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美食在烟火缭绕之中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的温暖记忆,更在中国饮食文化的炉灶中慢火烹煮四百多年,以独特的风味惊艳世界。2017年,澳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这一荣誉既是对澳门美食创新与传承的高度认可,也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

在这个享誉全球的美食之都,一道道佳肴诉说着文化共生交融的故事:鲜美的水蟹粥与爽弹的竹升面,凭借各异的滋味在同一个餐桌之上巧妙地化解了“米面之争”;粤式炖奶和西式酥皮“中西混搭”,恰到好处地诞生出澳门葡挞的香气扑鼻;南美洲的辣椒、东南亚的椰浆、非洲的香辛料,每一种味道都能在澳门找到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口文化融合的“大锅”,烹制出海纳百川的美食风味。人类对美食的开发能力有多强?澳门美食会给你答案。

西味东融:澳门美食的多元基因

澳门的美食基因可以追溯到16世纪葡萄牙商船的到来。

葡萄牙殖民者踏上澳门这片土地后,很快发现家乡的某些食材难以寻觅。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厨师们只得努力寻找替代品。没有新鲜牛奶,就用椰子汁来代替;没有葡萄牙香肠,就用中国香肠当食材。葡萄牙人带来的香料、奶制品和烹饪技法,与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相结合,再辅以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的香料点缀,共同孕育出了“土生葡国菜”这一独特的美食。这种全球独一无二的菜式,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澳门的美食,既非纯粹的葡萄牙风味,也非纯粹的中式风味,而是融合了葡萄牙菜的精髓、中国烹饪技艺,以及世界各地的味道。

若要了解葡萄牙饮食文化,马介休无疑是最佳切入点。这种由盐腌鳕鱼制作的食材,被誉为“葡萄牙国鱼”,在澳门展现出更丰富的形态。传统的马介休炖菜延续了葡式的经典风味,而澳门厨师的创意更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澳门,马介休球尤为受欢迎。这种小吃将鳕鱼肉与土豆泥搅拌成丸子后油炸,外酥内嫩,是餐前小食的首选。

而薯丝炒马介休则以其独特的口感俘获食客的心:预先炸好的马介休碎,与鸡蛋、洋葱和土豆丝一同翻炒,咸香交织,极具层次感。

另一种经典做法是烧焗马介休,将腌鳕鱼直接烤制,鱼肉鲜嫩,风味清淡,配以煮熟的土豆和蔬菜,成为一道健康而丰盛的主菜。

这些做法不仅保留了鳕鱼的原始风味,也融入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本地化的烹饪智慧。

澳门还有一道特色菜“非洲鸡”,以烤鸡为主角,使用辣椒、椰奶和花生酱等东南亚香料,加上葡式料理的调味精髓,烹制出一道层次丰富、香气四溢的佳肴。传统葡人料理的非洲鸡口感干涩,而落地澳门后的非洲鸡则酱料丰富。椰奶的醇香与花生酱的浓郁在口感上完美融合,迎合了中国食客偏爱的香滑质感。

制作非洲鸡时,厨师通常会将鸡肉腌制入味,然后用炭火烤至表皮金黄酥脆,再淋上秘制酱汁。每家餐厅的酱料配方略有不同,有些偏向浓郁的咖喱味,有些则凸显辣椒的辛香。即便配方各异,这道菜始终代表着中西交融的成果,成为澳门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经典。

如果说非洲鸡与马介休体现的是澳门对葡式菜肴的本地化创新,那么咖喱炒蟹则展示了澳门土生菜对印度饮食文化的吸收与再创造。这道菜选用整只青蟹,配以香浓的咖喱酱和椰奶烹制,香料的浓烈与椰奶的醇滑在口感上形成完美平衡。咖喱炒蟹通常以大份呈现,适合多人共享。鲜嫩的蟹肉与浓郁的咖喱汁拌饭一起食用,味道更为出众。

澳门的每一道经典美食,都能演绎出一段文化融合的故事。从葡式风味的引入,到非洲、东南亚香料的融汇,再到本地食材的创新利用,澳门用独特的烹饪技艺,将世界各地的美食传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

古味新生:从市井风情到城市品牌

从晨光初绽时的一顿早餐,到夜色阑珊下的一份夜宵,澳门的街头美味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生活日常。茶餐厅中人声鼎沸,大排档里烟火氤氲,小吃摊香气弥漫,勾勒出澳门最地道的市井画卷,每一个转角都藏着令人垂涎的珍馐佳肴。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寄托着澳门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烟火气息。

当巷道间第一缕阳光缓缓洒下,早餐摊位已然沸腾。水蟹粥的锅沿溢出丝丝热气,青蟹鲜嫩的精华融入粥底,烹煮出一份难以抵挡的鲜美。每一勺入口,稀滑的粥裹挟着蟹肉的甘甜,鲜美的汤汁像是海浪轻轻拍打味蕾,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鲜掉眉毛”!另一头,小店师傅正忙着捞起一碗虾子面,手工拉制的面条根根分明,虾子的鲜甜融入汤底,让人忍不住一尝再尝。对中国人来说,早餐摊位就是一个“人间闹钟”,只要闻到香气,就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样的街头小吃,承载的不仅是饱腹的功能,更是这座城市特有的情感密码。多年来,澳门的小吃摊从小巷边缘一步步走进主流视野,成为城市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碗虾子面、一盒杏仁饼、一份猪扒包,不仅是街边小摊的招牌,更渐渐演变为游客必尝的特色符号。官也街、十月初五街,这些地名因为美食而声名远扬,而无数隐匿在巷弄深处的老店,也因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忠实的口碑。澳门民间风味的崛起,不仅是当地文化的自信表达,更是这座城市将传统融入现代、将平凡化作品牌的生动实践。

