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中旬,天空下着大雪,地面也开始结冰。但红十五军军团长徐海东此时却忙得热火朝天,因为红十五军团生活很清苦,士兵还穿着单衣,他的手头实在是太紧张了,恨不得去地里挖点钱来。
而就是在这关键时刻,突然毛主席找到了他,而且还破天荒的向他开口,要借2500元。要知道,毛主席一向视钱财如粪土,另外,毛主席作为中央红军的领导者,在党内拥有着极高的威望,更别说当时的红十五军团还很艰难,那为何他要会向徐海东借钱呢?
徐海东,出生于1900年的湖北黄陂徐家桥村,早年也是穷苦出身,历经过生活之艰苦。后来于1925年投身于共产党,开始寻求解救中国的办法。
在加入共产党后,他曾被派往湖北第2师学习军事,在这里他表现十分优秀,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第一,很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军事小天才。
1926年,徐海东脱离军阀,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了一个排长。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他因表现出色,屡获嘉奖。尤其是汀泗桥战役中,他带着一个排一举冲垮了敌人4个炮兵连,还缴获了12门大炮,一下子在部队里面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1927年大革命失败,徐海东奉命回到家乡策划起义,11月他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9年又领导夏区年关暴动。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徐海东带领过很多次小规模起义,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但正是在这一次次失败中,他开始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并且钻研游击战争,很快将理论知识变成军事手段,指挥才能也逐渐稳步提升。
然而,就在他快速成长之际,恼羞成怒的反动派对他的家人进行清算,先后杀了他家族66口人,徐家的人血都流干了。那一刻,徐海东怒发冲冠,但他最终他还是压抑住怒火,为了革命,他愿意牺牲小家成就大家,擦干眼泪继续战斗。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此时31岁的徐海东已经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员猛将,被称为“徐老虎”,而他也因为战功被调任红12师第36团团长。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开始崭露头角,1932年商潢战役,徐海东带领36团负责正面阻击敌人,当时敌人进攻十分凶猛,营连排干部大部分阵亡,但徐海东还是亲自冲上战场,亲自吹号指挥。
在枪林弹雨中,徐海东向众人呐喊:“共产党员,牺牲也要向前倒。”大家被他的热血所鼓舞,都悍不畏死,就连倒地的伤兵也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就这样,36团坚守三天三夜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立下赫赫战功。
在战斗结束后,红12师师长陈赓特意表彰徐海东:“你们团打得多好啊!36团算是打出来了。”不过,虽然得到陈赓的赞许,但徐海东没有丝毫得意,他一直在总结这场战斗的得与失,而且还在继续努力改造自己的作战方式,因为他要确保能够有战术、有效率的取得胜利。
总之,他用了大量时间来总结每一场战斗,而且还专门找到上级学习经验,当时他的学习对象一个是陈赓,另一个则是毛泽东。
很快,徐海东便磨练了出来,他不再是曾经那个“徐老虎”,变成了国民党军官头痛的红军名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才这么记载:他说“一个红军抵得上5个白军”,你可以看出,在他看来,他这话不过是说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然而,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徐海东的能力再强,也无法扭转大局,毕竟连毛主席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在1932年,红四方面军就遭到了国民党30万大军的围剿,被迫离开鄂豫皖苏区。
在这场艰难的战斗中,红27师师长徐海东与总部失去联系,部队还遭到多次分割。但由于徐海东有着过硬的指挥能力,他硬是带着部队摆脱了10倍于己的追兵,杀出了重围。
1933年,红25军重建,徐海东担任副军长兼74师师长。由于部队是刚建立,而敌人来势汹汹,一开始的红军,处境十分艰难。但徐海东就是越战越强,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他还是在大别山区连续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石门口等战斗的胜利,使得敌人不敢再将兵力分散。
1933年5月,受到左倾军事冒险路线的影响,红25军被迫与敌人死磕,结果损失惨重,部队再一次被分割。当时徐海东重病在身,只能躺在担架上与部队随行,但他依旧坚持的坐起身,指挥众人进行准确的反击和聚拢,硬是打出了一条血路,使部队转危为安。
在杀出重围后,部队进行重新改编,组成了红28军,徐海东担任军长。当时他的部队不过2000多人,但敌人却有10万大军,而且部队刚遭遇失败,人心惶惶......
