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当时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采访了40位中美外交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形成了一本采访集,实质是回顾中美两国40年来外交的一些珍贵秘闻。

这40位重量级人物,有经济学家,有历史学家,也有军人,甚至还包括退休了的美国前总统卡特。所以说,他们说的很多话都几乎是中美40年来合作与竞争的真实写照。

这些各领域的专家情商也都很高,在回顾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讲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段子。

12艘航母事件,就是这本集子里我国一位优秀的外交官兼军人回忆时提到的。

一、杨毅妙答美军司令

这位外交官叫杨毅,出身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据网络公开的信息显示,杨毅系海军少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1995年至2000年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会战略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学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杨毅少将经常参与中央和国家机关高层重大政策咨询会议,代表国家与军队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先后出访过50多个国家,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据杨毅少将回忆,2008年,时任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到中国访问。海军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军种,各国的海军军装、标识都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因而彼此都很感兴趣,尤其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海军高级将领自然会有一些共同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廷上将找到了杨毅少将,进行私人会谈。所谓私人会谈,就是个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达成什么共识性的话题,个人所谈一般来说不代表什么官方意志,比较轻松。

但是这位基廷上将不老实,私人会谈中,问了杨毅少将一个试探性的问题:“听说中国要发展航空母舰,你们准备发展多少艘?”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这个时机很敏感,触动了中国。

1970年海军曾经短暂地论证过建造航母的事,只论证了一年,因为条件实在太落后,停掉了。

有人不免要问,那时候的中国,连原子弹都造出来了,卫星都上天了,航母怎么就是造不出来?

这个不难理解。

航天工程和核技术都是技术密集的科技部门,但是这两种技术门类,动用的资源并不是特别多,对工业基础门类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全面,都属于重点突破性质的科技门类,只要我们在一个科技点上取得深入突破,就可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退一步讲,那时的航天科技其实和美苏相距甚远,只能发射技术体制很一般的卫星,跟美苏的载人航天不可同日而语。核弹也只是完成了原子弹制造,而原子弹的投射平台没有建起来,也就是远程洲际导弹、能够挂载原子弹的轰炸机,或是潜射潜艇都没有制造出来。只有弹,却扔不出去。

航母技术则不同,它要求的技术虽说不上特别尖端,但对工业基础要求特别全。

你首先要有造大船的能力。这一点当时的中国不具备,连汽车发动机都造不好,可以想见当时有多窘迫。包括特殊钢材,中国造不出来,后来直到21世纪初改造瓦良格号,特殊钢材还要从外国进口。

其次要求有先进武器生产能力,舰上的各种自卫武器,防空武器,等等,中国当时的武器生产技术也支撑不起来。

再次,通信能力。你在大海里作战,没有强大的无线电通信能力,就没法指挥控制庞大的编队集群,你光杆一艘舰根本不敢下海。同时,也得有强大的侦察能力,中国的雷达技术也不行,跟不上外军水平,不要说先进水平了,基本及格线都达不到。没有强大的雷达,发现不了敌机,这在海上也是送人头的份。

再再次,舰载机技术。先不说别的,就说飞机制造工业。中国的战斗机,当时还处在进口、学习、仿制的阶段,自己都没弄明白战斗机怎么制造的,就想制造航母,总不能把大舰造出来,在上面晒衣服吧。

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经费,作战体系,这样那样,当时建造航母的难度,就像给一个小孩一张纸,让他画一张清明上河图。

所以直到瓦良格号出现时,美国人对中国海军一直是不屑一顾的,在太平洋海面上,中国完全没有话语权,美国人从1945年击败日本后,心安理得地霸占太平洋==60多年,习惯成自然了。

所以当中国购买瓦良格号,并进行改装、复造时,美国别提有多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