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长征保留了红军的有生力量,那么遵义会议就是长征中最重要的节点。

遵义会议是我党生死攸关,决定命运的一次会议,正是这次会议让毛主席重新指挥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由于李德的胡乱指挥,湘江一战后红军从8万锐减到3万,5万将士就这么永远留在了湘江江畔。

李德不但不检讨,还将归咎于敌人太过强大,既然知道敌人强大,还要和敌人“堡垒对堡垒”,这样的人来指挥红军,自然会让我军无数将士枉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李德是共产国际的“洋顾问”,深得博古的信赖,博古则是党内的老资历和主心骨,二人一唱一和,许多看不清局势的人就都站错了队。

遵义会议上,毛主席一番演讲收到了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人的支持,与会的大部分人都同意由“新三人团”来指挥红军,但此时凯丰却公然站出来唱了反调。

凯丰原名何克全,是当时有名的“笔杆子”,他为了维护博古,在会议上反对毛主席的意见:“我不同意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毛泽东同志军事水平好像也不怎么样,打仗都是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来打的,我觉得他不会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丰一番话夹枪带棒,尖锐地讽刺毛主席,但毛主席却面不改色,反问凯丰:凯丰同志,你说我打仗是看的《孙子兵法》,那我请问你,《孙子兵法》有多少章呢?第一章第一句话讲的是什么?

凯丰的脸瞬间就红了,他根本没看过《孙子兵法》,自然不知道其中讲的是什么。

随后主席也并没有为难凯丰,而是继续高谈阔论,最终赢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重新拿到了红军的指挥权。

不久后,凯丰就发现自己讽刺“不会打仗”的人,可能是全天下最会打仗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丰也特意作了检讨,并且表示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指挥,在之后的张国焘分裂事件和王明左倾事件中,凯丰都不遗余力的力挺毛主席。

在建国后,凯丰继续发挥自己的“笔杆子”,担任了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等重要职位。

1955年凯丰因病逝世,年仅49岁。

但凯丰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不只是他没看过《孙子兵法》,主席在那个时候也没怎么看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毛主席和身边人闲聊,就聊到了遵义会议。毛主席就笑着透露道:“凯丰说我是看《孙子兵法》打仗的,我当年还真没细看过几眼啊。但我猜他可能也没看过,就诈了他一下,果然他答不上来,别说是他了,就算是我也答不上来啊。”

处变不惊,运筹帷幄,这正是主席这一生的写照。

正是因为有毛主席这样的人指挥红军,领导革命,中国才能从那个黑暗的年代中建立起璀璨的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