不过其硬是在徐海东的指挥下,通过不断的游击战争疲劳敌人,通过不断的消灭落单的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夺取敌人的物资来补充部队匮乏,硬是让10万大军都只能无能狂怒。
当时国民党方面曾感慨:剿共,剿共,越剿越多......
不过即便如此,部队依旧十分窘迫,曾经一度只能挖草根充饥,伤兵们没有医药治疗,到处是哀嚎之声。但徐海东就好像是一面旗帜,大家只要看到他的身影,就知道这场战争一定会胜利,大家就这样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绝境。
1934年3月,红28军转战葛藤山,与敌人打了一场葛藤山战斗。当时我方刚刚落脚,敌人54师161旅直接就扑了上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徐海东以一个营的兵力阻碍敌人,用两个营的兵力佯攻迷惑调动敌人,又在敌人一窝蜂冲上来,被死死拖住之际,他立刻调集4个营的主力迂回到敌人侧后方,插了它一刀。
由于敌人是遭遇突袭,因此部队一下子就乱了,前军找不到后军,指挥官找不到基层干部,整个部队彻底乱了。而徐海东就这样轻松解决了远胜于自己的敌人。此战被称为徐海东的经典战役,也大大鼓舞了人心,扭转了敌我双方的态势。
之后,红25军获得了新的生力军,部队一度扩充到3000多人。在徐海东的带领下,这支部队越打越猛,而且越来越会打运动战和奔袭战,使得国民党部队头疼不已。根
据保守估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徐海东率领的部队就歼灭了国民党4000多人,比25军的总部队人数还多。
后来学者评价: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如同“孤儿”一般的红25军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坚持斗争1年3个月,还消灭了远超自己的敌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然而,在红军主力都被迫长征的背景下,红二十五军也不能幸免,1934年11月11日,红25军将近3000名士兵开始长征,这一次省委任命程子华担任军长,而徐海东改任副军长。
虽然他成为了副军长,但在长征路上,徐海东如同救火队长一般,哪里遇到了危险,他就会冲到哪里。
资料记载,在部队长征的危急时刻,徐海东策马扬鞭杀入敌阵,硬是抱着手中的一把刀,杀出了一条血路。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脑袋被子弹给射穿了,他本人也当场昏死过去。这是徐海东一生中受伤最重的一次,他昏迷了4天4夜,差点就没人醒来。
不过幸运的是,红25军还是转危为安,连续取得了两次反围剿的胜利。尤其是当得知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时候,徐海东当即发表宣言:我们要去接应主力红军,即使我们3000多人都牺牲了,那也是光荣的。
于是,红25军不顾一切地西进甘肃,牵制住了敌人大量的兵力,为主力红军的北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红25军每天都在打听中央红军的消息......