到了夜晚,华灯初上,澳门的另一面在高档粤菜餐厅里展露无遗。粤式烤乳猪是名不虚传的佳肴,乳猪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和炭火慢烤,皮层被烘至金黄酥脆,油脂微微透出光泽,刀起刀落间,香气飘散。搭配细葱、甜酱、小薄饼,这道经典菜品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仪式感。再来一盅鸡煲鱼翅汤,鲜味随着炖煮的时间层层渗透,汤清而味浓,入口绵长。青斑鱼、石斑鱼的清蒸工艺更加考究,鱼肉鲜嫩,辅以点缀的蔬菜,既赏心又悦口。热气蒸腾间,虾饺晶莹剔透,叉烧包松软微甜,烧卖馅料丰富,都是对中式点心技艺的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地区流行“得闲饮茶”,受此影响,凉茶文化也成为澳门饮食版图中的一抹亮色。传统凉茶铺依旧保留着用大号茶壶盛凉茶的方式,每一口甘凉的廿四味、夏桑菊,仿佛能让炎热的夏天瞬间降温。喝凉茶不仅是为了治咽痛、祛湿热,更是澳门的一种生活哲学。

澳门的美食,不止于味觉的满足,更在于其中所融汇的情感与文化。它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是精致餐桌上的仪式感,是东西方的碰撞与融合,每一种滋味都透着澳门的温度与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兼具精致与烟火气的美味,从未脱离中国饮食文化的根基。许多餐厅的菜单中,都能找到对传统民间风味的致敬:一道简单的猪扒包可以因精选的腌料而焕发新生,一碗日常的云吞面也能因汤底的用心调制而脱颖而出。澳门的厨师们懂得从街头汲取灵感,将民间小吃的精髓融入更高规格的餐饮之中。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曾经朴素的美味逐渐积淀为城市的独特符号,向世界讲述澳门的味道故事。

风味远播:通向世界的“美食桥”

“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不仅是对澳门四百多年历史沉淀的美食文化的肯定,也彰显了澳门以美食为媒介连接世界的独特魅力。这一称号的背后,是澳门对于饮食文化的开发能力与创意精神的最佳注解。从最质朴的街头小吃到创新融合的高级料理,澳门的餐桌上始终流淌着跨越时空的风味精髓。

历经百年漂泊,澳门文化却因根深而枝繁叶茂。不局限于一隅之地,澳门美食以小城滋味创造出无限可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美食之都”,澳门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绘制出一幅承载市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美食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了解澳门美食何以风靡全球,只需走进大街小巷,体验从地道小吃到星级餐饮的多样风味。

在氹(dàng)仔街头,小摊贩们制作的猪扒包用浓郁的酱汁与松软的面包诠释着中西结合的美味。这道起源于葡式面包、融合了中国人“大口吃肉”喜好的小吃,如今已成为澳门街头饮食的经典代表,出现在国外美食节的展台上,吸引众多外国食客驻足品尝。

近年来,“吃播”文化和短视频兴起,澳门的网红美食频频出圈。从绵软香甜的木糠布丁到“排队两小时也值”的手工虾饺,这些爆款小吃在全球各大社交媒体上频频刷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赴澳一探究竟。人们用味蕾感知澳门的历史,用舌尖触碰这座城市的脉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门到底有谁在?全球风味在此“出没”:河边新街的葡萄牙餐厅,可以享受地道的澳门葡国菜;荷兰园二马路则被誉为澳门的“泰国街”,聚集了许多供应正宗泰国料理的餐厅;三盏灯区则是闻名遐迩的东南亚美食聚集地……

自2001年至今,每年的澳门美食节宛如一场盛大的味觉嘉年华,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活力与创意。世界各地的美味汇聚于此,摊位间飘散出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环球美食之旅。从澳门的传统餐厅到国际化的美食节,澳门的饮食文化不仅服务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展现出连接全球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风雨变迁,澳门孕育出别具风味的美食天地。东方与西方的融合,创意与食俗的交织,赋予澳门餐桌以独特的包容与平衡。代代传承中,澳门人延续着中华民族“一粥一饭皆有精神、一餐一饮俱是文化”的传统,也将国际化的饮食文化深深融入澳门的日常风味,为这座城市的饮食版图增添了厚重与多彩的印记。

编辑:周斌 胡心雅 詹茜卉

参考资料:

1、徐德文:《吃在澳门》,《人民日报》1997年1月13日第11版。

2、郑婉湘:《从澳门美食看包容(与澳门特区共成长)》,《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7日第11版。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