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满俄文的各类产品、循环播放的《喀秋莎》、醒目的“战斗民族、硬核好物”标语……上海开店一周的俄罗斯商品店内,好奇前来探店的顾客络绎不绝。

过去几个月,以原装俄货为卖点的“俄罗斯商品馆”在中国多个城市悄然兴起。据中国媒体统计,截至12月5日,北京、成都、广州等地的俄罗斯商品馆已达16家;相关品牌招商人员更是放话:“元旦前差不多能开出100家”。

据记者上星期五(12月13日)在上海市长宁区一家新开店铺观察,店内顾客几乎涵盖各个年龄段,大约一半都会现场购买俄罗斯商品尝鲜。

一对上海夫妇购买了一袋俄罗斯夹心饼干,走出店面就打开包装品尝。他们受访时说,虽然经常出国买外国商品,但这是他们第一次购买俄罗斯商品,吃过后觉得“味道偏甜”。

碰巧路过的赵姓上海市民,买了两罐俄罗斯咖啡粉、一罐奶粉和一袋燕麦片。他受访时说,中俄免税商品店的形式很新鲜,“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通有无”。

另一对购买了俄罗斯糖果的母女则对商品的产地显示出怀疑。这对母女在挑选散装糖果时,反复向店员确认,得到是俄罗斯产的肯定答复后,才开始挑选。

这名母亲受访时说,她最大的担心是商品非正品,“现在商场里卖假货的也不少,但孩子想吃就买一点来尝”。

据记者观察,店员基本对在售商品有所了解,其中一名店员能熟练地介绍俄式面包大列巴的多种不同吃法。不过,这名店员告诉记者,她到岗不到10天,也不清楚店铺会开多久。

俄罗斯商品馆内的货品单价从十几元(人民币,下同,10元人民币约1.85新元)到数十元不等,仅少量酒水价格达几百到上千元。

除了卖俄货,店内也有两到三成其他国家商品,例如哈萨克斯坦的红花籽油、白俄罗斯的奶粉、格鲁吉亚的红葡萄酒、乌兹别克斯坦的威化饼干等,甚至还有产自越南的榴莲饼和马来西亚的速溶咖啡。

近期也有不少中国媒体质疑俄货超市卖国货,如牛筋肠的实际产地为黑龙江。记者走访时发现,上海店铺内绝大多数产品都标明了原产国,例如一款印着俄语商标的小米粉,注明的产地为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遍地开花的俄罗斯商品馆,迎合了一部分中国消费者对俄罗斯的好奇心,与去年哈尔滨抓住俄国异域风情带动旅游一脉相承。

张昕分析,这些商品店也为一些中国厂商提供商机,通过加盟的形式快速扩店。

目前,各地开设俄罗斯商品馆的品牌包括俄比熊、俄北熊、俄品汇等。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出现一些招揽加盟商的账号,如“俄比熊联合创始人”的账号就声称,开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店铺“一年能挣90多万”。

俄乌战争以来,中俄双边贸易额屡刷新高,中俄民间交流愈发活络,中国民众对俄罗斯的好感也有所增加。

张昕认为,俄罗斯商品馆的兴起与中俄政治大环境密切相关。不过,他指出,店铺加盟“赚快钱”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不论是从商品质量,还是中国丰富的进口商品选择来看,俄罗斯日用消费品对中国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有限。

张昕说,俄罗斯对华出口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从总量上看,中俄双边贸易中轻工业和日用消费品占比较低;俄罗斯商品馆的开设,预计对两国贸易数字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