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我是刑警》高潮迭起。
坏消息是,这部剧在近期,划上了最终的句号。
很是感慨,也很是不舍。
初看《我是刑警》,就被第一个案子吸引。
天寒地冻的东北,已经很久没发工资的工人们,还在憧憬着拿工资过年。
而矿保卫科的人,也在看守着一百多万的巨款。
谁知四个凶徒闯入,持枪做下大案。
依靠着秦川、专家组等人不懈的排查、推理,凭借着现场歹徒留下的一具尸体,最终破获此案。
没有过多的传奇色彩,有的只是纪录片式的朴实与真实。
案件本身就已经足够精彩。
到了粮库案,李埋伏等人居然偷窃大豆高达200吨。
他带着人拜棺材的画面,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我看评论区有朋友说,《我是刑警》最后这些集,怎么看起来有点乱。
其实,我是理解的。
由清江两案受到启发,秦川主导“积案清查”,三个陈年大案一起进行,来回穿插。
这就是看起来“有点乱”的原因。
但在我看来,却是乱而有序。
发生在不同地方的三起案件,看似纷繁复杂,剧情安排却如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咱们一一来说。
第一、清江两案
发生于清江的爆炸案,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五个字:“大力出奇迹”。
案发后,遗留在现场的,只有一个大坑。
怎么查,从哪儿查?
都是一头雾水。
秦川决定,在现场打上网格,调用大量警力,以掘地三尺的决心,发誓要找出有用的线索。
几十天过去了。
在这期间,众人包括秦川在内,迷茫、无助、无奈感,相继充斥满了整个队伍。
谁都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二百米不行,就是五百米,不行就是一千米。
终于,苦心人天不负。
摩托车遥控器的出现,揭开了这桩大案神秘的面纱。
但清江两案,是压在当地警方和群众心头,一座沉重的大山。
无论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
不远也不近。
该案件原型,是贵州凯里两案。
其一,案件的缘起。
1998 年 10 月 17 日深夜,凯里市大十字派出所副所长安坤被杀,其配枪 64 式手枪及 6 发子弹被夺走。
44 天后的 12 月 1 日,凯里市又发生银行行长乐贵建一家灭门惨案,包括行长夫妇、14 岁女儿以及邻居刘巧云在内的 4 人被杀害。
凶手所用枪支正是安坤丢失的配枪。
原本凶手抢枪,是为了抢劫银行,但由于银行安保过严,他们反而对行长一家,动了歹心。
由于当时刑侦技术的限制,警方虽进行了大量调查,但在 18 年中案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
其二,案件的转机与突破。
到了 2016 年,公安部启动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凯里两案成为重点攻坚目标。
警方对现场进行新一轮细致勘察,此前在行长家灭门案现场提取到的 4 枚斗形纹指纹成为关键线索。
警方构建了嫌疑人犯罪侧写,认为嫌疑人很可能是凯里本地人,年龄大约在 33 至 63 岁之间。
同年 11 月,在完成对一半目标人群的指纹数据库比对工作后,11 月 23 日,看守所传来消息,一名在押人员的指纹与案发现场提取到的指纹成功匹配,案件侦破取得重大突破。
其三,真相大白。
经过进一步审讯,这名在押人员黄德坤最终坦白,他和潘凯平就是制造凯里两案的凶手。
黄德坤曾任凯里经济开发区城管局局长,在其即将调任凯里棚户改造办副主任之际,因财务账目问题被纪律检查委员会带走调查,指纹采集时意外暴露了其犯罪身份 。
其四,最终的结局。
犯罪嫌疑人黄德坤、潘凯平落网,并双双被判处死刑,没收全部财产。
和爆炸案一样,清江两案的侦破与结局,也是令人唏嘘。
第二、三女孩遇害案
十万公里,跑遍了全国许多地方。
不仅是人家的族谱,甚至地方县志、甚至是《大清律》都差了不少,但依然是毫无头绪。
陶维志三人组,确实憋屈。
这也正印证了一句话,方向错了,越努力错误越大。
秦川会上可以发布命令,会下还是请陶维志三人吃饭,为其点明了方向。
三个字:当地人。
那为什么之前的排查,一点线索都没有找到?