而红25军也在与诸多敌人进行过血战,但可惜,由于情报的闭塞,他们未能真正接触到中央红军,并且还即将面临敌人的死围。在这种危急情况下,红25军强渡泾水,去找陕北的刘志丹会合。
历经重重险阻,1935年9月15日,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他们成为了第一支长征到陕北的红军部队。
在两支部队会合后,红25军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担任军团长,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而军队总人数也扩张到了7000余人。
刚刚组建完新军,红十五军团立刻遭到了国民党部队的第3次围剿,徐海东再次大展神威,取得了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的胜利,向人们证明了红十五军的力量,也为中央红军的到来扫除了障碍。
此战过后,中央红军终于来到了陕北,而红十五军团则正式编入红一方面军。在这段历史中,徐海东的政治觉悟远超某些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兵力强悍就飞扬跋扈,而是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并且还在中央红军到来后又打了一系列的精彩战斗。
周恩来在1946年同美国记者李勃曼曾经这样评价那段历史:红军长征到陕北以后,东北军即开始围攻。徐海东先后打垮了东北军的一个师,一个旅,后来又打垮了一个师。于是,东北军不再愿意内战,要求抗日。从此以后,东北军与中共互不攻击,此事也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周总理的评价没有丝毫夸张,客观的向我们说明了徐海东的功劳。事实上,斯诺还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感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徐海东和彭德怀一样神采奕奕,他俩有超人的魅力。
当然,除了这些大的功劳以外,徐海东还曾经给毛主席借过钱。正如开篇所说的,在11月中旬,天上下起了大雪,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十分困难,所以不得不向徐海东借款2500元。
当时红十五军团只有7000元,而且士兵们也很艰苦,但徐海东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拿出了5000元交给毛主席。
正如他自己所说:“过去我们天天盼中央向中央为迎接中央到来,我们准备3000多人全部牺牲。现在中央有困难,难道我们能不管吗?支援党中央,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徐海东的大度感动了毛主席,时隔多年以后,毛主席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都会倍感心酸。但是一说到徐海东,他就会面带微笑:“那时候,多亏了那5000元钱啊!那真是雪中送炭啊!”
这边刚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赏,那边徐海东又马不停蹄的在1936年2月参加东征,5月份又挥师参加西征,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创造了条件。
之后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指明要徐海东率领红军主力过来帮忙,徐海东又带领部队赶往西安地区,由于徐海东威名过盛,居然把国民党的部队下的连夜后撤40里,也正因为有他在,共产党极大地震慑了国军来犯的可能,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后,徐海东的部队被改编为115师334旅,他又与日寇进行血战,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和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温塘、张店和町店等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且在1938年,新华日报发表了徐海东的《冀察晋抗战》一文,其中徐海东详细的分析了日军的作战特点和战场的全局变化,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理论水平。
1939年,他又抱病指挥了反扫荡作战,取得了周家岗等战斗的胜利,巩固扩大了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徐海东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但他依旧坚持随军指挥作战。
直到1941年,徐海东担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由于病情实在过于严重,他只能在担架和病榻上度过了之后的岁月,所以他无缘参与那场精彩的解放战争。
不过,虽然没有参与后来的“诸神之战”,但徐海东的传说一直在军中流传。在张国焘等人肃反时,是徐海东冒着生命危险和他们对着干,而且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了300多位干部,让他们从枪口逃生,后来还恢复了名誉。
这些人很多都参与了解放战争,而他们的成功显然都离不开徐海东。
还有,徐海东曾三让官职。例如在1931年时,徐海东因为打仗过于拼命,所以受了重伤,不得不脱离了部队。等到他归来的时候,团长已经有了新的人选,本来他可以等待新的职位,但他主动申请去当副团长,让出了团长一职。
1934年长征时,他又主动让出了军长一职给程子华同志,甘愿当一名副军长,之后带着部队走完了长征。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开始授衔仪式,毛主席提议,党中央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当时周总理还特意向他告知了这一消息,徐海东对此坚决推辞,并且告诉周总理,自己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做贡献,不能接受这一荣誉。
但毛主席坚持认为:“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所以还是保留了他大将的军衔。
不过,虽然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军方诸多大佬对他无比推崇,但他本人却一直都很低调。例如1969年3月准备召开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坚持要求徐海东出席第9次代表大会,而且还让他参加大会主席团。
等到4月1日九大召开时,徐海东如约来到了人民大会堂,但因为他抱病多年,又坐着轮椅,所以他就特意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不想引起众人注意。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周总理特意从人群里面把他找了出来,然后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给他换个座位。”就这样硬是将徐海东给拉了出来。
等到主席上台演讲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海东同志来了吗?”这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这次徐海东再也不能低调了,只能站起来接受毛主席的问候。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徐海东寄予厚望,对他是由衷的敬佩和欣赏。
不过徐海东始终保持着谦逊,依旧奉行有事他干,有功让给别人的作风。直到1970年3月,在郑州病逝。1979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徐海东的追悼会,对于徐海东的一生,客观的评价道:“对党是一颗红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