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地理科普平台

最全面的海量备考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辽宁小伙花18000块钱买下一块长满白发的石头,不料半年后头发又长出来两厘米,专家鉴定后有重大发现。

买下石头的小伙名为田恩宏,老家在辽宁省本溪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前往青岛出差,不料却在一个古玩小摊上看到一个新鲜玩意儿,此时田恩宏根本无暇顾及古玩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直直的看向那块白色石头。
这块白色石头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田恩宏走上前去一瞧,却发现石头上长满白色头发,从侧面来看,这块直径15厘米,高度20厘米的鹅卵石,更像是一个人的头颅,而并不是普通的石头。
田恩宏当即用手摸了摸,别说,这头发触感真不错,并不像动物皮毛那般粗糙,只是这柔软细腻的毛发,有没有可能是人工合成的呢?毕竟普通的鹅卵石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生长出头发呢?
摊主见多识广,自然能看出田恩宏对这块鹅卵石动心了,于是开口介绍道:“小伙子,这块石头可是大有来头,可别以为这头发是后期人工合成的,现在这技术还没这么牛,你要真感兴趣,价格好商量。”
田恩宏自然不信商贩的吹嘘,多年来搜集奇石的经验让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块石头也许并非凡品,田恩宏顺手从小贩手中拿来放大镜,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大为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这石头上不仅有柔顺的头发,头发根部也全是黑点,显然排除人工合成的手段,而且每一根头发都坚硬无比,田恩宏暗暗使劲想要薅一根下来,头发却纹丝不动。

就算心里暗暗称奇,田恩宏也没打算将主动权让给小贩,反而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继续把玩其他的文物,精湛的演技险些骗过行走江湖多年的摊主。

摊主见状也不绕弯子,冲着田恩宏说:“一口价4万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田恩宏也不是吃素的,一番据理力争之后,二人以18000元的价格成交。

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都是极为罕见的,可田恩宏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将这块长满头发的鹅卵石买回家,自然引来妻子的不满,两人不欢而散。

田恩宏花18000元买了个破石头的消息不胫而走,但他本人却没做任何辩解,只想尽快研究这个怪石头有什么秘密,说不定就能让妻子回心转意。

可当时的研究技术手段远不如现在那么先进,田恩宏始终没有破解“白发魔石”的秘密,转眼时间来到2005年,就在田恩宏丧失信心之时,事情却突然迎来新的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恩宏惊奇地发现这块石头上的头发居然又长了两厘米左右,这下可把他激动坏了,鹅卵石既没有生长头发的能力,也并非能孕育后代的动物,怎么还会长头发呢?
中科院得知田恩宏捡到一块长满头发的鹅卵石,特地派来相关专家检测,倘若真是什么古代遗留下来的宝贝,也好保管在博物馆里,但现实却让他们失望了。

这块石头仅从外表来看根本没什么特别之处,无奈之下专家团队只得进行红外线光谱分析,在此之前还用显微镜进行查看,总算有了新的进展。

专家发现这块石头的毛发和石头之间有一层并不起眼的白色物质,判断应该是碳酸盐和盐酸放在一起才会形成的二氧化碳,也可以称为几丁质或者角质,进一步的成本分析结果出来后,令在场所有专家都大吃一惊。

因为这是从未见过的物种成分,且这块石头上没有任何细胞结构,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是海洋中才会生存的动物,而并非是之前猜测的陆地动物。

学者们连夜展开谈论和研究,终于给出一个初步答案,这应该是头盘虫,头盘虫一般会依附于贝壳或者石头上,一般以海洋中的微小生物为食,属于高等无脊椎动物,准确的讲,并不是石头里长出头发,而是海洋生物附着在石块上不断生长,才有了如今的“白发魔石”。

头盘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基本构造就像是一条管子那样,至于田恩宏所说的白发魔石,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类石头的形成一般是经过多年的海水冲刷才导致形成卵石,接着头盘虫依附在鹅卵石上开始不断生长。

