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4年,秋。
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傅连暲(zhāng),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是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打来的。他说,毛主席在于都病了,非常严重,需要他赶过去看一看。
傅连暲一听主席病重,心里咯噔一下,也来不及脱下自己的手术服,直接收拾了各种急救药品和工具,出门翻上马匹,星夜赶赴于都。
图|傅连暲
而另一边,毛主席躺在木床上,敷着一条冷毛巾,但是他双颊烧得通红,呼吸又十分急促,旁边的工作人员不敢乱动,只能在一边焦急地看着主席情况。
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房间的门应声被人推开,众人抬头一看,脸色一喜——正是傅连暲到了。
傅连暲此时风尘仆仆,十分疲惫,他想着尽快给主席看病,于是他拼命赶路,用了两天一夜,终于赶到了这里。
毛主席听到脚步声,睁开眼,吃力地说道:
“傅医生,你来了。”
傅连暲连忙走到床边:“是哩!主席,我来了。”
(1)革命者
傅连暲,1894年9月14日,生于福建省汀(tīng)州。
起初,他的家庭靠码头搬运为生,但到后面实在是难以生存,便举家信奉了基督教。
因为当时英国人办教会,为了吸引民众入会,便承诺入教之后提供生活补贴,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保证教徒的孩子有书可以念。
就这样,傅连暲一家成为了基督教徒。
图|基督徒
傅连暲长大之后,便去了基督教会兴办的崇正小学,后面又因为学习优异来到了中西中学,并且受到了资助。
1911年,傅连暲决定学医,一来在乱世中,医生能活得下去,二来,他作为基督教徒,学医有便利条件,于是他考入亚盛顿医馆,并且,开始学习西医技术。
四年之后,他成为了一名汀州福音医院的医生。
这段时间,他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每次都是尽全力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出生于劳苦大众,他经常资助忍饿挨冻的乡亲们,而且他们来看病时,他也是经常减免他们的医疗费用,或者干脆免费看病,而且还免费提供药品给他们。
1925年,五卅(sà)运动爆发,全国反帝运动盛行。
当时福音医院的外籍院长害怕受到波及,便逃回了国,而在医院里众人认可傅连暲,于是他就被推举为院长,而在这个革命浪潮高涨的时候,傅连暲的思想也开始转变。
当时主要的原因就是,傅连暲看到了一本名为《新社会》的旬刊,他精神世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是共产党员瞿(qú)秋白在五四运动时期,创办的杂志。
图|《新社会》
其核心理念就是实地调查一切社会上的情况,提出主张——改造大多数中下级平民的生活,创造一个平等而没有一切阶级与战争的新社会。
傅连暲虽然在医学方面十分精通,可是在革命思想上,他还是一个“小白”,他看到《新社会》后,十分向往革命,之后他又结识了汀州的地下党人士,最后他决定参加革命。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同年,我党发动南昌起义,当时起义军占领南昌之后,便撤到了汀州,傅连暲知道之后,以医院为据点,接受救治了几百个伤病员。
当时起义军上下,无不对他感恩戴德。
那时傅连暲还救治了不少的中共高级领导,比如陈赓(gēng)的伤势比较严重,有医生建议截肢,保住性命,但傅连暲断然拒绝,他知道没有了腿,这对一个军人意味着什么。
经过精心治疗,陈赓终于保住了自己的腿,除此之外,傅连暲还救下了年过半百的徐特立老前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毛主席的老师,也是南昌起义里,最为年长的那一批革命人士。
1929年3月,傅连暲接待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一位是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另一位是军长朱德。
