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宋朝历史时,我们总是绕不过两个人,一个是千古大词人苏轼,一个是为国为民的王安石。
仅仅相差十三岁的两位顶级天才在汴京城相遇了,本应该惺惺相惜的两人,却明争暗斗数十年。
天才相遇
苏轼的神童之名可谓是家喻户晓,像什么三岁识字、七岁读诗的神童标准不必多言。
关键他还有一个大文豪父亲——苏洵。
有了文豪父亲的倾力教导,苏轼小时候就崭露头角,成为川蜀一带的超级神童。
因为自小在川蜀的崇山峻岭间长大,他也养成了诗仙李白般潇洒不羁的性格,看待事物十分豁达。
有一次,他跟着父亲来到京城后,靠着出众的才华,受到了欧阳修的喜欢,两人一见如故。
苏轼将年长自己三十岁的欧阳修当作老师,而欧阳修却称其为小友,两人亦师亦友的故事也在后世广为流传。
而苏轼确实争气,在科举考试中力拔头筹,其文章斐然,收获主考官一众好评,可惜在主考官“避嫌”的操作下,遗憾成为第二名。
当时京城的官员们,纷纷认为苏轼必能入朝为官,有一番大作为。
遗憾的是,那一年苏轼母亲去世,只能回家守丧,只好等到两年后再入朝为官。
两年后,苏轼参加了制科考试,并且顺利取得第三名。
别以为这个第三名很差,那是因为第一和第二名都是虚设的,第三名就是第一。
很多人都称赞苏轼为百年难遇的天才。
比起苏轼的传奇人生,年长十三岁的王安石更加惊艳。
王安石的天赋只用四个字就可以代表——过目不忘!
这种天赋就不用多说了,小时候的王安石就是整个王家的焦点,所有人都在等待他长大,等待他创造历史!
在其他学子都在埋头苦学的时候,他早就翻完了,并烂熟于心,后开始游历天下,体验民间疾苦。
关键此时他才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走遍大江南北,看遍天下民生。
在游历了一段时间后,他来到京城。
随后,他就在京城中住下,看书写字,拜访名师,静待自己长大,然后参加科举考试。
有些人考到五六十都拿不到一个秀才举人,但王安石21岁准时参加会试。
作为千人过独木桥的会试,王安石也是一次过,并顺利被考官们暂定第一。
想要拿到状元,还得看皇帝的脸色。
而皇帝却不太喜欢他这种冰冷的行文方式,将他和第四名换了位置,于是错失状元。
这两位顶级大文豪用夸张的成绩向世人证明,真正的天才就应该这般“年少轻狂”,走到哪里都是绝对的焦点。
那些落榜后喊着“天妒英才”的,都是实力不够。
本应该惺惺相惜的两人,又因何成为朝堂政敌?
朝堂之争
王安石考取进士后,直接被授予官职。
从此之后,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在外为官的生涯,即便期间有入京为官的机会,他都没有选择。
谁都知道京官待遇和晋升概率要高得多,但他偏偏就不入京。
有些人觉得他小小年纪,做事过于迂腐,最后可能是“大未必佳”的下场。
但是他们不知道,王安石之所以选择扎根民间,是因为他要做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
在这二十多年间,他任职过很多官职,去过很多地方,深入民间,彻底搞清了北宋积弱的病根。
历史上的北宋是出了名的富饶,商品经济发达,而且兵力高达一百六十多万。
这么多兵力,搁到其他王朝,别说统一天下了,开疆拓土都绰绰有余。
而且北宋将们也不少,能够带兵打仗,驰骋沙场的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北宋,怎么会连燕云之地都夺不回来?
熟读经史的王安石也想不通,于是他深入民间调查许久,最终终于得到了答案。
那是因为金银虽多,但豪绅垄断;兵力虽多,但良莠不齐;猛将虽多,但文臣冗余。
北宋时期,只有唐汉一半的疆土,却俸养着数倍于唐汉的文官。
究其原因,就是当年太祖皇帝担心权臣篡位,将一份官职拆开分给两个人,或者三个人。
所以,北宋需要改革,需要彻头彻尾地改变。
于是王安石选择入京,最终和宋神宗一起推动了变法。
因为父亲苏洵的去世,苏轼刚刚为其守孝结束,从巴蜀地区回到了京城。
他也听闻了王安石的变法之举,于是起草奏疏,力劝皇帝三思而行。
但是宋神宗知道,北宋能不能做出改变在此一举,他等不了,也不会继续等下去。
而王安石认为苏轼是在保护自己家族的“利益”!
而苏轼却表示,急于变革会引发很多不可控事件,不应该急于求成。
两派开始长达数日的争论,最后他们的意见会达成统一吗?
皆遭贬黜
很明显,在变革之事上,两方已经是势同水火。
而皇帝站在了王安石这一边,于是改革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失败的苏轼一方选择偃旗息鼓。
而苏轼也选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主动申请到杭州任职。
谁知道,这一离京,他将再也不会回来。
他在外地任职数年,政绩斐然,深受当地百姓推举。
可惜新政一直进行得如火如荼,而王安石也确实有能力,不断推动军事、农业、民生、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只是这个改革过程太快,再加上古代信息沟通不便,导致很多地方借着新政的由头,狂征暴敛,祸害百姓。
于是苏轼经常借着日常上表,诉说新政的危害。
这件事遭到朝中官员的针对,并且对此大做文章,由此诞生了乌台诗案。
这一次,苏轼差点被杀。
在北宋鲜有杀朝廷大臣的,可见这次事件有多严重。
而这时候,作为敌对方的王安石,也主动为苏轼说话,称臣子上谏是本分,不能因此而治罪。
于是苏轼逃过一死,开始了流放之路。
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
因为王安石这次变法并没有大幅提高“底层生产力”,而是想打压豪绅阶级,由此来为国家创造财务。
可是这群豪绅大都在朝为官,而执行改革方案的就是这群豪绅官员。
很明显,豪绅们怎么肯从自己腰包里掏钱?
于是这群底层官员开始欺上瞒下,朝廷降低租苗育青的利息,那他们就暗中设置门槛,普通人拿不到这样优惠,只能借豪绅私人的。
时间一久,皇帝拿到钱了,豪绅钱没少,唯独苦了百姓。
王安石这次变法,唯独皇帝高兴了。
下面的豪绅因为苦心积虑的应付新政而怨恨他,底层百姓也被豪绅蒙骗记恨他。
变法失败后,他遭到贬黜,来到江宁。
来到江宁后,他在城外七里的半山腰建了一座园子,而这里距离山顶也正好七里,自称“半山园”。
有一天,同样遭到贬黜的苏轼前来看望他。
曾经在朝堂上剑拔弩张的两人,遭到贬黜后竟成了暮年好友。
两人坐在半山园饮酒观云,王安石突然开口道:“咱俩朝堂上斗嘴不止,今日我再‘刁难’你一次,出个上联,看你能对出下联不?”
苏轼哈哈大笑,欣然接受。
只见王安石抚须,指着半山腰的山塘说:“七里山塘,行到半塘是三里半。”
七里的山塘,走到一半叫做半塘,而那里也叫做三里半,十分巧妙。
苏轼听闻此联,不禁心头一酸,因为他想到了这座园子叫做“半山园”,不难想到,其中有王安石“变法”半途而废的遗憾。
于是他想都没想,挥手道:“老喽,对不出来啦。”
苏轼真对不出来吗?
这下联好对,但北宋的下联怎么对。
即便强如王安石,想要为宋朝逆天改命,最终还是以半途而废收场,无力回天。
两名老人相视一笑,望着北宋的大好河山,同时发出了一声叹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