想来,田恩宏买来时,头盘虫还是有生命体征的,不然也不会平白无故长出近两厘米的头发,大部分地球上的生物体都是由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还有脂肪等组成的,头盘虫自身管子里的水分一旦消失殆尽,自然就停止生长了。
长达两个月的检测和查阅资料,让专家们更加确信,田恩宏花18000元买来的头盘虫是全新的物种,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属首例,对于国内研究海洋生物来说也是极大的突破,很有可能会因此发现更多新的物种。
田恩宏在了解头盘虫的重要性后当即决定捐献给研究所,他深知,这块白发魔石留在自己手里并没有任何作用,只有留在众多专家和学者手里才能有更强的研究价值,对于全人类研究海洋生物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块奇石如今已经成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内的馆藏生物标本,且对它的研究还在进一步地开展当中,之所以能成为标本,也是因为它多次在“全国文化奇石展”当中获得金奖。

奇石的谜团被一层层揭开,说明不仅研究在逐渐推动,科技手段也在日趋成熟,人类正在一步步靠近海洋,了解更多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维护海洋环境也有着不小的帮助。

高考地理,祁连山可谓一个小热门,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浙江卷都不约而同地考到了祁连山。其实这并不奇怪,山脉本就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祁连山只是其中的代表。那么,“山”类试题要怎么攻克呢?

01

祁连山概况

在进入正题前,先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了解祁连山的关键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说祁连山这个名字,并不是从地理书上,而是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首汉代的《匈奴歌》里。

匈奴人,称祁连为天,祁连山是他们的天山。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说的就是这条斜卧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祁连山脉。

A:祁连山,大山大水

2亿多年前,祁连山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让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一同隆起。作为青藏高原东北侧的边缘,中国的地形在这里又上了一个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同样作为青藏高原边界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知名山脉相比,祁连山似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但它其实一点都不“渺小”。海拔超过4000米的区域占到了祁连山面积的三分之一,单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6座。

自太平洋上远道而来的东南季风,裹挟着暖湿的水汽,在祁连山的阻拦下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分界线,就在祁连山的中部。

沿着祁连山的山体,自东南向西北一路行进,降水逐渐减少,周围的景色也从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最后是戈壁荒漠,从田园风光,到草原的牧歌,再到塞外的满目荒凉,让人豪迈之心顿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南季风,为祁连山塑造了粗犷、壮观的山谷冰川。肃北老虎沟里的12号冰川——梦柯冰川,这座冰川长度超过10千米,面积有21.9平方千米,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山谷冰川。在祁连山腹地,总共“流淌”着3000多条冰川,总储水量达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蓄满水的鄱阳湖,在干旱的西北,这是不可多得的一座巨型固体水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祁连山的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这种冰川相对稳定,对气候变化敏感度低,是河流水量的稳定剂。发育自祁连山的几大水系,在融雪、雨水和森林涵养的保护下,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全长约1000余千米的祁连山,是一条巨人的手臂,它向西握住广阔的新疆,向南挽起青藏高原,把西部中国和中原地区融为一体。

B:祁连山,时间博物馆

说起祁连山,不得不提的是张掖的丹霞和彩丘,这里属于祁连山山前的低地地带,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千米。

张掖的彩丘,着红挂绿,就像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仔细观赏,你能够分辨出在红色的主色调外,还有鹅黄、绛紫、青黛、灰绿、浅褐、乳白等多种色彩交织,五颜六色的山体,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仿佛是上天在肆意地泼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丘之所以如此绚丽,主要得益于古气候环境对于岩石形成过程的影响。在距今1.35亿-9600万年的白垩纪到新近纪,彩丘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湖泊,这里的气候反复变化,经常是一时炎热干旱,一时又低温潮湿。在炎热干旱时,沉积物的颜色就是红色和紫红色,而低温潮湿时则为黄绿、灰绿、灰黑等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彩丘形成的过程中,炎热干旱的气候占据了主导,所以红色成为了彩丘的主色调,另外,彩丘的岩石成分复杂,导致其质地松软,整个山体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下很容易破碎,这就形成了妩媚动人的缓坡彩丘,而不是陡峭硬朗的“彩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彩丘处在同一个地区的,是大片的丹霞地貌,丹霞虽与彩丘演化路径相似,但它“顶平、身陡、麓缓(山脚下有缓坡)”,与丘状的彩丘在视觉上很好区分。人们曾经认为,丹霞地貌都集中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在干旱的西北只会孕育彩丘。祁连山丹霞的发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祁连山的丹霞地貌,是有“生命”的。