图|毛主席
两人早就听说了福建汀州有一个傅连暲院长,妙手回春,救治了许多红军战士,在红军部队里很有名气,所以两人就慕名前来。
傅连暲看到两位领导人如此隆重,他也是受宠若惊,三人一番长谈之后,傅连暲便主动提出,为毛泽东和朱德检查身体,而且他还建议两位领导人,给红军战士接种牛痘。
因为前些日子,他意外发现了军中有天花病人,他知道这是烈性疾病,一旦传播开来,便是极度危险的,于是他就趁这个机会,向两位领导人提出了这个建议。
毛主席也知道这病的厉害,于是连忙点头,之后,傅连暲带着医院的工作人员,用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为红军战士都接种了牛痘。
而傅连暲和毛主席的缘分还不止于此。
当时在红军反围剿的过程中,主席特地找到了傅连暲,毛主席希望他能帮助红军创办一所看护学校,为红军培养一些医务工作者。
这样有助于革命的事情,傅连暲自然是义不容辞,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很快在汀州,一所医务学校便拔地而起,对外它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医学教育学校,对内,它其实是红色医务人才的输送基地。
图|汀州
后来,汀州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汀州逐渐成为了经济中心,而且傅连暲所在的福音医院,也逐渐成为了苏区最大的一所医院。
福音医院在全国的红色根据地,都有了不小的名气,不过随着斗争形势越发紧张,国民党对红军的封锁也越发紧密,当时控制最严的就是药品。
傅连暲知道这药品一旦断线了,红军战士的性命可就没有了保证,当即他在各个城市,建立地下药房,并且从汀州至上海,建立了一条运输线,解决苏区药品紧缺的问题。
当这条线路建立起来后,很多战士的性命都被傅连暲救了下来。
后来有人采访他,他深情地说道:
“当时我相信,自己有一天,会站在党旗下,向党交出一颗心,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后来,傅连暲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他也真的如他所说,从入党的那一天起,他就做好了为党奉献一切的准备,从他的一生所作所为来看——他确实做到了。
(2)主席病重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这一次,红军被迫开始了长征。
图|长征
就在十分危急的关头,带领红军的毛主席身体却出现了问题,这让原本情况就不好的红军,雪上加霜。
原来就在长征前夕,毛泽东前往江西的于都,调查长征路上的情况,可是就在他抵达于都后不久,他却被发现患上了奇怪的疾病。
而且更加致命的是,这种病症很难治愈。
毛主席在得了这个病之后,一直高烧不退,而且病势日渐沉重,虽然当时已经请来当地的大夫来看,可是主席仍然没有恢复的样子,无奈之下,众人向瑞金苏区总部求救,请求瑞金方面速派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过来。
当时苏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第一刻想到的就是傅连暲,他连忙给他打去了电话:“毛主席病重,速去!”
他为什么要联系傅连暲呢?他现在不应该是在福建的汀州吗?
原来在红军反围剿的时候,傅连暲就已经来到瑞金。当时在斗争过程中,汀州已经遭到了好几次围剿,年初的时候,部队便准备前往瑞金,建立新的根据地。
图|毛主席
毛泽东出发前,特地找了傅连暲,问了他的去留意见,当时傅连暲还没有成为党员,但他坚定地说道:
“跟主席到瑞金去!”
傅连暲毫不犹豫的态度,让毛主席十分意外。
因为以前他见到傅连暲的时候,他刚开始只是一个帮助革命的医生,与党还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当时傅连暲让毛主席印象很深的是,他每次来汀州的时候,傅连暲知道他喜欢看报纸,于是傅连暲便早早地订购了《申报》《新闻日报》等报刊。
当时他拿到这些东西之后,还赞许道:
“傅医生办事,比共产党还认真!”
