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底的时候,全欧洲舆论在新能源产业上就弥漫着一股浓厚的绝望气息。被看做是对抗中国电池产业的“全村希望”瑞典电池巨头“北伏”(Northvolt)宣告破产,欧洲试图打破中国在新能源行业上的底层逻辑,已然开始动摇。而就在日前,一份统计数据的曝光,更是直接指出来,欧洲想要翻盘、逆天改命,恐怕是无能为力了。
这个事儿的源头,其实要从2017年开始。欧盟当年其实就看到了新能源的前景,然后就试图建立自己的电池供应链。当时的全球市场,基本上被中国的企业控制,日韩也能占下一定市场。而欧洲人的这个想法开始执行后,在随后的几年里,其实还是挺富有成效的,从原本的全球市场份额3%,变成了17%。效果还是在这里放着的。
但在计划实施的7年后,欧洲人却发现事情好像脱离预期了。按照《彭博社》的消息,欧洲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计划,前前后后16个项目,现在已经有12个黄了。而同一时间,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在欧洲的代工厂,先后13个项目,有10个已经在如期进行。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竞争中,欧洲本就处于绝对劣势的相关产业,还将受到全球地缘冲突加剧和能源供应问题带来的供应链问题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无法和中国在相关领域上竞争。
直观地说,当前欧洲面临的问题,其实还是那个“主权”问题。很矛盾的一点在于,一方面来说,理性上欧洲现在是有机会走、部分人也想要走中国当年的发展道路,即用市场来换技术。但另一方面,近现代史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历史优势,产生了极其傲慢的心态,“政治正确”和极端意识形态混杂其中,以及美国在代理人上的扶持,种种因素之下,可以说让中欧之间的合作,阻碍极大。加之动辄“4年之期已到”的换届,中欧无法有效进行合作。
欧洲人想用7年就走完中国过往20年的路,这无疑是要翻车的。很多项目看着好像“优势在我”,结果动起手来,却全是“眼高手低”,成本无法降低,只能靠贸易壁垒维持产业。等到中国这个主要市场开始有了反制能力之后,再搞贸易壁垒就要出事了。
当然了,虽然说现在风水轮流转,西方试图走中国的发展道路,用市场换技术,这侧面证明了中国的产业实力和技术发展成果。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给中国敲响警钟。中国不能走欧美当年的路,因为相比于欧美的产业外迁,中国的人口更多,需要的就业岗位更多。放任资本逐利,欧洲现在的窘境,也会成为我们的未来。所以,要如何控制产业外迁的规模,或许会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