陡峭的峡谷,是青年期的丹霞,巍峨,阳刚。当崖面崩塌后,形成了城堡、宫殿状的残峰石墙或石柱,在夕阳的映衬下金碧辉煌,这是步入中年的丹霞,气势恢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风化日趋严重,缓坡上只剩下残峰孤立,这标志着丹霞已经进入风烛残年。

最终,最后的砂砾岩石柱也倒了下去,大地被耐干旱的植物——沙葱的绿色所覆盖,丹霞景观不再明显,时间抹平了一切。

祁连山的张掖彩丘和丹霞,虽然只是静谧无言的石头,但它们就像一座时间的博物馆,娓娓诉说着祁连山的故事。

C:祁连山,生命与文明之源

祁连山,是一片被干旱包围的湿地。

山脉以西,紧邻库木塔格沙漠,山脉以北,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山脉以南,坐卧着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山脉以东,则是黄土高原,发源于祁连山的水,是这片“荒漠湿岛”的生命之源,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新疆的沙漠将与青藏高原连成一片,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恐怕也会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祁连山的北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展开地图,可以明显的看出一条河、一片城的对应关系:石羊河对应武威,黑河对应张掖,北大河对应酒泉、党河对应敦煌,这些自汉武帝起就存在的城市,一直受益于祁连山水的浇灌。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祁连山北麓冲积扇附近的往往有泉水出露,其原因如下:

①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动;②水流大量渗入地下;③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形成泉。

其实,早在河西四郡设立之前,祁连山南北两侧早已成为了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夏季,这里水草丰美,湿润多雨,冬季,背风面阳的低山地区雪不大,不会完全覆盖牧草,这是适合牧民过冬的“冬窝子”,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游牧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羌、氐、月氏、乌孙、匈奴、汉、突厥、蒙古......各个民族在这里轮番登台,汉、唐时期中原文明兴盛时,这里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商贾往来频繁的“经济特区”,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原,丝绸、中药、茶叶从这里远销海外。在魏晋战乱时,前凉、后凉、北凉等河西走廊的割据政权,又保存住了中原文化的火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祁连山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舞台,还是动物的天堂。山谷间茂密的高山灌木丛里生长着各类豆科、莎草类和禾本科植物,它们是马鹿等食草动物最喜欢的食物。高山深处,人们时常能追踪到雪豹的身影,不过更为常见的,还是喜欢卖萌的藏狐和旱獭。曾荣获全球排名第一的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年度大奖的《生死对决》,就是摄影师鲍永清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里捕捉到的镜头。

作为“荒漠湿岛”,祁连山还是那些穿梭于东亚和印度之间的候鸟们的理想中转站。

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黑河湿地,是候鸟们补充能量的餐桌。每年的9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几千只鸟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从青藏高原飞来的斑头雁,抢占了一片片滩涂,这里丰富的软体动物足以宽慰它们的饥肠辘辘,而更多的鸟类,如大天鹅、灰雁、黑翅长脚鹬等,则选择在开阔的水面上寻觅食物。

黑河湿地卓越的栖息环境,让白骨顶鸡、赤麻鸭、绿头鸭等夏季候鸟,直接把这里当做了第二故乡,每一年,它们都会在这里度过繁殖期,孕育新的生命。

作为中国腹地的一条生态屏障,祁连山一直默默地保护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多样生物和熊熊燃烧的文明之火,2017年,祁连山被正式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我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祁连山,保护这里的生命之源。

