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昭安
朱轼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一位著名的清官,他在浙江做巡抚时,崇尚节俭,力戒奢华,以政府的名义制订了一些规定,目的就是希望治下的百姓能够抵御奢靡之风、勤俭度日。
然而,尽管官府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要节俭,但收效甚微,当地的奢华依然如故,婚丧嫁娶,送往迎来,仍然十分讲阔绰摆排场。面对这种情况,朱轼便开始思考新的办法。
有一次,他外出办事,看到路上有一位妇女打扮得特别华贵,便上前打听其身份,得知这位妇女原来只是一个卖菜人的妻子。
朱轼不禁有些生气一一丈夫起早贪黑、走村串巷,辛辛苦苦卖菜挣钱养家,妻子却贪图享受,穿戴得如此光鲜华丽,浓妆艳抹,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他想要对这位妇女进行规劝,但想到之前的规劝都没起作用,便改变了主意;恰好吃午饭的时间到了,朱轼就把这位妇女带到了府中,说是要请她见见自己的妻子。
到了府中以后,朱轼把这位妇女领到了厨房里,只见众位女仆正忙着做饭炒菜,那位妇女便问:“大人请我来见夫人,怎么把我领到厨房里来了?”朱轼便用手一指其中一个穿着油兮兮的便服、手持一把大勺的女人说:“这就是我夫人。”
卖菜人的妻子吃惊不小,因为她怎么也没想到堂堂的巡抚夫人竟然亲自下厨、穿着油兮兮的衣服在掌勺!见此情景,朱轼便说道:“在我家里,无论是谁,都不能穿得过分华丽醒目;而且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即使是巡抚夫人,也要和仆人们一起做饭洗衣,不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
听罢巡抚一番话,卖菜人的妻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之后,朱轼又请那妇人一道吃午饭,桌上摆的也不过是一两种常见的蔬菜而已。吃完饭,才让那妇人出衙回家。
回家之后,那妇人便脱去了华丽的衣服,卸下了头上的钗环,穿上朴素的布衣,每天帮丈夫卖菜做饭,打理家务。
与此同时,她把自己在巡抚衙门的所见所闻告诉了别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巡抚夫人下厨掌勺”的事就尽人皆知了。这件事对当地百姓触动很大,打那以后,当地的风气为之大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怎么做比怎么说更有效果。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