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不少荒谬的爆文,最为典型的便是下面这些题目。
《皇帝给弟弟一杯毒酒说: 你能活1000岁! 他回答一句话, 皇帝尴尬不已》、《君王倒毒酒给弟弟,弟弟回答了什么,竟救自己一命?》、《皇帝递杯毒酒:愿弟弟活1000岁!弟弟分出一半:赠哥哥500年!》、《皇帝赐一杯毒酒:祝弟弟活1000岁,弟弟愿分哥哥500岁,保住了命》等等。
题目很多,但讲得都是一件事,并且还都犯下了低级错误,尤其是最后一个题目,还是那种最低级中的最低级错误。
皇帝赐毒酒,祝愿弟弟长命千岁,弟弟要分给哥哥500岁,弟弟这样毒酒不喝,还保住了命,情商真的是不一般的高。
这里有个最低级中的最低级错误,皇帝不是万岁吗?皇弟不是千岁吗?皇帝祝王爷千岁不合理,王爷分皇帝五百岁更不合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还有,一个王爷敢跟皇帝分酒吗?还有一个皇帝,杀一个王爷有这么困难吗?不就是一句话分分钟的事吗?
皇帝是真的是好想再活五百年,但要是有人不喊他万岁,还要祝他活五百岁,他的下场,您当时都能看到。
本来,皇帝就想杀弟弟,他这样一说不给自己脖子套绳,让皇帝勒死他吗?明明是高智商、高情商的历史谋略变成了错误百出,漏洞百出的拙劣段子。
哥哥敬杯毒酒让弟弟喝,历史上却有此事,但哥不是亲哥,弟也不是亲弟,更重要的问题哥当时不是皇帝。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这个历史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司马光的版本,一个是陆游的版本,但主人翁都和南唐国主李煜他爷爷——李昪有关。
《资治通鉴》里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敬毒酒。
《资治通鉴·后唐纪五》:十二月,吴加徐知诰兼中书令,领宁国节度使。知诰召徐知询饮,以金钟酌酒赐之,曰:"愿弟寿千岁。"知询疑有毒,引他器均之,跽献知诰曰:"愿与兄各享五百岁。"知诰变色,左右顾,不肯受,知询捧酒不退。左右莫知所为,伶人申渐高径前为诙谐语,掠二酒合饮之,怀金钟趋出,知诰密遣人以良药解之,已脑溃而卒。
话说,五代吴高祖杨隆演顺义七年十二月(925年),李昪的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哦,当时李昪不姓李,也不叫昪,而姓徐,名知诰。
徐知诰本姓李,小时候是个苦命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苦命的孩子多成器。
六岁时,他就遭遇了娘死爹失踪,跟着大爷去濠州开元寺当小沙弥。
这点,朱元璋不仅和他是老乡,还和他很像。
杨行密攻打濠州,俘虏了这个小孩,这小孩表现异常坚强,拳头虽小,眼神坚毅,全身充满了力量,真真是一个小孩哥。
杨行密很喜欢这个孩子,就要认他为干儿,可杨行密的儿子们非常鄙视这个“臭要饭的”的熊孩子。
杨行密虽然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可自己的孩子不喜欢,也只有把别人的孩子送给别人了。
他也就送给自己的心腹小老弟——徐温。
这叫温的可厉害,五代第一代梁朝开国皇帝是朱温,这徐温后来也李煜的爷爷追尊为皇帝。
李煜的爷爷,还没来得及姓杨就变成了姓徐,他是知字辈的,单名一个诰字。
这个诰字很大气,在古代是皇帝所用,秦始皇改为制,于是到宋朝前皇帝都用制,而皇后当国,我们就叫称制,大抵就是监国称朕一样。
927年宋太祖赵匡胤出生,而吴高祖任命太尉徐知诰兼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领有宁国节度使,册封为浔阳公。
徐知诰一直生活在徐温的阴影之下,这就像只要郭子兴活着,朱元璋就怕得要死一样。
这一年徐温去世,徐知诰高升,而徐温的次子徐知询铁了心要接父亲的班,与徐知诰争权夺利。
当徐知诰被封为浔阳公时,徐知询也是权势熏天,来,看看他的职务。
徐知询为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辅国大将军、检校太尉、守中书令、金陵尹。
别看老爸死了,但徐知询特别不服徐知诰这个养子,加上位高权重,他藐视一切。
他大哥徐知训就是太狂被刺杀才轮到他的,他还是臭毛病,连对自己弟弟也不好,历史记载“待诸弟薄,诸弟皆怨之”,更不要说这个养哥了。
于是,老三徐知诲、老四徐知谏、老五徐知证、老六徐知谔,徐知询的亲兄弟全都是胳膊肘向外拐,支持徐知诰,反对徐知询。
这样的结果,让徐知询感到悲哀,让徐知诰感到欣慰,毕竟徐知诰小时候可没少受徐温父子的夹板气。
当然,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不跟亲哥跟养哥,跟亲哥人品差有关,更跟养哥能力强,地位高有关。
可徐知询手握重兵,对吴国大政虎视眈眈,衣服睥睨天下的神情,似乎一切唾手可得。
他被徐知诰骗到金陵后,第一件事就是夺了他的军权,他一下子老实很多了,他是很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
徐知诰决定斩草除根,但又怕外人议论,就决定请徐知询喝酒。
徐知询知道是鸿门宴,只能听话,只能赴约,他认为这就是他的断头饭,说不定半路就杀出个新时期的项庄,自己就一命呜呼了。
徐知诰见到徐知询假装高兴的鞋都跑掉了,亲自为弟弟倒酒,并祝福徐知询说:
“吾弟贤德,吾愿吾弟长命百岁,不,吾愿吾弟活千岁!”
