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立刻执行。”虽然简短,但却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为何在临终前给徐向前发出这样的命令?这背后隐藏的原因,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密切相关。1976年,中国的政治局势风起云涌,党内某些小集团的分裂企图以及外部敌对势力的威胁都让毛主席感到极大的压力。尤其是与苏联的关系日益紧张,苏联在边境地区的军事挑衅时常发生。自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以来,中苏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即使在1976年,苏联的军事演习和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依然令毛主席忧心忡忡。

为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毛主席决定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他认为,自己去世后,国内外形势可能会发生剧变。国内的党内斗争可能被某些人趁机激化,外部则可能迎来苏联的军事压力。于是,毛主席决定在自己去世前,通过一份简短而明确的电报,指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以确保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

当时,徐向前是中央军委副主席,是毛主席在军中的亲密战友与信任对象。与叶剑英、聂荣臻等元老相比,徐向前当时的健康状况较好,而且他在军中的威望也足以让他掌控局面。毛主席深知,只有徐向前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准确地执行他的命令,保证军队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份来自毛主席的特别命令,徐向前心领神会,迅速行动。在毛主席去世后的第二天,1976年9月9日,徐向前和中央军委按毛主席生前的指示,立即宣布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这一命令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它涉及到的是全军的高度戒备,包括对外来威胁的快速反应。所有的军队都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装备齐全,士兵们配发了足够的弹药,军营的岗哨也开始配备实弹,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作家莫言曾回忆道,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时,他正在河北服兵役。当时,部队接到一级战备的命令,所有士兵都领取了100发子弹,冲锋枪配备了150发,营房的哨兵们则配备了实弹。没有特别的通行证,任何人都无法轻易进入军营。此项命令一直持续到毛主席葬礼结束,才逐步解除了。即便如此,北京和边境地区的部队仍然保持高度战备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之所以被毛主席信任,并委以重任,源自两人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毛主席就对徐向前的忠诚与能力非常看重。早在红军时期,徐向前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党性。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顺利会师,毛主席与徐向前初次相识。在这次会面中,徐向前毫不犹豫地支持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坚定不移地追随中央。

当时,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提出南下的方案,徐向前坚决不同意,并及时向毛主席报告了张国焘的企图。虽然徐向前最终选择随张国焘南下,但他始终在暗中为毛主席提供情报,支持中央红军的北上战略。毛主席对徐向前的忠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被任命为129师副师长,并且屡次被毛主席提名担任重要军事职务。尽管因身体原因未能承接所有重要指挥任务,但毛主席一直给予他极高的信任。在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更是几度考虑将徐向前派往关键战场,领导战略指挥。最终,毛主席将徐向前安排在解放山西的任务上,这一决策再次展现了毛主席对他信任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