祁连山为何被称为天山呢?这是匈奴人的叫法。在匈奴语中,“祁连”的意思是“天”。

02

高考地理中的祁连山

【真题展示】

(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1.C 2.D

【分析】1.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 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

2.“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2021·全国·高考真题)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4.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5.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答案】3.D 4.B 5.D

【分析】3.全球气温升高,苔原带南部植被会出现变化,亚欧大陆北部为海洋,苔原带无法向北延伸,苔原带面积缩小,D正确。

4.亚欧大陆北部,受海洋的影响大,且气温低、蒸发小,湿度东西向差异小,植被差异小,使得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B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苔原带随气温升高(或降低)而扩展(或退却),表明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是敏感的,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不能表明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排除A;水分对植被生长影响大,排除C;亚欧大陆北部受极地冷气团控制时间长,空气中水汽含量不高,降水少,排除D。故选B。

5.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由于祁连山纬度偏低,冰期基带气温较高,苔原带没有扩展到祁连山下,因此极地苔原带特有灌木没有传播至祁连山,因此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D符合题意;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与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目前基带气温高、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等没有关系,排除ABC。故选D。

(2013·安徽·高考真题)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

7.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答案】6.D 7.A

【解析】6.根据该地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推断出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5小时,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而若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13时出现一波谷,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选D项。

7.根据当地昼长将近15时,推出当地日出时间为12-15/2=4:30左右,后根据时差1.5小时推出其经度约为97.5°E,祁连山地位于此经度附近。A正确。大兴安岭、南沙群岛位于120°E附近,帕米尔高原位于80°E附近,BCD错误。选A项。

(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9.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答案】8.D 9.C

【解析】8.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都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ABC错误。故选D。

9.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烈,所以,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属于非地带性现象,C正确。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A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影响无关,B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基带原生植被被破坏,D错误。故选C。

10.(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两个峰值区对应的下垫面为湖泊或冰川,提供的水汽较多;海拔高,与5000米高空相距较近。

(3)预防森林大火;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详解】(1)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湖泊和冰川处发生弯曲,表明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结合图1和图2可知,图2中两个峰值区与图1中的湖泊和冰川位置相对应,而湖泊和冰川海拔较高,离5000米高空较其他区域更近,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较多,故形成了两个峰值。

(3)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人工增雨能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预防森林大火,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11.(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详解】(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

(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

12.(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它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根据上述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

(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

(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详解】(1)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应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推测。图中显示,蔬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冰川呈片分布,而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此推测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图中显示,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呈碎片化分布,由此推测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碎。

(2)本题审题关键是注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应向降低气温方面进行分析。冰川表面的镜面效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弱,从而减少地面辐射,使得气温降低,缓解气候变暖;升温过程中,冰川消融大量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根据材料信息表明,冰川服务价值减幅与冰川面积变幅密切相关。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转换一下就是,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面积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这样再分析自然原因就相对简单了。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冰川面积较小,则平均海拔较低,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容易退缩,加上基数(冰川面积)小,因此退缩率较高,从而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13.(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详解】(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14.(2007·江苏·高考真题)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 、 、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 。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3) 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植物破坏)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

(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详解】(1)本小题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较容易作答。根据图中经纬度以及甘肃省、祁连山等信息可知,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

(2)本小题考查河流(弱水)的补给知识,弱水发源于祁连山地,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类型。

(3)湖泊面积减小乃至消失是由于河流入湖水量减少所致,而河流水量减少与中上游过度取水(用于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破坏植被,导致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有关。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有生物措施,如加大植被恢复,植树种草等;也有工程措施,如设置草方格沙障,削弱风沙活动。

(4)对于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必须注意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既包括矿产资源种类、分布,也包括区内气候、植被、河湖水文状况等。该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发展相关工业的原料、燃料等条件较好。同时,草场广布,草质优良,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光照条件好,有利于部分喜光的农作物发展。同时,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风沙活动频繁,也不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