徐知询看到哥哥如此热情,吓得不轻,这酒一定有毒,一拍脑袋计上心头,恭恭敬敬跪在地说:“兄弟,见一面分不一半,吾愿分兄五百年。”
说着,从侍者手中,夺来酒具,将毒酒一分为二,双手捧酒,说:“你是哥,你先喝?”
徐知诰当时都傻了,蜗屮艸芔茻,这是自斟毒酒自己喝。
本来,在手足情深中,要他死,没想到他要我死,而且理由如此充分,不舍命就对不起这“好兄弟”。
徐知诰尴尬了,百感交集,面部表情极为丰富,不停地说不,而徐知询盯着他,那么的深情,那么的和善。
场面很尴尬,大帅哥申渐高跑了出来,跪在地上,开始幽默式解围了。
申渐高是个戏子,能歌善舞,器宇轩昂,关键是忠心耿耿,他跪在地上唱道:“自古美酒岂能分,一饮而尽手足深。饮此琼浆可千岁,二合为一请赐臣。”
说过,一把夺过美酒,倒在一起,一饮而尽。走前,还跪下磕了个头,说:“两位大人都要千岁千岁千千岁哦!酒逢兄弟千杯少,先干为敬申渐高。”
说完,申渐高也就踉踉跄跄地走了。
徐知诰向人偷偷耳语一番,半个时辰后,左右偷偷来报,申渐高头都炸了。
七年后,即934年,徐知询还是死于徐知诰之手,那时徐知高依然不是皇帝,而是东海郡王。
二、《南唐书》里的“敬酒反被‘弟弟’分”的典故。
《南唐书卷十七·申渐高传》:信宿大雨沾洽,周本自吴时有威望,烈祖虑其难制,因内宴,引鸩酒赐本,本觉之,辄取御杯均酒之半以进曰:愿以此上千万寿,庶明君臣一心,烈祖失色,左右莫知所为,渐高托俳戏,舞袂升殿曰:敕赐臣,渐高并饮之,纳杯怀中而出,烈祖密遣中人持药解之,不及,脑裂而卒。
陆游先生的版本是,这事可不是发生在赵匡胤出生的年月,而是发生在李煜出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938年。
那时(南)唐还叫(南)齐,为什么叫齐国呢?
原来,早在935年徐知诰杀死自己的死对头徐知询后,就被册封为齐王、大元帅,领有十州之地。
而徐知诰正是在李煜出生那年继位,那时李煜还叫徐煜。
新朝新气象,可过去一年了,这个夏天淫雨霏霏连几夜,大齐皇帝徐知诰,又睡不着了。
这是不是上天有什么警示,一想有个叫周本将军,能征惯战,在前朝(南吴)威望极高,他是前朝的死忠粉,说不定哪一天找个机会,就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于是,大齐皇帝就请周本吃饭,并亲自为周本斟酒,斟的是鸩酒。
周本知道徐知诰猜忌自己,也就拿出皇帝的御杯倒了一半,跪在地上说:臣给您端一个,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证明大齐君臣一心,实现千秋万代的盛世。
周本这话没毛病,于是文武大臣一同高呼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下,徐知诰慌了,他身边的侍女太监也慌了。
这酒你不喝对得起大齐的文武百官吗,对得起大齐的千秋万代吗?
可,喝了,万岁立马就完岁,这事必须是试试就逝世。
尴尬之母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
申渐高假装演戏,手舞足蹈高声喊:这是陛下赐给微臣的,一口气喝完就跑了。
徐知诰在他跑后,怒斥道,这个酒鬼一喝就发疯,真拿他没办法。
然后,赶紧偷偷命人送解药,可还没有到申渐高家中,申渐高的脑袋就炸裂而死。
939年,徐知诰变姓改名为李昪,将国号改为唐,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唐。
看完套路弟弟敬毒酒,反被弟弟将一军,戏子幽默把命丢,您是赞同司马光的版本还是赞同陆游的版本呢?还请评论区里指教。
热门跟贴