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月15日,连续发生两件大事,被许多舆论建立起来了关联。其一是北约宣布50万军队压境俄罗斯,其二就是中国宣布对重要战略矿物进行管制。
虽然中国明确表示不针对第三方,此举却被不少美媒认为就是对美西方“卡脖子”!
那么为何北约忽然会有如此举措呢?而中国又限制了什么被认为是出了大招?
一、北约50万军队进入戒备,剑指俄罗斯
8月15日,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发表了讲话,声称现在北约有50多万人的部队正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理由是帮助陷入“危险”境地的盟友。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国家,但是就眼下的国际局势来看,多数舆论都认为北约指的陷入危险的“盟友”就是乌克兰,而此举针对俄罗斯意味明显。
自从乌克兰攻入俄罗斯本土之后,俄乌冲突进一步升温,此次罗布·鲍尔发表的讲话也被认为是北约有可能直接下场的信号。
只不过面对北约的强硬表态,俄罗斯方面却似乎并不想要局势继续严峻下去,此前俄总统普京就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过,俄罗斯无意袭击北约国家。
只是就眼下局势来看,俄罗斯的想法,似乎并没有被乌克兰乃至北约所接受。
而一众舆论的注目点,也开始紧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有谁能够为俄罗斯提供帮助。
就在同一日,中国的一项举措,就被众多媒体和俄乌局势加以关联,并认为是中国“特意”放了一个大招。
同样是8月15日,我国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将于9月15日实施对锑等物项的出口管制。
并且在公告里明确了几个重点,其一,锑相关的原料及制品不限于形态,均进行管制。意味着“投机取巧”的方法无法成立了。
其二超硬材料及其相关物项也在此次管制的公告之中,可谓是在锑这个超稀有矿物的出口管制之上,再度加码。
当然,就算这个公布的时间节点确实有些“巧合”,但是我国也明确表示了此举不针对任何的国家和地区,完全是借鉴国际做法,以及根据自身需要所制定的。
为什么我国会有如此说法呢,实际上管制超硬材料确是国际通用做法。
尤其是其中的金刚石,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就被誉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因此世界多国都已经进行了管制。
而且不管是锑还是超硬材料,实际上都具有非常强的军民两用性,从半导体到芯片甚至再到核武器,其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因此国际上也有《关于常规武器与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可参照共同的管制原则和清单自行决定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和方式。
而这个《瓦森纳协定》的成员国里,就有美国和大部分北约国家,可以说中国此举并没有脱离开这些美西方国家认同的规则范围之内。
可偏偏正是这样一个公告的发布,却被众多美西方媒体大肆炒作,尤其是一些美国媒体,公然宣言:
认定这就是中国在对他们卡脖子。
二、中国不针对第三方,但还是放了大招
根据路透社15日的报道,锑是由中国主要开采的矿产之一,单就去年来说,已经占据全球开采量的近半份额。
而且一直以来,美欧国家就是锑矿的主要买家之一,其原因是美欧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军工产业,对于锑的依赖非常严重。
所以,无论中国是否针对第三方国家和地区,但就事实来看,该管制措施一出,确实会对美欧国家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就连美国投资机构的策略师克里斯托弗也表示,“这将给美国和欧洲军队带来真正的压力”。
故而大批量外媒宣称中国对美国“卡脖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只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也应该从事实的根源去进行剖析,为何中国会有如此的举措呢?其根源还是在于美国。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分析,认为中方此举,就是在拜登政府不断打造“小圈子”肆意进行单边保护主义的后果。
在美西方国家多番对于中国的芯片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进行打压之后,中国进行相关的反制措施并无不妥。
况且讽刺的是,不论是美国还是北约,曾经多次声称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材料才导致俄乌冲突至今没有停止。
如今在50万大军压境俄罗斯的情况下,却又认为中国限制军民两用材料是一种“卡脖子”的行为,足以见得“小圈子”政治的双标性。
只不过,不管西方媒体如何炒作,我国既然已经发布了公告,就意味着该措施必将落地成为现实。而美西方的军工产业也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更为“巧合”的是,就在8月18日,据《乌克兰真理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还喊话美、英、法等国,要求加快武器供应。
只是不知道在面临锑与超硬材料原料减少的情况下,美西方国家还能否给乌克兰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吗?
而本次冲突,又是否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偃旗息鼓重归谈判呢?
结语:
不管分析人士如何认为,中国已经明确了限制出口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之所以和北约宣称50万大军进入预备状态“撞日”,也不过只是巧合。
但是,归根结底,肆意引导资助战争本身就是令世界局势不稳定的根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此举是不是“卡脖子”已经不重要了。
更重要的是,此举不单可能从侧面缓解俄罗斯的困境,更可能成为一个让世界重归和平的重要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