因为,没有穷尽。
穷尽二字,学问确实大了。
2010年4月18日午后,山西绛县古绛镇 11 岁的赵某、10 岁的杨某和 9 岁的吉某三个小女孩,拿着饮料瓶结伴到村头小溪边抓蝌蚪,然而夜幕降临后她们仍未回家。
第二天中午 11 时 45 分,一名老人在距离小溪三百米的山坡上,发现一座废弃窑洞洞口堆着枣树枝,查看后发现了三具女童尸体,死状凄惨。
三个女孩均遭掐死且生前被性侵犯,其中赵某和杨某双目圆睁,最小的吉某嘴里塞着装满蝌蚪的饮料瓶。
凶手之灭绝人性,简直令人发指。
在现场,警方从三个女童身上提取到同一人的精液,现场还有烟头、嫌疑人的足迹以及一个矿泉水瓶,这些都为破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案发后,绛县警方对当日周边可能出现的人员进行重点摸排,但未找到凶手。
之后警方将重点放在 DNA 检测上,对附近市县居住的近 13.4 万男性进行梳理排查,光 DNA 检测就达 3 万人,然而犯罪嫌疑人却毫无踪迹。
案件陷入僵局。
直到2015年,案件终于出现了转机。
专家建议扩大排查范围至运城乃至全国,并根据案发地居民来源情况,与河南警方联系,发现了一个可能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家族。
专案组兵分两路进行排查,但均无功而返。
2016年,公安部开展 “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
此案件被列为首批攻坚目标之一,专案组采用 Y 染色体父系追踪法,将排查范围限定在案发现场 5 公里之内。
采集血样后有了进展,发现一个宗族的 Y 染色体和凶手的 Y 染色体对上了,但该宗族里却无人符合条件。
真正的转机,出现了。
专案组从绛县某宗族古碑获得灵感,推断之前宗族内可能有人被过继,从而确定新重点区域陈村镇。
7 月 20 日夜,确定陈村镇一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中可能有凶手,绛县刑警连夜赶赴运城市,将6人列为重点排查对象。
7月21日凌晨1 时许,28岁的朱正被比对成功,警方历经6年终于将其捉拿归案。
三个女孩各自的家庭,因为该案都走向了分崩离析。
而罪大恶极的凶犯,此生都不足以赎清此罪恶。
第三、白银案
这是《我是刑警》中,最后一个大案。
或许,也是最触目惊心的一个。
“我死后,案子要是破了,你就把结案书,在我坟前烧了”。
“我希望,我们良城的女孩,都可以走在阳光下,留起长头发,穿上漂亮的红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师徒两人的话语,让人感到震撼。
那一瞬间,我是真泪目了。
良城案的原型,就是曾经轰动全国的白银案。
其一,恶魔初现 。
1988年5月26 日,白银的天气并无异常,但对于白银公司的女职工白某来说,却是生命的终结之日。
那天中午,白某像往常一样练完舞回到位于白银区永丰街的家中,与小侄子玩耍后便回屋休息,因家人彼此信任,门未关闭。
然而,这一疏忽却让恶魔高承勇有了可乘之机,他溜进屋内翻找财物,惊醒了白某。
白某的质问与尖叫让高承勇慌了神,他用刀疯狂地刺向白某,在其腹部连捅数刀,见白某反抗激烈,又狠狠割向她的喉咙,致其死亡 。
但高承勇的恶行并未就此停止,他对尸体实施了猥亵,还丧心病狂地继续捅刀,直至捅了二十六刀才罢手。
随后,他淡定地用水壶里的水洗净刀和手,带着满身罪恶骑车逃离现场 。
其二,阴影笼罩。
自那以后,白银仿佛被一片阴霾所笼罩,恐惧的阴影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蔓延。
1994年7月27日,刚到供电局上班不久的石某在宿舍遇害,高承勇如幽灵般潜入,惊醒石某后将其杀害,并残忍地在其身上留下三十六处刀伤。
此后,1998年更是成为了噩梦般的一年,多起案件接连发生,杨某、邓某等年轻女性相继在家中惨遭毒手。
她们有的被割喉,有的被刺数十刀,现场惨不忍睹。
而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同年7月30日,供电局职工曾某8岁的女儿苗苗也未能逃脱高承勇的魔掌。
他骗开房门,用皮带勒死了小女孩后还实施了侵犯,甚至在现场悠然自得地泡了一杯茶才离开。
其三,警方追凶。
这些案件的发生让白银警方如临大敌,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侦查工作。
然而,高承勇的反侦查意识极强,每次作案后都能巧妙地避开警方的追捕,让案件陷入僵局。
警方虽然采集了无数的指纹、生物检材,排查了大量可疑人员,却始终未能找到关键线索。
案件迟迟未能告破,白银市的百姓人心惶惶,年轻女性更是不敢独自出门,夜晚不敢穿红衣、留长发,整个城市被恐惧的氛围所笼罩。
其四, 转机降临。
时间来到2016年,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开展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对这起系列案件展开新一轮的侦破工作。
警方利用染色体Y-DNA 检验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海量的数据中抽丝剥茧,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 。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承勇的远方堂叔因涉嫌经济犯罪被采集血样和 DNA,警方通过比对发现其 Y 染色体与白银系列命案现场提取的嫌疑人 DNA 高度一致,由此锁定了高承勇所在的家族。
其五,恶魔落网。
2016 年 8 月 26 日,警方在白银市工业学校的小卖部内将高承勇抓获。
这个隐藏了多年的恶魔终于现出了原形,面对警方的抓捕,他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经审讯,高承勇对其在 1988 年至 2002 年间实施的 11 起强奸杀人作案事实供认不讳,那些残忍的犯罪细节从他口中一一说出,让人不寒而栗。
其六,正义审判。
2018年3月30日,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对 “白银连环杀人案” 进行一审宣判。
被告人高承勇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侮辱尸体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高承勇当庭表示服判,未提起上诉。
2019年1月3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罪犯高承勇被执行死刑。
这场长达 28 年的追凶之旅终于画上了句号。
白银市的天空仿佛也在那一刻重现了光明。
嗟声长叹,看完《我是刑警》,仿佛过完了漫长的一生。
我有两个感受:
一是罪犯们的凶残,视人命如草芥。
二是刑侦技术手段的进步,为案件侦破带来的巨大帮助。
希望不再有如此恶性案件的发生,也希望那些受害者家属,能早日走出伤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