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黄河,那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说是“母亲河”一点也不夸张。

不过,老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黄河虽好,但也有它的脾气。历史上,黄河因为洪水泛滥、断流、水土流失等问题,给两岸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

自然,老话也说过,“人定胜天”,所以对于黄河的脾气,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这些年还是想了不少办法解决的。如今,治理的效果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效果好

21世纪初始,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黄河的治理了。这一治理,可真是下了大功夫,从防洪到水资源管理,再到生态保护,每一环都不马虎。

比如说,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就像给黄河装了个“大闸门”,自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达到了百年一遇。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防护能力,一百年里头也就可能遇到一次这么大的洪水。

这样一来,过去几十年里头经常发生的决口泛滥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近20年来,黄河下游没发生过一次大的洪水灾害,保护了大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水资源管理,那更是不得了。黄河流域的人们都知道,水是金贵的东西,得省着用。国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还推进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拿数据来说话,《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黄河流域每万元GDP的用水量,相比2000年下降了超过70%,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从2000年的0.4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0.58。

这些数字背后,意味着咱们用更少的水办了更多的事,既缓解了水资源的紧张,又促进了经济发展,真是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得让黄河周边的生态环境好起来。国家在这方面也没闲着,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程。

到2020年底,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23.3%,增加到了2020年的36.8%,草地植被的覆盖度也提高到了55%。

黄河三角洲的湿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那里的鸟类,从2000年的265种增加到了2020年的368种,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这说明,黄河的生态正在逐渐恢复,环境越来越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治理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这些年,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了农业灌溉的需求,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增长。

2019年,黄河流域的GDP总量达到了1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9.5%,成了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这都是黄河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地上悬河”现象,即河床因泥沙沉积而高于两岸地面,形成了一个“悬”在地面上的河流。

这一现象给沿岸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成为了黄河治理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地上悬河”如此难根治?为啥不直接把河底的泥沙挖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如此难根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黄河泥沙的来源。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地区,这些地方土壤疏松,极易被雨水冲刷带走。

据统计,黄河每年向下游输送的泥沙量高达16亿吨,相当于每天有44万吨泥沙流入黄河。这些泥沙在到达下游平原地区后,由于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下来,逐年抬高河床,最终形成了“地上悬河”。

正如俗语所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黄河泥沙的沉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想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治理“地上悬河”的技术难度极高。黄河河床宽广,水流湍急,尤其是在汛期,水位上涨,水流速度加快,这给疏浚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而且,黄河河床的泥沙沉积层非常深厚,最深的地方可达数十米。要想彻底清除这些泥沙,不仅需要先进的疏浚设备,还需要克服复杂的水下作业环境。

正如古人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治理“地上悬河”只能是空谈。此外,大规模的疏浚作业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极高。

据估算,仅疏浚黄河下游某一段河床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大规模的疏浚作业,可能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黄河不仅是重要的水源地,还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如果过度挖掘河床,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塌陷等。

正如俗语所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过度开发和治理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成果,但长远来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历史上人们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法来治理黄河,包括修筑堤坝、开挖新河等,但这些措施往往只能暂时缓解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特别是当遇到特大洪水时,河床过高、泄洪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可能导致严重的灾害后果。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治理黄河需要全面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国家对黄河治理的力度越来越大,黄河的水质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有人发现,黄河水质变清的同时,鱼类的数量反而减少了,这就让人疑惑了:是不是“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老话又灵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至清则无鱼

其实,黄河水质的改善,确实给生态系统的恢复带来了好的条件。根据官方的数据,这些年通过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一直在减少,重点监测点的水质达标率也在逐年提高。

比如2021年,黄河流域的地表水优良比例达到了83.3%,相比2016年提升了14.7个百分点。这组数字的背后,就是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水清鱼少”的情况呢?这就要说到黄河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了。一方面,黄河长期遭受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疯长,影响了鱼类的生存。

治理初期,通过清理污染物、控制污染源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里的有害物质,水质得到了初步的净化,这对改善鱼类的生活环境是有好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另一方面,随着水质的改善,一些适应污染环境的物种,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难以生存,而那些原本处于弱势的敏感物种,则可能开始慢慢恢复。

不过,这个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时间让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另外,黄河干流和支流上建了许多大坝和水电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力供应的问题,但也影响了河流的连通性和水文特性,阻碍了鱼类的洄游产卵,从而影响了鱼类种群的自然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水至清则无鱼”并不是绝对的。在自然环境中,适量的浑浊度有助于维持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比如,泥沙能为底栖生物提供必要的栖息地,悬浮颗粒物是很多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食物来源。

所以,过分追求水质清澈,反而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理想的水质应该是既干净又富含适合生物生长的成分,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实施生态补水、设立鱼类保护区、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等。

同时,增加了科研投入,深入研究黄河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