而这一次毛主席之所以意外,是因为这次,可不是买一份报纸那样简单,但傅连暲仍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足见他对革命的赤城。
傅连暲就这样,来到了瑞金。
图|瑞金
而且他不光是自己去,他还把整个福音医院搬了过去,他说服家里人全部迁至瑞金后,又自己花钱雇了百余个挑夫,把医院所有的东西,从汀州搬到了瑞金,这无数次往返,足足用了两个多星期。
到了瑞金以后,福音医院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央红色医院,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史上第一个正规医院,当时中央机关报《红华中华》特地发表了专题文章,称赞他是“苏区第一个模范”。
当时中央红色医院除了房子、地皮和福音医院不一样,其余都是一样的,像什么桌椅、病床、玻璃门窗、百叶窗等东西,都是从福音那边拆卸下来的。
后来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回忆当年去参观的场景,他感叹傅连暲为不耽误红军医疗工作,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个努力在现在看来,都是不可思议,值得敬佩的。
所以,张闻天听说主席病重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傅连暲,当时傅连暲正在红色医院工作,接到消息后,他立刻收拾好必用的药品和工具,骑上军马,便往于都那边赶。
图|张闻天
当时傅连暲其实自己已经是病人了,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他身患肺病、胃病等病痛,但即使他的身体很差,他也不敢耽搁一分一秒,因为他知道如果主席出了事情,革命就塌了半边天。
在金秋烈日下,他长途跋涉了180公里,终于在第二天傍晚,赶到了毛主席住处。
虽然他已经十分疲累,但是也来不及休息,他立刻为毛主席检查身体,当他测体温的时候,发现主席已经高烧41摄氏度了。
傅连暲心里咯噔一下,但他面不改色,当时诊所并没有能验血和透视的工具,傅连暲只能通过听诊器听诊以及查探情况来进行判断,最后他认定毛主席患的这种奇怪的疾病是——恶性疟疾。
在当时,疟疾可谓是极大的病症,百姓大众畏之如虎。
现在主席得了这种疾病,无疑是十分棘手的,但傅连暲也不敢隐瞒,他把自己的诊断,还有治疗方案一起报告给了毛主席。
主席虽然身体虚脱,但主席同意了他的方案,因为他相信傅连暲是不会害他的。
图|毛泽东
当晚,傅连暲就隔壁房间住了下来。
傅连暲因为赶了一天一夜的远路,刚刚躺下便昏睡了过去,可是他心中牵挂主席病情,睡到中途,又突然惊醒,他睡得不安宁,便直接起来,悄悄走进去毛主席的房间,观察主席的病症。
如此几次反复,傅连暲这一夜基本都没有合眼。
三天后,在傅连暲的精心照顾之下,毛泽东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而在经过他的治疗后,毛主席的病情开始渐渐好转。
但在治疗的过程中,主席也有“不听话”的时候,当时傅连暲定下的方案是让主席完全痊愈,但在前期病稍微好了一点时候,毛主席就起身工作,研究红军撤离苏区的路线。
傅连暲劝说了好几次,这个工作可以交给其他人,主席现在应该以养病为主,但主席仍然坚持他的看法,他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每一秒都是生死时速,他的病已经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现在绝对不能再浪费了。
傅连暲实在拗(niù)不过,他便在于都多留了几天,观察主席的状况。
图|红军长征路线图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在某次吃饭的时候,他的午餐突然多了一罐鸡汤,还有一只炖好的鸡,当时傅连暲知道,红军的领导干部们一年到头,都吃不到几只鸡,而毛主席也是这样。
现在他的午餐中突然出现了这个,他自然是要追问清楚的,这一问,他才知道,是毛主席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特地用自己的钱给他买了一只鸡。
傅连暲当即起身,坚决推辞,事情到最后,毛泽东都亲自过来劝他,说这只鸡只能他吃,而且他可以放心地吃。
主席的一番话,让傅连暲十分感动,他也不再推辞,但这一只鸡,他用了三天才吃完,可能在傅连暲看来,这不仅仅是主席给他买的补身体的鸡,更是主席一片赤诚的心意。
对于党来说,傅连暲这次救下毛主席,可谓是在关键时刻为党立了一次大功,甚至是改变了党的历史。
(3)长征
很快,敌人的“铁桶计划”渐渐浮出水面。
图|长征
红军领导人知道之后,立即开始长征,但这时傅连暲的去留,却成了一个问题。
因为党组织考虑到他的肺病,还没有全好,受不了长途跋涉,所以组织就提议送他回汀州,留下做游击工作。
但傅连暲想着,这一路上红军要突破敌人层层的包围圈,广大红军在路上肯定需要他,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既然已经加入了党组织,那就要同生共死。
临行前,傅连暲对家人说:
“我们会打回来的,等着我们哩!”
就这样,傅连暲踏上了长征之途,一路上,他冒着弹雨,为负伤战友治疗,而且他还在长征途中救下了重病的周恩来。
图|周恩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周总理早有缘分。
当年他作为一个基督教徒,在福音医院救治南昌起义军的时候,傅连暲就见到了起义的总指挥周恩来,两人促膝深谈了很久。
之所以傅连暲会走上革命的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周恩来的影响,他对革命的见解,让傅连暲走出了自己的天地,开始真正地以一种广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比如一开始,他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这是人道主义精神,可是周恩来却摇摇头,他说:
“人道主义也分是不是为革命,如果给同胞治病,那是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如果给反革命和刽(guì)子手治病,那就是一种残忍。”
不仅仅是周恩来,基本上长征途中的高级领导人,他都参加过治疗,很难想象,在草地上,这个拖着瘦弱身子的中年男子,竟然是党组织最重要的“红色承重柱”。
1936年底,结束长征的傅连暲,来到了陕西保安县。
图|陕西
自从上次毛儿盖战役之后,他便毛泽东分别,算起来,傅连暲已经一年多没与毛泽东见面了。
他听说红军中央机关现在就在保安,所以他便立刻去看望毛泽东,毛主席看到他,也是十分高兴,因为这一路走来,太多的同志牺牲在了长征路上,主席看见傅连暲这个熟人,自然是无比开心的。
当晚,毛泽东留傅连暲住下来,两人一直谈到深夜。
傅连暲这才知道,原来当时很多同志分开之后,以为他体弱多病,实在是难以过雪山草地,很多人就以为他牺牲了。
而傅连暲对这样的“谣言”也是哭笑不得,不过他把这一路上的事情和主席说了,确实,有数次他都是和死神擦肩而过的。
比如有一次,寒冷的冬日里,部队遭到了敌人的围剿,当时情况混乱,他一不小心,连人带马掉进了河中。
当时河水湍急,又是寒风刺骨,他费尽千辛万苦才从河里艰难地爬上来,但他没有衣服换,因为他的马匹和行李全部都被河水冲走了,结果就在冬天,他只能穿着湿衣服,在寒风中跟着大部队走。
图|红军队伍
其实傅连暲和上面的领导汇报一下,肯定就会有干的衣服送过来,而且还有新的马匹,但是傅连暲知道这一路上,物资是最短缺的,上级领导如果要给他分配,只能是从别人的份额里拿,也就是说,他拿到了,肯定就有人分不到衣服了。
所以,他不能做这种事情。
还有一次,部队在翻越5000米高海拔的雪山时,当时傅连暲竟然直接晕了过去,好在是旁边的战士们,把他一步一步背下山来,如不是他被及时发现,恐怕他现在就是雪山上的一具枯骨了。
主席听完他的经历,也是连连感叹。
(4)终局
傅连暲在抵达陕北延安的时候,在陕甘宁边区医院做了一名院长。
1937年,一位法国记者来到了延安进行采访,一个偶然机会下,他惊讶地发现傅连暲原来曾是一个基督教徒。
那个记者心血来潮之下,采访了他,傅连暲便把这些年,他作为一名医生,在革命中成长的故事,统统讲给了他听,这位记者回去之后,把他的话整理出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法国的《救国时报》。
图|白求恩
当时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国际轰动,很多国际友人受到傅连暲故事的影响,其中就有一个著名的大夫——白求恩。而十分巧合的是,白求恩很快就在延安见到了傅连暲,并且两人很是投缘,成了好朋友,最重要的是,白求恩临走前,还特意给傅连暲做了手术,解决了折磨他多年的疾病。
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先后担任了卫生部的副部长,以及医学会会长等职务,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新中国这块百废待兴的土地上默默耕耘。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5年授勋时,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傅连暲,被授予中将军衔,授一级解放勋章。
图|伟大领袖毛主席
那么,傅连暲一生从未打过仗,为何毛主席笃定授予他开国中将呢?
因为毛主席认为,英雄分很多种,不是只有带兵打仗的人才能当英雄,傅连暲没有拿过刺刀,但他手上的手术刀,却为党贡献了太多。
图|傅连暲将军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不仅是主席口中的“红色华佗”,还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所以傅连暲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他成为共和国的将军,毫无争议。
1968年,傅连暲去世,终年74岁。
谨以此文纪念傅连暲将军,这盛世,如您所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